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研究了40Cr钢经辉光离子氮化处理取代3Cr13钢制作潜水泵轴的可行性。讨论了氮化对40Cr钢组织、耐磨性、耐蚀性及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40Cr钢经辉光离子氮化处理后,与3Cr13钢相比,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耐蚀性和尺寸稳定性。采用此种工艺制作潜水泵轴,性能上符合要求,而且成本低,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分别在400、440、480 ℃下对316奥氏体不锈钢进行12 h的渗氮处理,再对渗氮后的试样进行物理气相沉积(PVD)镀CrN薄膜.采用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维氏显微硬度计和材料表面综合测试仪(HSR-2M)、电化学工作站等对复合改性层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成分、显微硬度、耐磨性以及耐蚀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400 ℃离子渗N/镀CrN试样耐磨性最差,耐蚀性最好;而480 ℃离子渗N/镀CrN试样耐磨性最好,耐蚀性最差;但比相同温度下单独渗氮试样的综合性能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辉光离子渗N技术对奥氏体不锈钢球阀进行表面氮化处理,改变其表面结构,提高表面耐磨性.选取三组离子渗N的温度,分别为400、440、480 ℃,渗N时间设置为12 h.采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维氏显微硬度计和材料表面综合测试仪对渗N改性层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离子渗N技术可以大幅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硬度和耐磨性.渗N温度为400 ℃时,渗N改性层最薄,耐磨性最差,480 ℃时渗N改性层最厚、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利用离子探针,电子探针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40Cr,35CrMo和38CrMoAlA钢分别经离子氮化和气体氮化处理后的试样离子氮化层中的氮化物形貌和元素氮、碳、铬、钼、铝的分布,为深入研究α状态渗氮层组织结构与磨损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新的氮化钢种的研制和氮化工艺的选择与控制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高铬成分的耐热钢、不锈钢的无氰盐浴氮化方法,研制了适用于这类铜的无氰盐浴配方及其处理工艺。这种方法能直接去除高铬型的耐热钢、不锈钢表面的氧化膜而进行氮化,处理后显著地提高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复合性能。此方法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热反应扩散镀膜法(Thermal Reactive Diffusion/Deposition,TRD)在ASP2030粉末高速钢上表面进行气体渗铬处理,在相同的时间下对有无氮化预处理的试片进行950℃、900℃、850℃、800℃、750℃的渗铬实验,再用扫描电镜(SEM)线扫描分析(line-scan),测量铬原子扩散深度,并求出有无氮化预处理渗铬的扩散激活能(Q)及扩散常数(D0),讨论彼此间差异的因子。再将预氮化渗铬及渗铬后的试片,用耐磨试验机进行不同渗铬温度下渗铬层的磨耗情形,了解渗铬层的耐磨性,最后再以X光绕射分析,测量有无氮化处理基材表层渗铬层中晶体的组成,探讨在高温及低温下晶体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在950℃、900℃、850℃、800℃及750℃渗铬中,经氮化处理后ASP2030铬原子扩散深度增加。将所量测各条件渗铬后膜厚以最小平方法求出ASP2030有无氮化渗铬的线性方程式,可得到ASP2030渗铬和ASP2030预氮化后渗铬扩散激活能分别为118.965kJ/mol及111.632kJ/mol,表示氮化对ASP2030激活能的影响较小。ASP2030有无氮化预处理的表层硬度为1 570 Hv及1 860 Hv。在耐磨实验中,ASP2030粉末钢渗铬后的渗铬层耐磨性差。在XRD绕射分析所显现的晶体构造与无氮化高温渗铬时,两者基材均有Cr_2C的组织,有氮化预处理时则另有Cr_2N的结构,在较低温渗铬时,基材在无氮化处理时是Cr_7C_3,则氮化处理后有CrN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用离子软氮化工艺对船用活塞环进行了表面处理,测量了在不同条件下未经表面处理和表面经过离子软氮化处理的活塞环的磨损失重和摩擦系数,并对润滑油进行了光谱分析和铁谱分析.结果表明,在流体润滑和混合润滑状态,经离子软氮化处理的活塞环具有较高的耐磨性,且润滑性亦能得到改善,使缸套的磨损减小。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高温渗氮工艺得到高氮无镍不锈钢,以提高医用不锈钢的安全性和耐蚀性。实验结果表明:渗氮层氮质量分数可达1.0%,与原材料相比氮质量分数增加了2倍;在0.9%NaCl生理盐水和模拟血浆溶液中具有优异的耐蚀性,在加热温度1 200℃、氮气压力0.3MPa、保温时间24h条件下得到的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在0.9%NaCl生理盐水中的点蚀电位约1 200mV,大大高于渗氮前(约320mV)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奥氏体系不锈钢的新氮化处理法日本鹿儿岛县工业技术中心开发了用机械加工进行前处理而不需要酸洗和氟气氛炉的奥氏体系不锈钢表面氮化处理法。奥氏体系不锈钢耐蚀性优良,但由于硬度低,用作机械零件时表面必须进行氮化处理。作为氮化处理前处理方法,历来都进行化学处理...  相似文献   

