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三种共混体系的选配、抗静电剂含量和共混方式对涤纶纤维可纺性、抗静电性及耐水洗性的影响中,发现涤纶(PET)—聚乙二醇(PE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硬脂酸盐(Stearate)四元共混体系,因复合抗静电剂的协同效应,使其抗静电性和耐久性好。该体系在40℃的皂水中连续洗涤20次,体积比电阻达10~8~10~9Ω·cm,且可纺性和拉伸性能均佳。本文还探讨了抗静电剂含量对涤纶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苯乙烯辅助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co—St))为相容剂与聚丙烯(PP)、尼龙6(PA6)、改性共聚酯(HCDP)按一定配比共混纺丝,实验表明该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改性聚丙烯纤维的染色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可以被分散染料染成深色,并且其抗静电性能明显提高。通过流变性能测试,拟定了主要纺丝工艺,并分析了纺丝温度、纺丝速度、纤维纤度等参数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现了在高速纺丝条件下制备可染聚丙烯纤维,为工业化生产可染聚丙烯纤维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制备抗静电防老化的聚丙烯(PP)多功能白色母粒的优化配方.结果表明:载体树脂为60 kg,色素为12 kg,抗静电剂为10 kg,抗氧剂为10 kg,分散剂为6 kg,增容剂为2 kg是制备100 kg的多功能白色母粒的最佳配比.用该功能母粒制备的聚丙烯板材的表面电阻系数为0.6×10^9,氙灯老化500 h后色牢度为5级.  相似文献   

4.
作者研究了β晶相聚丙烯的成纤性能。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熔体温度对聚丙烯初生纤维的β晶含量影响甚微,而纺丝的冷却速率和冷却介质对其有较显著的影响。含β晶相聚丙烯初生纤维经拉伸后,在纤维的表面呈现许多微孔及裂缝。与普通聚丙烯纤维比较,制得的纤维有较小的表观密度,其吸湿性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聚丙烯(PP)树脂为研究对象,制备抗静电防老化的多功能黑色母粒,其关键技术在于解决各种功能助剂、着色剂、分散剂及载体树脂的品种、数量、配比组合及相容性、协同性问题.实验首先选择载体树脂和各种助剂,然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多功能黑色母粒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载体树脂为40 kg,色素为30 kg,抗静电剂为2 kg,抗氧剂为5 kg,分散剂为20 kg,增容剂为3 kg是制备100 kg多功能黑色母粒的最佳配比.用该功能母粒制备的聚丙烯板材的表面电阻系数为3.8×10^9,氙灯老化72 h后色牢度为4级.  相似文献   

6.
以苯乙烯辅助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co-St)作为相容剂与聚丙烯(PP)、尼龙6(PA6)、改性共聚酯(HCDP)按一定配比共混纺丝,实验表明该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改性聚丙烯纤维的染色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可以被分散染料染成深色,并且其抗静电性能明显提高。通过流变性能测试,拟定了主要纺丝工艺,并分析了纺丝温度、纺丝速度、纤维纤度等参数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现了在高速纺丝条件下制备可染聚丙烯纤维,为工业化生产可染聚丙烯纤维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着重研究了用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高分子化合物型抗静电剂对绦纶中长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后的抗静电效果,并对不同浓度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效果进行了比较,同时还进行了部分抗静电剂的耐水洗试验。所选4种抗静电剂均有抗静电效果,其中高分子化合物型抗静电剂抗静电效果和耐水洗性均好。  相似文献   

