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闻"雷"色变     
缓解雷击灾害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大的公共课题.仅今年1至8月我国因雷击灾害共造成659人死亡,明显多于此前三年同期,也多于大范围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一例例惨重的雷击灾害事件让不少人"闻雷色变",当前,公众对雷电危害的认识存在哪些误区?防雷方面又存在哪些弊端?如何有效预防雷灾,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2.
雷电是大气层的放电现象,由于其强大的能量,因此雷击带来的灾害非常严重。雷电灾害产生频繁,全球范围内每时每刻都有雷电灾害发生;涉及面广,其中人身伤亡事故屡见不鲜。因此了解一定的人身雷电防护知识可以避免或减少雷击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3.
通信天线塔对雷电灾害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击通信天线塔造成附近住户出现雷电灾害事故,已经成为典型雷击易发事件.本文从天线塔的引雷效应、雷击电磁效应、雷击静电效应、地电位反击等角度进行分析,评估雷击天线塔影响周围环境的范围和程度,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客观评价住宅小区的雷电灾害风险以及可能造成的人身伤亡风险,同时考察符合目前建设标准的新建小区的雷击风险是否小于允许值,分析了目前新建小区中由于雷电引起的人员、设备损失情况。提出对新建小区建筑物、构筑物进行雷击风险计算的重要性。结合新建小区特点,选取合适的风险参数,给出了新建住宅小区雷击风险的计算方法。并以南京市长江边某大型新建小区为例,计算了雷击引起的人员损失的风险,给出了小区防范雷击风险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就雷电灾害的危害和雷电灾害的鉴定作了简单介绍,探索在雷击灾害调查与鉴定工作中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0—2012年宁夏雷击灾害资料,结合近5a闪电定位仪资料和多年人工雷暴观测资料,对宁夏雷击灾害的时空分布和行业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宁夏雷击灾害的空间分布集中在银川市和固原市.雷击灾害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主要集中在7、8月份.经济损失数额大的地区为银川市和固原市.雷击灾害时空分布与宁夏平均雷暴时间分布相吻合.人员伤亡的事故主要集中在农村,而在城市环境主要是对电气电子设备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广东科技》2009,18(23):83-83
雷电灾害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损失达数百亿美元.以江门移动为例,在2002年~2005年期间,江门移动基站年均100多站次遭受雷击而损坏设备,每年因遭雷击而损坏基站设备的基站比例高达12%,平均单站次经济损失达5.5万元.  相似文献   

8.
苏柏成 《广东科技》2013,(10):169-170
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是防雷工程的重要设计依据,关系到防雷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根据实际工作经验,结合相关的防雷技术标准,分析了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的前期勘查工作,并且指出了其需要注意的地方,以供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技》2005,(9):53-53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自然现象.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发生雷暴2000次,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超过1万人,导致火灾、爆炸、信息系统瘫痪等事故频繁发生.每年因雷击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美元以上.德国每平方公里土地上每年平均出现5次闪电.德国每年遭雷击身亡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对登山旅游者和室外游泳者来说,雷电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人被雷电击中的死亡率高达40%.  相似文献   

