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宏量制备CuH纳米粒子,并通过CuH纳米粒子在不同气氛下的热分解制备了具有不同组成和结构的铜基催化剂.CuH纳米粒子在N2中分解制备的催化剂表现出最好的CO催化氧化活性,而CuH纳米粒子在O2中分解制备的催化剂表现出最差的CO催化氧化活性.基于上述结果讨论了铜基催化剂在CO氧化反应中的结构-性能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将二氧化碳电催化转化为化学品再利用,这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铜基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电还原为高附加值的多碳产物,但仍需研究其催化机理来提高催化产物的选择性和催化效率.根据铜的状态可将铜基催化剂分为单原子铜基催化剂、定向晶面铜基催化剂、氧化态铜基催化剂和铜合金/复合催化剂.本文简要介绍了以上4类铜基催化剂的常见制备方法、结构特点、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效果和可能的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纳米铜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金属铜基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国内外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纳米金属铜基催化剂的改性、制备方法及助剂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是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分散度及在较低温度下对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有着较高活性和选择性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超重力共沉淀法制备铜基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重力共沉淀法制备铜基催化剂。考察了超重力反应器转速、沉淀pH值和陈化时间等条件对催化剂物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热重、扫描电子显微镜、N2等温吸附-脱附和等离子发射光谱等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物相、孔结构、表面形貌和粒子大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超重力共沉淀法制备铜基催化剂应选取较低的pH值,并且不经过陈化以避免前驱体中出现Cu2(OH)2CO3影响Cu的分散性,超重力反应器转速700r/min;超重力共沉淀法制备的前驱体物相中CuO-ZnO主要以固溶体形式存在;焙烧所得铜基催化剂粒度小,Cu分散度高,存在适宜的孔隙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5.
研究铜基无铬高温变换催化剂的制备工艺。通过添加非铬助催化剂并采用压热反应工艺可制得热稳定性好、活性温区宽(250~480℃)的新型铜基变换催化剂。其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高变催化剂。该催化剂特别适合于低能耗合成氨工艺,如LCA工艺、AMV工艺。空速、热冲击和硫化氢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也进行了考察。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表明,在所研制的铜基催化剂的体相结构中有CuMn_2O_4相存在。该相的存在是催化剂耐热性能好的主要原因。工业应用实验正在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6.
应用简单的热氧化方法发展一种简单、绿色、可大规模制备的高效整体式铜基催化剂.通过SEM对催化剂的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将铜基催化剂与低温等离子体结合,研究其在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氧化甲苯的效用,结果表明以铜泡沫为基底的催化剂相对来说降解效果较好,在耗能较低的情况下降解率达到96%.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焙烧温度、铜含量和催化剂制备时n(OH)/n(Cu)比值等对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中铜基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对催化剂进行了比表面、孔分布、SEM和XRD测试。结果表明,高温焙烧降低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活性组分铜在活性炭载体的分布,提高了反应活性。研究表明,Cu2OCl2是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的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学》2016,(11):1875-1878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载体(ZrO_2、CeO_2、Al_2O_3和ZrO_2/CeO_2)负载的铜基催化剂,对不同载体的催化剂进行了XRD、BET、H2-TPR等表征,并且进一步研究了催化剂对于生物质热解气低温变换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载体对于铜基催化剂低温水煤气变换反应催化性能影响很大,ZrO_2/CeO_2作为载体的催化剂催化效果最佳.在400℃条件下,Cu/ZrO_2/CeO_2催化剂的CO转化率可以达到95%.  相似文献   

