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人的生活紧张,普遍处在高压力的状态下。虽说适度的压力是一种“生活的刺激剂”,但过度的压力常会引起身体的不适,所谓“过犹不及”,若压力处理失当,更会招致反效果。’  相似文献   

2.
要学会释放压力不少人对工作、对家庭、对自己都有不同程度的不满,他们中有些人喜欢在压力中生活,在压力中迎接挑战,以从中获得一种惬意的满足。但一个人不是每次都有好运气,况且压力太重也会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久而久之便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2,(5):48-48
随着生活压力增大,“郁闷”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口头禅。不少人选择用药物舒缓情绪、缓解紧张。专家说,抑郁情绪其实对人有一定好处。轻易使用药物会让人们无法学会接受生活中的“阴暗面”,有碍进步。统计数字显示.1/4的人在人生不同阶段经历过抑郁时期,5%的人正处于抑郁中。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09,(9):24-24
对于许多职业女性来说,迫于事业和生活的压力,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泡个舒服的热水澡,只能充个冷水澡了事。殊不知,洗冷水澡对女性来说,会让一些妇科疾病乘机“沾”上身来!而且还有女性喜欢洗完澡入睡.这也是不健康的。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09,(17):21-21
在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的眼中,年龄不是性爱的限制,“只要你愿意,无论到了多大年纪都可以享受到最美好的性爱。”但在实际生活中,不少中老年妇女都过着“无性生活”。以往人们会解释说,这是因为绝经后阴道干涩、照顾家庭等原因剥夺了女人的性欲,但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发表研究指出.  相似文献   

6.
言论     
《科学大观园》2014,(23):80-80
“双十一堆起了全球电子商务的珠穆朗玛峰,你可以挑它的100个毛病,但它的高度是唯一也像是一切。阿里巴巴和京东等多少会让外界情不自禁联想整个中国的面貌:大,崛起,轰动,让别人感到压力,而且问题还不少。”“双十一已经形成强大感召力,开始向国外渗透。说不准它会循着情人节那样的传播途径,逐渐影响全球消费者。如果中国的第一个全球性‘软实力’标志最终会是双十一的话,那可真是一个意外。”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09,(5):46-46
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心理压力总的来说有社会、生活和竞争三个压力源。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压力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从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肌体患病。现代生活的压力,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挤压着我们。那么,怎样才能摆脱压力呢?据研究,下列20种心理调节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减压方法。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8.
在生活压力倍增的现代社会,睡得香可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境界,那些入睡快、一觉睡到天亮的“睡神”,尤其受人羡慕。但据美国埃墨里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入睡太快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常常伴随“睡眠呼吸中止”,这可能引起血压增高,从而增加罹患心脏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废除大家习惯的计量单位诚需慎重,但不能停滞不前;压力单位“毫米汞柱”和热量单位“卡”应该废除;表压和压力虽有不同,但量的属性是相同的,量纲也是一样的,不存在帕斯卡只适用于计量压力而不适于标注表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05,(13):31-33
运动天赋不是鸟类,更不是飞机。那是什么?与常识恰恰相反,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虎甲虫。它在1秒钟内的奔跑距离可达自己体长的171倍。尽管猎豹以速度著称,但它必须跑出77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才能与这种昆虫媲美。速度固然令人叹为观止,但更让人记忆深刻的是耐力。这项殊荣应授予常见于欧亚两地的雨燕。这种鸟能一刻不停地在空中飞行长达3年。它的进食、睡觉和交配都是在飞行中完成的,只有在产蛋、让翅膀稍作休息或感到无聊时才会着陆。俗话说,“越是匆忙,越是累人”。有一种动物却生活得悠哉游哉,毫无压力。南美洲生活着世界上移动最慢的高…  相似文献   

11.
善做白日梦     
繁忙的工作、紧张的生活,构成了现代都市生活节奏的主旋律。医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快节奏、高压力、强竞争的生活之中,心身之弦老是绷得紧紧的,得不到松弛和调适,就会影响健康。因此,现代都市人要学会健康生活的艺术——在快节奏之中寻求自己的轻松,哪怕是片刻轻松也好。这不仅能领略和品味现代生活之韵美,更是对健康的一种有益投入。那么,如何在紧张生活的“夹缝”中使自己拥有一份轻松呢?不妨试做白日梦。  相似文献   

12.
, 《科学大观园》2012,(23):15-15
美国《女性挚友》杂志刊文指出,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不都是疾病的表现,还可能是“压”出来的。爱忘事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压力环境中的确会让记忆力出现问题。不过幸运的是,一旦压力消失,你的脑力还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专家称,运动使人思维敏捷,散步、爬楼梯、跳舞都能改善记忆力。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给心理造成压力。心理压力过重则会导致人们心理失衡,进而诱发各种心身疾病。因此,理智、合理地“发泄”,即及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09,(11):16-16
刷牙洗脸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让很多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天天刷牙,还是会有牙龈流血,还是会有口臭,龋齿还是得不到控制?“刷而无用,与你的刷牙方法有关。”北京佑安医院口腔科主任陈世璋教授说:大部分人刷牙起不到相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励人奋进向上,完全没有压力会使人疲乏、懒散;但压力太大又会使人因无法承受而出现心理问题。目前,不仅是成年人有心理压力,孩子也不例外。作为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因为对孩子来  相似文献   

16.
45~55岁的中年人正值事业有成的壮年,是发挥“效能”的最佳时期。然而,伴随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来自生活各方面的压力,许多中年人身体处于亚健康、内心处于一种自我封闭和保守的状态。一项心理调查表明,近70%的中年人或多或少存在自闭倾向,表现在不愿再接触社会新生事物,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对于一些必须应酬的活动也敷衍了事。不愿敞开心扉,工作墨守成规,倾向于“守天下”,看不惯年轻人,缺乏兼容并蓄的精神,甚至压制、打击下属;在家庭生活中也缺少活力,怨言多,倾向于给亲人挑毛病;还有一部分中年人,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身体不适,到医院反复…  相似文献   

