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以来,中国城市经济地位在区域抬升并逐渐成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历史就是一部基本产业部类快速发展的历史,正是因为城市参与了外部的分工协作与流通,使城市在区域中心地位得以凸现并取代乡村一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心。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中国城市经济地位在区域提升并逐渐成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历史就是一部基本产业部类快速发展的历史,正是因为城市参与了外部的分工协作、流通,使城市在区域中心的地位得以凸现并取代乡村一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心。  相似文献   

3.
使用地区服务业产值比重、区位商和服务业相对工业集中度3个指标分析云南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云南服务业空间布局不均衡,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省会中心城市单极化作用较突出.此外,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云南服务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各地区的综合经济水平是影响该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最主要因素;同时还发现各地区服务业规模与该地距昆明的距离也有着显著的高度负相关关系,即昆明作为云南省会中心城市对各地区的辐射作用明显.并给出了相应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4.
《广东科技》2005,(6):6-7
现代世界经济主要由若干个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图形成的世界级经济圈(或区域)组成,而目前中国还没有称得上以世界最重要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圈为核心的世界级经济圈(区域),随着21世纪世界经济中心将可能向中国转移,中国将营造一个或几个以世界级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圈为核心的世界级经济圈.  相似文献   

5.
重庆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西部重要的增长极和城乡统筹的直辖市。其战略目标是在2020年左右成长为中国经济的第四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在十二五时期重庆将逐渐在形成国家级的交通枢纽、城乡统筹、发展新型战略性产业、区域经济合作、对外开放五个方面取得战略突破。为此,在发挥现有优势的同时,应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周敏 《科技智囊》2006,(9):25-27
纵览“十一五”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板块图,一颗闪亮的新星正在北方冉冉升起,这就是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被称为我国第三个经济增长极的天津滨海新区。同时,以滨海新区的发展为重点,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的天津市,在新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被定位于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这也是国家首次明确天津要建设成为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相比于1999年提出的“北方重要经济中心”是一次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对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分布、旅游业发展差异性和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可达性进行分析.提出以上海市为首的长三角城市群作龙头,以武汉市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作龙身,成渝城市群作龙尾,滇中、黔中城市群作补充,各地省会城市作节点,地级城市互作补充的旅游互补机制,从而提高长江经济带旅游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加快技术创新合作,促进城市经济互动,有利于缩减区域差距,最终实现协调发展.本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和引力模型的方法,分析中国30个省会城市技术创新合作网络与经济网络的时空演进特征,研究发现:省会城市间的直接技术创新合作不断增强且呈现多中心化趋势,合作突破地理局限且东西部差异较为明显;城市经济网络密度有所增强但整体偏低,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经济联系发展不均衡,各城市在经济网络中位置变化不明显.二次指派问题(Quadratic Assignment Problem,QAP)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合作网络与经济网络存在正相关关系,格兰杰检验进一步证明二者互为因果关系,但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对经济网络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2001年福州市科技工作将以实现“五个突破”为重点,即: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有新突破;“数字福州”工程建设有新突破;科研机构改革转制工作有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化有新突破;建立健全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有新突破。为提高科技竞争力、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省会中心城市提供创新动力和发展后劲,为实现“十五”科技发展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最短路径模型为基础,选取距离特征指标,分析基于主要铁路和干线公路网的省会城市交通通达性.从空间格局来看,铁路和干线公路的交通通达性都呈典型的同心圆模式,通达性最好的省份城市是接近中国大陆几何中心的郑州;而通达性较低的省份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海南省等边疆地区.交通通达性直接影响城市区位优势的发挥,增强边疆地区省会城市的交通通达性将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城镇化与经济转型的指标评价体系基础上,采用耦合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方法,对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城镇化与经济转型的耦合及协调关系进行分析,并构建回归模型分三个时间截面和上中下游区域对黄河流域经济转型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城镇化与经济转型耦合度处于拮抗阶段,东部城市的耦合度要高于西部地区.低水平耦合阶段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河上中游地区,随时间有向上游移动的趋势;2)黄河流域城市城镇化与经济转型系统的整体协调性均处于低度协调的耦合阶段,中度协调的耦合区域集中分布于省会城市.随时间推移,黄河下游区域城市城镇化与经济转型协调度增长最为迅速;3)三个时间截面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城镇化对于经济转型影响逐渐增大,且作用机制因黄河上中下游区域差异而不同.黄河流域大多数中心城市对于自然资源依赖严重,是阻碍经济转型的重要因素.