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一个跳马动作,是由助跑、上板、起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和落地等七个技术环节所组成.它们是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的整体,同时又可看成是七个单个动作.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抓好整体技术的教学,又要注重各环节基本技术的分段训练和衔接训练.并按照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技术形成牢固的动力定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推手和第二腾空阶段的基本技术进行初步分析。虽然跳马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是由七个技术环节所构成的链锁式的整体。但要判定所完成动作的质量和难度阶值,主要根据第二腾空阶段动作形态而定。助跑、踏跳和第一腾空虽对第二腾空的质量和动作形态有所制约,但强有力的推撑对第二腾空的腾起高度和飞行远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推手和第二腾空阶段的技术是跳马项目发展难度和完成动作质量好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推手是完成跳马动作的关键性技术,正确的入掌角度、顶肩、振胸、制动腿等是影响跳马推手技术的重要因素.本文着重对诸因素进行力学分析,探讨推手时诸因素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并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法、观看录像法、数理统计法等,分析了第39、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北京奥运会女子跳马项目决赛的相关资料,讨论了女子跳马技术的发展规律和动态特征。认为新的奥运周期内世界女子跳马技术发展的趋势是动作类型的选择更为集中、动作的难度提高、动作完成质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
根据跳马分腿腾越的动作结构和技术特点,论述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心理因素、身体素质和技术概念三个方面,分析教学中常见错误动作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九运会和35届世锦赛男子跳马决赛的14名运动员为对象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规则实施后.中外男子跳马在动作起评分、最后得分以及落地稳定性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动作类型选择和动作质量上有显著性差异,即中国以两次不同方向的多度转体结合为主,世界以多周空翻与多度转体结合为主;世界运动员的技术质量明显优于中国.  相似文献   

7.
指出女子跳马项目的3类动作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并对其技术要领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王平 《洛阳大学学报》2002,17(2):121-123
在学习了原地背弓过杆技术,助跑起跳和助跑起跳过杆技术后,其完整技术动作效果往往都不太理想,出现了起跳坐杆、起跳时倒体过早、侧体过杆、收腹举腿过早过晚等现象,我们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应用低起点“放射法”于背越式跳高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紧紧抓住起跳技术,由其幅射起跳技术前后环节动作的教学方法,对高校普通学生基本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踏跳是跳马动作的关键技术,它对完成动作质量有直接影响.本文主要从运动学角度对踏跳技术进行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回顾2001~2004年的4次世界体操大赛中男子跳马决赛的情况,分析了21世纪初世界男子跳马的特征.结果表明:动作的选择以侧手翻和前手翻类动作为主,但踺子类动作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动作质量不断提高;处理好难与稳的辩证关系,追求姿态完美、落地稳定是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以背越式跳高动作中常犯的错误为逻辑起点,以优化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教学手段为切入口,设计了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的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的理论模型具有针对性较强、整体性较好、功效性显著等基本特征.实验证实,该理论模型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可行性,并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背越式跳高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分层次教学模式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教学实验,将跳高教学过程实施分层次教学,即把教学内容分程序,教学对象分层次,并对不同的教学程序和不同的教学对象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制定出相应的层次目标.结果表明,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各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实现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优化组合,使教学过程具有科学性、高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有关速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与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助跑速度越快则成绩越好;助跑速度的利用率和水平速的损失率是衡量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跑跳型”技术风格符合这种要求,它映了现代三级跳远运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速度型三级跳远技术已成为现代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培养速度型三级跳远运动员,业余训练专门采用了以走步式技术为基础向跑步式技术即速度型过渡的训练模式,并进行了两年的训练实验,试图为三级跳远早期训练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跳高技术教学和训练中,教师常常以高水平运动员动作表象为依据,指导教学训练实践,从而导致跳高技术细小环节把握能力相对欠缺.“垂直起跳后仰头、倒肩”是现在教师描述过杆动作最形象的要领总结.  相似文献   

16.
跳远技术的动作模型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本文对影响跳远成绩多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跳远的助跳速度,以及上板速度,缓冲过度,蹬伸速度及摆动速度等。都是影响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笔者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总结出来的“三快、两稳”的跳投技术要点及基础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验对比的方法,对实验班采用“完整练习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法”.结果显示,“完整练习教学模式”的效果,优于传统的“常规教学法”.  相似文献   

19.
分析研究U形渠道的水跃计算问题,提出了一般U形渠道共轭水深的近似计算方法.通过对室内试验观测数据的分析,提出了U形渠道水跃跃长计算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0.
旨在通过以多媒体技术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以下简称新教法)和以往的回返式教学方法(以下简称惯用法),在高师体育院系田径普修课跳远技术教学中的对比实验和分析,确定新教法在跳远技术中是否优越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