17.
摘要 废除大家习惯的计量单位诚需慎重,但不能停滞不前;压力单位“毫米汞柱”和热量单位“卡”应该废除;表压和压力虽有不同,但量的属性是相同的,量纲也是一样的,不存在帕斯卡只适用于计量压力而不适于标注表压的问题。
读本刊今年第2期梁晓天院士的文章《废除大众习惯的计量单位需慎重》[1](以下简称“梁文”)后,想谈一些个人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首先,对梁文的标题,和文中前两小段讲的观点我都赞成。我国《量和单位》[2]标准和法定计量单位也都是按照这样的原则来对待旧习惯的。梁文认为:“原则上讲,不符合国际计量单位的旧制,应该予以废除”。废除这些旧制要有个过渡期,所以暂时留一些旧的单位与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是合理的。但保留多少旧单位,保留多长时间,则涉及过渡期的长短,向国际计量单位制靠拢的快慢问题,恐怕看法上不完全一致。先看我国度量衡单位尺、升、斤。目前“尺”基本上已用“米”取代了;“升”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中保留了;只有“斤”还在人民生活中广泛应用。究其原因,大概是“斤”与“千克”的量值关系最简单,(1:2),比起“尺”与“米”的关系更好换算些。回顾我国解放初期都是一斤等于十六两,我们小时要背诵斤求两口诀:“一退六二五、二一二五……”。由于非十进很不方便,改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一斤是半千克,易于换算,改起来反而难了。我认为废除旧制“应该有个限度”的提法似应说成“应该有轻重缓急”。因为“原则上应该废除”,则照顾习惯只能“从缓”,而不能“永远保留”。否则就成了“原则肯定而具体否定”。何况人们的习惯各有不同,新疆和云南早就使用“千克”而不用“斤”,也是习惯。如果各地坚持各地的习惯,各行业坚持各行业的习惯,那还有什么统一呢?还要制定标准干什么呢?“斤”与“千克”换算容易,因而影响不大,不要操之过急也是可以的。梁文所举的“卡”和“毫米汞柱”这两个单位,笔者则认为还是废除为好,因为它们与“焦耳”和“帕斯卡”的换算并不那么容易。统一计量单位制也是科学普及工作的需要。我们不应再继续要求青年学生把精力花费在纷繁复杂的多种单位制的换算上。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的量很多,再加上由它们构成的组合单位就用得更多了,并非梁文所指的仅在封闭体系之内。食品的发热量和人体血压已是略具卫生常识的人们所熟知的词语,其量的属性分别与热量、压力相同。若青年学生在中学学物理课程中讲的用的只有“焦[耳]”和“帕[斯卡]”,而在医药卫生行业中却非得用“卡”和“毫米汞柱”作这两个量的计量单位,对于普及卫生常识来说岂不又增添了一道人为的门槛吗?现在青年学生学的是简化汉字,要让他们读一篇繁体汉字的文章恐怕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而老年人只要注意删除过去惯用的繁体字,而改用简化汉字去写一篇文章却相对容易得多。在计量单位上也是一样,老科技工作者们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只不过有些暂时的不习惯,但却能节约青少年们的宝贵时间和精力,这又何乐而不为呢!血压表的标示值是表压,即血液压力与环境压力之差。在国家《量和单位》标准1993年版本中已在压力一量的备注栏中给出了表压的符号pe=ppamb,这里p为压力,pamb是环境压力。习惯上所称的“血压”也都是指表压。但表压与压力(或称总压)是相同属性的量,完全可以用同样的单位去计量,怎么能说用了“千帕”作单位,就没有表压的含义呢?至于说血压表上以千帕作单位的读数是宽是窄,则亦非与计量单位有关的问题。如果嫌正常血压范围16千帕~9千帕太窄的话,改用16000帕~9000帕是否宽了呢?其实宽窄要看相对值,即16千帕是9千帕的多少倍。倍率高才能说范围宽。无论用什么单位这个倍率应是不变的。个人认为:压力、表压虽有不同,但作为量的属性是相同的,量纲是一样的。它们的法定计量单位“帕”无论用在哪个学科领域都是科学的、合理的。要保留旧的计量单位的理由归根结底仍然只是习惯而已。“毫米汞柱”这个单位虽然也涉及人民大众的生活,但却远远赶不上“斤”这个单位的普及程度,故仍以早日废除为宜。  相似文献   

18.
长期两地分居的夫妻可能常常有这样的体会:莫名其妙的抑郁情绪,常常会伴随星期天等节假日闯入你的生活,你会感到孤独、烦躁,心神不宁,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星期天抑郁症”。“星期天抑郁症”既是心理疾病也是社会病。最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04,(10):4-5
人的某些情感缺陷会阻碍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妨碍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合作关系,是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早就证明了的。比如:不尊重别人的人格,对生活和他人缺乏感情,过分自卑,具有偏激情绪与猜疑性格等等。而在这些情感缺陷中,又有一种常为青年人所患,对青年健康成长影响很大的缺陷:孤独感。孤独感在人的思想上、行为上的体现,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因为客观条件的制约,长期脱离人群的“有形”的孤独;一种是身处人群之中,但内心世界却与生活格格不入而造成的“无形”的孤独。有一种“有形”的孤独,比如远离人们生活中心的边疆哨所中的战士、长…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11,(21):47-47
1.“好压力”有益健康 如果你讨厌所从事的工作,那么工作压力就是有害健康的“坏压力”;如果你热爱自己的事业,因力争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而产生的压力,就是有益健康长寿的“好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