10.
《遵义科技》2009,37(2)
1 地震灾害知识 1.1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 答: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瞬间发生、破坏剧烈、监测预报困难、次生灾害严重、社会影响深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是保证各项防雷工程设计与建设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也是保证公共安全的必要措施.在雷击灾害风险评估之前做好相应的勘察工作,能够为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也是当前雷击灾害评估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该文针对前期勘察工作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对科学开展雷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雷击风险评估指的是评估由间接雷或者是直击雷而造成的建构筑物损害的风险。以确定损害次数的上限为基础,为建筑物决定更为经济合理防护措施。在《雷电防护》(GB/T21714-2008)第二部分风险管理中,雷暴日数等气象要素是其中的关键性因子,而随着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雷电监测已经由单纯的人工观测发展为人工和闪电定位仪综合观测,大大提升了雷电监测效率。该文系统阐述了雷暴日数、地闪密度、雷电流幅值和雷暴路径等因子如何应用于灾害分析及其在雷击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青年科学》2013,(9):40-40
编辑您好,贵刊刊发的《地震前后三十六计》,我每期必读,受益匪浅。今有一个问题也是与地震有关的。今年“7·22”甘肃地震和“4·20”芦山地震,给很多同胞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哪些保险可以为地震“埋单”,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4.
浅析太阳能热水器的防雷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雷击(静电)灾害的发生愈来愈频繁,雷击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雷电防护工作也日趋重要,逐渐走向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由于雷电产生时所释放的能量大,在释放过程中,强大的释放电流在周围产生强烈的电磁场,使邻近的金属线路感应出强大的瞬间过电流和过电压,对现代电子设备以及人员  相似文献   

15.
赵继锋 《科技信息》2011,(5):274-274
雷电灾害也是一种风险,防治雷电灾害就是要降低或消除雷灾风险,对易遭雷击的建筑进行评估,并根据其评估结果实施合理的防护措施。因而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进行雷击风险评估是非常必要的。目前评估方法多是对单个建筑物或其电子信息系统的雷击风险评估,是局部(单项)的雷击风险评估,而在实际工作中多数是需要进行区域性的系统风险评估。本题目是对以前(主要是IEC62305-2)评估标准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就环境因素对区域性的雷击风险评估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环境因素对区域雷击风险的评估方法和体系。  相似文献   

16.
支秉毅  林念萍  陈晟 《科技资讯》2011,(20):160-160
雷击风险评估是现今防雷管理的新要求、防雷工作的新增长点。本文先立足于风险评估的基本想法,从理论上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概念进行了探索,然后分析了开展此工作的目的、分类和作用,积极探索开展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途径及对策,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有助于此项业务的快速开展。  相似文献   

17.
灾害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灾害地理环境,其研究内容包括灾害要素类型和人的环境要素类型,灾害与环境要素的关系,灾害和环境要素及其关系的演变等。灾害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为灾害地理系统分析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安全监控系统在银行、小区、工厂等管理系统中的迅速普及应用,监控系统设备因雷击破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其后果会使整个监控系统运行失灵,并造成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据统计珠海市2010年1-10月份安全监控系统雷电灾害发生宗数为12宗,占全部雷电灾害事故的40%,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多万元。可见雷电极容易造成安全监控系统损坏。因此,做好雷电防护工作,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通过对珠海某公司2010年9月20日雷电灾害事故的分析,并结合当地受灾时间的天气形势,地形特征及闪电定位仪等观测资料,根据安全监控系统的自身特征,从综合防雷的角度探讨和分析了造成雷电灾害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以此降低类似雷灾事故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19.
雷电灾害是城市地铁交通安全运行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对地铁进行科学规范的雷击风险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防雷技术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借鉴自然灾害风险区划的理论及方法,提出了城市地铁交通沿线区段、地面建筑单体雷击风险评估的方法,建立了地面高架站接触网架空地线雷击感应过电压仿真模型。以呼和浩特地铁交通项目为实例,给出了地铁沿线区段雷击区域评估指标,通过对地铁沿线的地闪定位、雷电灾害、土壤电阻率及周边环境等数据资料的分析计算得出区域风险评估结果;并对雷击极高风险区段的地面建筑物单体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入户管线附近落雷是建筑物单体总雷击次数的主要因素;进而对雷击附近大地在高架站接触网架空地线产生的感应过电压进行了模拟计算,给出了雷击点距架空地线的距离、高架桥高度以及架空地线支柱接地电阻和间距等因素对感应过电压的影响规律。城市地铁交通全线段及差异化防雷评估技术手段,为城市地铁交通防雷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科技园地》2006,(3):28-28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70%以上。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田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