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桑全喜 《菏泽师专学报》2002,24(2):86-87,100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一定时期有着一定的发展模式.本文通过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对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的现状、方法、趋势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建华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6):167-168,174
竞技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个汇合点,进入奥运会意味着国家及民族形象得到大幅提升。在竞技武术屡次申奥失败的时代背景下,本文通过逻辑分析法及文献检索法对竞技武术国际化的推广过程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以期对竞技武术在国际上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3.
采用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竞技武术进入2008年奥运会项目设置进行了综合研究,得出结论:竞技武术套路应率先进人奥运会;竞技武术套路项目设置应在世界武术锦标赛规定套路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指定难度动作,并且要使其评分标准更加量化、更具有可操作性,以有利于竞技武术运动的国际化进程.男子和女子项目设置分别为:长拳、太极拳、长器械以及短器械.  相似文献   

4.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遗产,它的运动美和观赏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当前,武术运动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从传统武术运动中逐渐衍生出具有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特征与内涵的武术运动,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即本质特征、竞技特征、制胜特征。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武术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武术在后奥运会时代发展依然严峻,传统武术在传承方式、社会价值观、项目流失以及竞技武术在竞技化程度、技击性都存在困惑.建议加强武术的理论研究,整合农村、城市资源,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两种运动形式协调发展,走一条中国武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武术成为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武术有着独特的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期待着武术能入奥运会,把代表本民族文化的运动项目弘扬于世.通过分析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相通之处以及成熟的融合时机,展望武术进入奥运会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7.
当前武术运动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从传统武术运动中逐渐衍生出具备现代竞技运动性质与内涵的现代竞技武术运动。从事现代竞技武术运动并想要在比赛中获胜,首先必须明确现代竞技武术运动的特点与制胜规律。  相似文献   

8.
王美丽 《科技资讯》2007,(8):229-230
武术是融技击与表演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武术。徐才主席说:“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虽然我国政府和武术界人士都在为武术走向世界进入奥运会而努力,但武术到现在还是没有被国际人士所公认,还没有进入奥运会,武术怎样才能走向世界进入奥运会呢?本文作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试着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阮胜 《咸宁学院学报》2002,22(3):101-103
北京申办奥运的成功,给竞技武术走进奥运带来希望,但同时也有来自方方面面的困难和阻力.分析了武术进奥运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为竞技武术申请进入奥运赛场提出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与逻辑思维的方法,对中国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实践中的障碍及对其认识和解决的思路、评价标准与理论根据、项目分类和设置等理论框架的可靠性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在哲学范畴发展视域下,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价值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传统武术由最初单一的搏杀技击价值后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逐渐发展成为集“搏杀”技击、养生修身、观赏娱乐、文化性于一体的民族传统文化体系;而竞技武术则在西方“费厄泼赖”文化影响下质变发展成为一种“技击”游戏,提高了观赏娱乐价值,却几乎丧失了养生修身价值,文化根基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别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面探讨了武术文化回归的具体方法,为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我们要充分发掘武术的文化底蕴,逐步完成武术文化的回归,发扬中华武术。  相似文献   

13.
日本武术文化的保护、发展和弘扬现状是日本民族强劲尚武精神最直接的写照。在文献考察的基础上,依据王涛赴日采访调查日记,对日本武术文化的遗存现象及发展启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日本武术与中国武术有着休戚相干的关系,日本的空手道、太极拳、相扑等武术运动的源头直接可追溯到中国古代、近现代的武术足迹;缘于日本民族对尚武的重视及发展措施的得当,其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发展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传统武术的校园传播、世界传播及K-1赛事的品牌特色、开展理念、定位独到等方面的成长路径及成功经验为中国武术实现更快发展、增强辐射面、创造更好发展轨道提供了一定的可考之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武术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武术充分显示出它独有的价值,只有充分挖掘武术市场所蕴藏的巨大资源和财富,才会迎来武术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武术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历史上的"抑武"和"扬武"现象进行了探索,并与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对当前传统武术发展低靡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指出传统武术只有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推广下,通过大力挖掘传统武术的技击精华;精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积极举办各种赛事;提高获胜者的社会地位等办法,使学习传统武术成为一种时尚,传统武术才能走出低谷,从而达到通过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等优秀文化遗产、发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武术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武术充分显示出它独有的价值,只有充分挖掘武术市场所蕴藏的巨大资源和财富,才会迎来武术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武术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7.
武术是由套路、散手、功法以及武术化组成的整体系统,系统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协调发展,体现出了中华化的神秘魅力,无论是将武术推向世界,还是武术教学,都应保持武术的原貌和自身规律,做到体用结合全面发展,从而使世界人民能够通过武术认识中国,并使我们的后代能全面继承这一优秀的民族化。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安徽省9所高校课外武术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武术活动的开展状况与三大球类比较,差距很大,不活跃.其主要原因是学校武术活动气氛不浓,学生兴趣不高,场地设施、器械不充足,课内与课外活动内容难以衔接和指导人员匮乏.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提出某些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法与分析法,阐述了武术的特征、价值与发展趋势;以营销管理理论为基础,从对武术(商品)认知、武术组织与营销规划、分析武术市场机会、武术市场的选择、制定武术营销组合、武术营销策略评估与完善等6个方面探讨与分析武术的营销策略,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社会,健康已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武术健身将发挥其自己独特的健身保健作用,并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健身武术必将与现代社会在生态意义上的健康意识相结合,形成现代意义的健身体育,真正意义的“防”与“养”与“健”与“寿”的传统健身功能发展。传统武术在人类健身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社会健康意识与传统武术在健身中的优势及其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武术对人体健康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