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安寅  孟祥贵  王伟 《科技信息》2013,(2):120-121
本文从完善开放性实验室体系建设的目标出发,对军队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探讨了实验室人才选拔机制,加强实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以适应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公益性科技期刊编辑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洁  胡梅 《天津科技》2009,36(4):139-140
从编辑人才素质、知识年龄结构入手,列举了编辑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人才引进和岗位配置的建议。通过落实岗位责任制、完善编辑人才评价体制、建立职业教育和知识交流机制、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等方法,重视人才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以加强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合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整合合肥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势力量,形成合肥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品牌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建成合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就需要从人才整合、使用人才、爱护人才、尊重人才上下功夫;需要根据学术研究的内在规律,在学术评价机制、学术激励机制、基金支撑机制等方面做好规划;在学术人才培养选拔方面做好工作,在学术环境优化、学术平台搭建和基层学术人才的成长方面做好设计。合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需要社会合力共同建设。  相似文献   

4.
先灵觉 《科技信息》2011,(28):189-189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解决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应从搭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发挥大企业的带动作用、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构建完善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是目前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但是目前我国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仍旧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文章主要针对我国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简要论述,并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能够提高人才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关系是“事业造就人才,人才牵引事业”的紧密关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树立科学人才观,创新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保障体系,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突出人的能力建设,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7.
深圳体育产业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变迁,呈现出酝酿萌芽期、初步形成期、快速扩张期与全面提升期4个发展阶段.深圳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快速提升发展速度,大幅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主体,逐步丰富产品供给;加强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完善产业体系;吸引职业俱乐部落户,持续举办高端体育赛事.我国城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加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把握居民体育消费发展趋势,坚持体育产业绿色发展道路,重视当地体育文化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8.
《科学管理研究》2016,(2):70-73
我国不断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各项宏微观战略,取得了可喜成就,但创新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层面和主体的困境与问题。为此,需充分认识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建设的基础前提;在体制建设方面多方发力,各主体协同推进;在机制建设方面完善人才培养、教育、评价和激励等机制,为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创造更优的制度环境和体制框架。  相似文献   

9.
苏世英 《科技信息》2013,(10):114-115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如何培养造就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成为煤矿企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的核心骨干作用,在健全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激励机制过程中,需要健全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格局;需要健全完善学习培训机制、评价激励机制,对高技能人才实行高薪重奖;需要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使高技能人才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的需要,大力培养一支善于开展联合训练、熟练驾驭联合作战的人才队伍势在必行。文中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并从充分发挥院校培养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岗位实践与锻炼的主阵地作用和切实走开开放式培养的路子等方面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为创新我军联合作战人才培养机制、完善联合作战人才教学体系、培养造就大批精通联合作战的新型军事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发展是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之一,促进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对于培育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甘肃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研究了甘肃省科技中介机构在体系构建、发展机制、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法律法规、政策支持等外在因素也尚需完善。最后,针对甘肃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实际.分别从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服务功能、网络化体系、人才队伍、法律和政策环境的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机制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从政策效应和政策效率两方面建立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机制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河北省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全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如在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总量、保障机制、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还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尤其体现在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高校在科研、人才培养、文化建设方面有着天然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因此,应创建高校服务基层文化建设的机制,强化高校的服务意识,政府要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增加投入,保障基层文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群建设为例,从专业面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通过专业群建设,提高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事业兴衰、唯在得人。近年来,内蒙古东部地区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在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才作用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了全面了解各盟市人才队伍的建设情况,分赴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等地区开展实地调研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各盟市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就此提出了可操作性较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女子散打竞争格局、后备人才的培养、服务团队等进行较为透彻的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我国女子散打竞争格局较为明显,部分省市有待提高;后备人才培养不足,大级别75公斤级和小级别48公斤级更为显现;服务团队较为薄弱,尤其是科研人员和医务人员;媒体效应较差,缺少明星选手等。提出了我国女子散打应积极改变旧式训练体系,充分完善服务团队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是全球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体育产业低碳发展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阐述了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如下政策取向: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体育旅游资源的共享;扩大公共休闲领域体育服务的供给;促进国内自然运动资源的有序开发与有效利用.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包括体育健身服务和体育用品销售等内容的体育产业体系,认为可以从体育生活方式、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市场和体育建筑场馆设计四个路径来重点发展低碳体育,以推动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化发展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制度相关理论认为,制度安排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建立组织机构,二是形成某种制约机制,三是上升为某种法律制度。着重从以上三个方面对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执行困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制度范式下影响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执行困境的主要因素有: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本身的合法性不足、明晰性不强、相关法规缺乏对政策执行的规约;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执行组织构成单一、政策工具僵化;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执行的监督评估机制形式化以及地方“熟人社会”关系等非正式制度的消极影响。建议从以上制度因素入手,优化与完善各类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执行的制度,保证体育公共服务政策的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19.
 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对国家“双一流”战略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到中国高等教育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及高校综合改革的推进,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中之重。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为例,分析了目前高校工科院系在人才队伍建设中遇到的一些困境,从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队伍培养、人才服务工作等方面,探讨了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相匹配的工科人才队伍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公共体育服务投入、体育健康服务产业规模、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等方面都无法满足"健康中国"的需求。要促进"健康中国"快速稳定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投入,完善公共体育健康服务设施;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公众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意识;加快培养多元主体,推进健康服务产业快速发展;以提升公民体育权利为突破点,全面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升全民健身服务效果,促进全民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