9.
以黄铜矿为原料,采用高温焙烧处理制备铜基催化剂用于催化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H2程序升温还原、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试验以及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所制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变焙烧温度可调节铜基催化剂中铜位点的配位结构,黄铜矿在800℃下焙烧所得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CuO/ZnO/Al2O3进行了性能研究,以及在其基础上添加少量的Mn之后对催化剂的活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O/ZnO/Al2O3和CuO/ZnO/Al2O3/MnO2催化剂,并通过固定床反应器测试了催化剂的初活性及耐热后的活性,同时利用XRD、TPR实验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铜基催化剂CuO/ZnO/Al2O3中添加少量的Mn之后,催化剂的活性和热稳定性(即抗热性能)有所提高,经耐热后催化剂的活性和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颗粒催化剂实验室筛选及考评装置设计的原则,给出了新型环柱状所相乙烯氧乙酰人催化剂考评实例。所采用的U型管式反应器基本实现床层内等温操作,用于筛选新型颗粒催化剂有较强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2.
铑钌双金属双配体催化剂制备氢化丁腈橡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制的新型铑钌双金属双配体催化剂对丁腈橡胶(NBR)进行溶液加氢,制得氢化丁腈橡胶(HNBR).加氢度≥98%,产物无凝胶.实验表明,这种新型铑钌双金属双配体催化剂(Rh-Ru-T-Y), 不仅具有与铑钌双金属单配体催化剂(Rh-Ru-P)及单一铑催化剂(RhCl(PPh3)3)相同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空气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一种含高分散金属的新型Ni-Pt高强度碳化树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并应用该催化剂,以库仑法测定微量有机氧元素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文中对Ni和Pt在催化剂中的分布,Ni、Pt含量变化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Cu2 O为催化剂,实现了苄醇与亚铁氰化钾的新反应,为芳腈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新方法.该方法优化了溶剂、催化剂、温度、氧气压强等反应条件,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合成了16个芳腈化合物,分离产率为62%~87%.该文提出了该反应的机理:苄醇首先发生需氧氧化脱氢生成芳基甲醛,然后转化为芳腈.与文献报道的方法相比,该...  相似文献   

15.
针对常规催化剂体积大、活性低、反应时间(t)长、粘度及残余量大等缺点,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催化剂-三乙基烯丙基氯化胺,以用于SL(StereoLithography)法光固化树脂专用齐聚物的制备,因为新的催化剂带有不饱和双键,所以在紫外光固化时可参与聚合,残余量少,并且其催化活性高,可在较低温度(80-90℃)及较短时间(2h)内完成反应,因此降低了体系的粘度。  相似文献   

16.
从新型催化剂、新型催化剂载体以及新的催化剂固载化方法三个方面综合论述了国内外轻质油品脱臭催化剂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用甲苯溶解试验,通过C60在MoO3/Al2O3催化剂上不同担载方式,研究了用N2、He及Air焙烧作用.结果表明:用N2焙烧时,先担载C60,后担载MoO3于Al2O3载体的样品中,MoO3、C60以及Al2O3之间相互作用最强,并生成了一种Mo-C60-O-Al新型复合物。  相似文献   

18.
以新型Lewis酸铁钾矾为催化剂,通过月桂酸和乙醇反应来合成月桂酸乙酯,考察了各种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铁钾矾是合成月桂酸乙酯的绿色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是: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2.5,催化剂用量为0.6g/0.05mol月桂酸,带水剂苯15mL,反应时间2.5h,此时酯化率可达95.2%,并且催化剂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为了重塑乡村原有活力和风貌,以六衖村为典型案例,在充分剖析其现状的基础上,对触媒理论指导下的村落更新策略展开了探索。通过触媒元素的识别与提取、触媒载体的塑造与激活、触媒效应的控制与指导,构建包含建筑、景观、公共空间和文化4个层面在内的触媒要素更新框架,从提升建筑群体、景观复合构建、优化公共空间、传承历史文脉4个方面提出触媒设计策略。研究表明:触媒理论与村落空间更新具有高度的适配性,为新时期乡村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与视角。  相似文献   

20.
新型烟气脱硫脱氮吸附催化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褐煤为主原料研制出能同时进行燃煤烟气脱硫脱氮的吸附催化剂--褐煤基吸附催化剂,研究了影响褐煤基吸附催化剂性能的因素,确定了褐煤基吸附催化剂制备的工艺流程及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原料配比、干馏温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影响褐煤基吸附催化剂性能;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褐煤基吸附催化剂的转鼓强度为94%~96%,碘吸附率为38%~54%,脱硫率为88%~96%,脱氮率为70%~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