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于国际交往日趋频繁,跨文化交际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衡量现代人的标准,在语言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尤为必要。本文从语言与文化、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的关系、文化教育的内容和教学层次,文化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等方面阐述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王煜茹 《科技资讯》2013,(2):199-199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表现文化的主要手段。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决定了英语教育离不开文化教学育。本文就对大学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的有关知识进行探究,首先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然后对文化教学的目标,内容和原则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学好一种语言同时也是学好与这种语言相关的文化。要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做好文化的传播工作,就要从汉语体现的汉民族文化、行为模式体现的汉民族文化以及由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等方面去解释剖析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及其所涉及的汉民族文化传播的问题,从而使教师与学生能够更好地交流和沟通,使中国文化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植入学生的心灵,使教学得以顺畅地进行,文化得以顺利地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前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存在脱节现象,应切实加强艺术院校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艺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认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重要的是要探索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努力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科学的完整的语言教学体系,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现象的理解与领悟,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由于国际交往日趋频繁,跨文化交际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衡量现代人的标准,在语言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尤为必要.本文从语言与文化、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的关系、文化教育的内容和教学层次,文化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等方面阐述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关联的,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没有对文化的理解,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习得。中学英语教学要改变只重视语言知识传授等片面做法,充分认识到融入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文化因素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赵娜 《科技信息》2012,(1):447-44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极其深远,许多语言学习申的困难实际上是由文化上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造成的。本文通过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的探讨,强调在英语语言教学申将语言学习与文化能力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交际的符号,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文化与交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但真正的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社会文化能力。因此,英语教学既应该包括英语语言知识教学又应该包括语言文化知识教学。  相似文献   

9.
赵芳芳 《甘肃科技》2009,25(10):174-175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决定语言。学生文化知识欠缺,造成语言理解困难。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教学不可忽视。通过分析文化教学的必要性,探讨了文化教学的内容及方法,以期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北辰 《科技资讯》2006,(23):121-121
语言与文化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学习某种语言就必须在进行语言学习的同时有意识地了解使用该语言的群体的文化因素、文化习俗。这也要求语言的教授者,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启发、培养学生对语言中文化因素的兴趣。对俄罗斯学生汉语教学中虽是语言教学识主题,但在研究其过程中导入对学生文化因素的启发和培养也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交际文化作为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之一,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师生都应该重视交际文化因素,尤其是教师的最佳教学模式就是语言文化一体化教学,要将文化教学渗透,融化在语言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2.
陈艳芳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3):134-135,141
从翻译方向的《语言与文化》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与文化翻译能力,继而,阐述成绩分析对翻译教学的启示及教学对策。翻译专业通过学习《语言与文化》课程,学生对语言文化中的现象及其实质有了更广泛、更深刻的了解,从而能在翻译中更自觉地掌握语言文化规律,培养文化意识,将语言文化知识与翻译有机结合,获得较强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巍 《科技资讯》2006,(7):127-127
语言和社会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表现的基本内容。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密切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与社会文化教学的密切关系。成功的外语教学应是在教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音知识的同时,介绍文化背景,结合社会文化的各种因素教授语音的交际原则,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得体性和交际能力。本文试结合社会语言学的知识来探讨如何更有效地组织法语教学。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英语教学要坚持尊重民族文化原则,注重英汉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桂莲 《科技信息》2009,(8):140-140,14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较为偏重语言教学,忽视了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导入,或者说文化的教学也是相当的有限,结果导致了学生不能准确地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更无法灵活得体地运用自己所学的英语。本文简要论述了文化的概念以及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并总结了几种将文化融于语言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文化之间是相互相存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受文化的影响,因此,语言学习应与文化学习结合起来。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普遍只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要求,从而导致学生使用英语交流时出现文化障碍。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将语言学习和文化背景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隐喻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语言现象。一种语言中隐喻的使用反映了这一语言的使用者如何看待和解释他们周围的世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的文化决定的。本文从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分析讨论了文化因素对中国学习者正确理解以及产出目标语隐喻的影响,强调语言和文化的密不可分以及教授第二文化在二语教学中的意义和必要性,提出可以利用隐喻这个有效的工具唤起语言学习者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文化是一体两面的有机结合,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文化又对语言有制约作用。教师在日语语言基础教学中如果能适当导入日本文化知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这门语言。而日语专业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方向是进入日资企业工作,因此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日本企业文化,对于学生将来就业以及更好地融入日企文化氛围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华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220-22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特征,中英文两种语言产生的物资文化、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两种语言对应词语之间的诸多差异,注重特定文化的内涵,并引入听力教学中,对教学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和富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