8.
以氯磷酸二乙酯,丙烯酸羟乙酯合成了阻燃单体(FR);以丙烯酰氯,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合成了抗静电单体(AS);以FR/AS/MMA为共聚合单体,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阻燃抗静电剂,并与聚丙烯(PP)复合制备了含AMF162的PP复合材料.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分析法(TG)、氧指数测定、电阻率测定以及抗冲击强度测定等对PP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探讨了阻燃抗静电剂的用量对PP复合材料热稳定性、阻燃和抗静电性能以及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抗静电剂的含量为20%时,PP复合材料的氧指数(LOI)达到20.8%;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到达1012级,比改性前下降了4个数量级,阻燃抗静电剂的加入明显改善了PP材料的阻燃抗静电性能;阻燃抗静电剂的添加量不超过15%时可提高PP材料的冲击强度,添加量为20%时PP材料的冲击强度有所下降,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为采用冻胶纺丝方法制取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的初步研究结果。聚合体的分子量(■_w)分别为7.5×10~4和10.1×10~4,制得纤维的强度高达115.7cN/tex,模量为1510cN/tex。文中简要地讨论了纺丝工艺、冻胶纤维的结构、冻胶纤维的拉伸及纤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β成核剂改性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β晶型成核剂对聚丙烯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DSC、正交偏光显微镜和电镜观察.研究表明:添加β成核剂后,聚丙烯晶型由α晶型向β晶型转变,韧性大大增强.β成核剂用量在0.2%时,冲击强度比未加成核剂时提高了3倍左右,其拉伸强度几乎没有变化,其软化点提高了15~20℃.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分析表明,将导电微粒与树脂基体复合,可有效地提高FRP的导电性,获得性能可靠的抗静电FRP。采用合理的复合层结构,可使FRP同时兼具抗静电和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于消除涤纶纤维静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分析了可用于涤纶纤维的抗静电剂 ,详细阐述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抗静电原理 ,并讨论通过几种添加成分以改善季胺盐类抗静电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微合金元素V对30MnSi钢热变形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30MnSi和30MnSiV两种钢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的高温压缩变形实验,分析了微合金元素V在不同变形条件下对变形抗力的影响,通过实验的数据计算可知,30MnSiV钢的再结晶激活允约比30MnSi钢大6.7%。  相似文献   

14.
金属化腈纶纤维是把腈纶纤维经酸性Sn~(2+)盐和Pd~(2+)盐溶液处理,再在碱性铜盐溶液中金属化而制得。金属化后腈纶纤维表面电阻率达10~0—10~(-1)Ω。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照相等方法对金属化腈纶纤维的物相组成和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纤维具有永久的导电性,可用于制作抗静电和抗微波的纺织品。本文就金属化(Cu)腈纶纤维形成进行了研究,用铜的电化学平衡图对金属化反应条件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聚乙烯醇(PVA)冻胶纤维的表观拉伸粘度(η)与温度(T)的函数关系,求得了表观拉伸活化能(Ea)。试验表明,PVA 冻胶纤维在不同的拉伸温度区间呈现不同的活化能。当温度为70~135℃时 E_(a1)为5.3~9.2 kJ/mol;135~160℃时 E_(a2)为45~54kJ/mol.应用正交设计试验对拉伸参数进行了选择,在优化的拉伸条件下 PVA 冻胶纤维可实现高倍拉伸(超拉伸)。随着拉伸倍数的提高,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提高,但在超拉伸的情况下,二者增加不明显。纤维的抗拉强度则随拉伸倍数的增加而单调增加。在本实验条件下当拉伸倍数为60时,PVA 纤维抗拉强度达11.3cN/dtex,模量达323cN/dtex,远高于湿法成型纤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葡萄酒厂的副产物-葡萄皮渣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法活化其中的膳食纤维,提高了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经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纤维素酶活化葡萄皮渣DF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值5.0,稀释酶液12.5mL(5U/mL),温度40℃,反应时间1h。此时,SDF得率为19.26%。产品SDF含量95.41%,可作为功能性食品基料。  相似文献   

17.
季铵盐纤维素衍生物抗静电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2,3环氧丙基三乙基氯化铵和季铵盐纤维素衍生物,用1HNMR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它的结构和成分.利用超高电阻计,测定了聚乙烯(LDPE)和含抗静电剂的聚乙烯试片表面电阻.研究发现,添加0.5phr季铵盐纤维素衍生物试片的表面电阻从3.43×1013Ω降至1.67×107Ω,这一结果表明季铵盐纤维素衍生物抗静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活化能概念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阿累尼乌期活化能的原意,分析评述了学术界关于活化能概念的理解,并指出当今教材选用托尔曼活化能概念的原因,说明了实验活化能和理论活化能的区别和联系以及活化能是一个与标准态选择有关的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