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形成黄河流域城镇化与经济转型发展之间良性双向反馈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进行,地区合作趋势的加强,地区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之一.东北亚地区一体化虽然起步稍晚,但是,东北亚各国都已经认识到只有加强相互合作,逐渐向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化解矛盾,消除分歧,维护地区和平,更快地促进本地区的发展.大庆作为一个工业型新兴城市,在建国初期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新时期,大庆作为一个具有独特地缘与能源优势的新兴城市,也一定能够在东北亚地区一体化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成都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西部重要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佥融中心。近几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西部地区赶超了东部沿海及中部地区,成为中国GDP增速最怏的区域,中国西部的巨大发展潜力已经得到国内外认同。而作为西部经济中心兼旅游之都的成都吸引了大量外商与外国游客,但其各地多语标识却存在许多问题,给国外友人带来了许多疑虑与不便,有损成都城市形象。本文就此展开一系列讨论,以期反映问题,解决弊端,从而优化成都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强省,济南作为其省会城市,不仅是山东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青岛的经济发展迅速,不少经济指标超过了济南,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动力.确定山东省适宜的中心城市区位和主要经济联系方向,对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在封闭和开放两种不同的条件下,对山东省中心城市的适宜区位进行了分析.从目前开放的条件来看,济南仍然是山东省的中心城市,但优势并不明显,青岛的中心潜能在加强;主要的经济联系方向是向南和江苏的联系,以及向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心城市作为区域范围内的增长中心及控制中心,对区域经济具有强大的聚集功能及扩散功能,并通过这两项功能的发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心城市功能发挥的机理,为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丁炜 《杭州科技》2020,(2):39-41
正经济腹地是一个与经济中心相对应的概念,其内涵是经济中心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能够达到并能带动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范围。根据区域经济理论,经济腹地基于空间联系和交通可达性,距离杭州中心城区高铁1.5小时交通圈的都市圈区域均可作为杭州都市圈的经济腹地,范围涵盖浙中、浙南、皖南和赣东北等区域。2018年,杭州都市圈扩容后,打开了杭州西进和南进通道,为杭州赢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将会对沿线城市可达性水平、人民生活、经济联系与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成渝高铁沿线城市为研究区,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经济潜力、相互作用强度3个指标,探讨高铁对沿线城市可达性及城市间社会经济联系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铁通车后各站点城市的旅行时间得到大幅度压缩,可达性都得到显著改善;沿线各站点城市可达性的改善率的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线路中段变化率较大,首尾两端变化率较小;各沿线城市间的相对可达性缩小,使整个沿线地区可达性变得更为均衡;地区经济中心的核心地位更加凸显,同时一些中型沿线城市对外社会经济联系强度提升明显,将成为成渝高铁沿线地区新的经济枢纽,高铁通车使地区经济朝多级化方向发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外部性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根据中国2008~2012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及所在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σ收敛和β收敛方法探讨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区域经济和创新收敛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是全国范围还是东中西分区域考虑,中国区域经济都呈现收敛性,且西部地区的收敛程度要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但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区域经济收敛的作用并不显著.同样,无论是全国范围还是东中西分区域,中国区域创新水平都呈现收敛性,且中部地区的收敛程度要明显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同时,科技企业孵化器进一步加速了区域创新的收敛性,这一作用在西部地区尤其显著.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化的限制因素1、“阴影效应”。由于现代服务业的聚集性和规模性,一般来说,都市区的首位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条件更为优越。如郑州作为全省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发展现代服务业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省会优势、资本优势、技术、研发优势、市场优势。省会郑州作为区域的首位城市具有这样的优势,其周围中小城市规模偏小,中心度低,功能转型滞后并且都位于郑州的紧密圈以内,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处在郑州的阴影下,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2、人才资源匮乏。现代服务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和人才密集…  相似文献   

20.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经济空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2303个县域单元1998年~2013年的人均GDP和夜间灯光遥感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整体上,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两极分化严重,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大体保持不变.其中,东部地区的珠三角、福建沿海、长三角、山东半岛、京津唐、辽中南依旧为典型的经济发达区,成为全国性的经济增长极,但是其经济溢出效应不足;西南地区的贵州、四川行政区的边缘及西藏东南部和甘肃南部为典型的经济落后区;中西部的省会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对周边县市产生虹吸作用.2)从时间序列变化趋势来看,不同聚类类型的变化趋势差异显著.HH类型区的空间格局总体上稳定,年际变化小;LL类型区年际起伏变化大;HL类型和LH类型区变化不显著.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HH类型和LL类型区具有集中连片分布的特征,HL类型和LH类型区趋于分散,其中HL类型呈点状分布于中西部省会城市(武汉、西安、兰州、成都、重庆、贵阳、南宁、昆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