10.
金属的软氮化是金属表面强化的一种化学热处理方法,通过加热试样到实验所需的温度时进行适当的保温,使氮离子、碳离子渗入到金属的表面。通过干滑动摩擦试验方法,对在不同渗氮温度和渗氮时间条件下45#钢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得出了硬度变化曲线和摩擦系数变化曲线,对比分析了各种条件下的磨损量,并与未处理试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渗氮处理的45#钢比未处理的45#钢具有较强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且随着渗氮时间的增加和渗氮温度的升高,45#钢的耐磨性和硬度都有所增加,摩擦系数则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1.
颗粒增强不锈钢基复合材料冲蚀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MMG-200高温氧化-冲刷腐蚀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Al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s of chromium on the corrosion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of ultra high strength steels were studied by the salt spray test and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ultra high strength steels remain martensite structures and have anodic dissolution characteristic with an increase of chromium content. There is no typical passive region on the polarization curves of an ultra high strength stainless steel, AerMet 100 steel, and 300M steel. However, chromium improves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stainless steel remarkably. It has the slowest corrosion rate in the salt spray test, one order of magnitude less than that of AerMet 100 and 300M steels. With the increase of chromium content, the polarization resistance becomes larger, the corrosion potential shifts towards the positive direction with a value of 545 mV, and the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decreases in electrochemical measures in 3.5wt% NaCl solutions. Because of the higher content of chromium, the ultra high strength stainless steel has a better corrosion resistance than AerMet 100 and 300M steels.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焊接工艺对SUS316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抗腐蚀性能。分别采用了钨极氩弧焊(TIG)、熔化极钨极氩弧焊(MIG)和钨极氩弧焊加填丝(TIG+M)的方法焊接SUS316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材料选用超低碳高铬镍焊丝H0Cr19Ni12Mo2。利用金相显微镜、晶间腐蚀实验和电化学腐蚀等的测试分析方法,对不同焊接工艺条件下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和抗腐蚀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焊缝区抗晶间腐蚀性能依次为母材〉TIG+M〉MIG〉TIG,焊缝区在硫酸溶液中的抗电压学腐蚀性能依次为;TIG+M〉MIG〉TIG。  相似文献   

14.
低碳钢和不锈钢粉末渗铝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低碳钢、不锈钢粉末渗铝的特点和原理。钢经过渗铝后,表面硬度增加,渗铝层的耐磨性、抗高温氧化性能、耐蚀性均得到提高,在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醋酸介质中T-403塔不锈钢填料腐蚀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某化工厂PTA装置氧化单元系统中铁离子含量增高,已影响到氧化反应效果,严重威胁稳定生产,分析认为铁离子主要来自T-403溶剂回收塔316L不锈钢填料的腐蚀.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金相显微镜等现代物理和化学分析检测手段,观察了从T-403塔取出填料的微观形貌,测试分析了所用填料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元素分布,对比了未使用和已腐蚀填料的金相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变化,研究分析了不锈钢填料的腐蚀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不锈钢填料发生了严重的局部腐蚀,腐蚀形态为晶间腐蚀和小孔腐蚀.填料发生腐蚀后,强度和硬度明显降低.测试分析结果证明,贫铬导致晶间腐蚀,Br以及不锈钢钝化膜局部破损造成蚀孔.原填料质量存在问题,不锈钢填料的含碳量未达到超低碳316L不锈钢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制备具有抗菌性和抗腐蚀性的医用不锈钢,通过离子注入方法,在镀有TiN薄膜的医用不锈钢317L上注入银离子,用振荡平板法测试了其对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E.coil)和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抗菌率;用电化学腐蚀方法检测了薄膜在Hank's模拟体液中的耐腐蚀性能;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俄歇电子能谱(AES)分析了薄膜的结构特征和各元素的深度分布.结果表明,当离子注入剂量接近饱和注入剂量时,样品的抗菌性能最强,但其抗腐蚀性相应下降.  相似文献   

17.
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金相及俄歇电子能谱分析研究了碳钢离子注入Y,Cr元 素在海水,HF,H2SO4+H3PO4中的耐腐蚀改性作用.结果表明:稀土Y注入后 使碳钢耐水溶液腐蚀性能提高;Y,Cr复合注入使碳钢表面产生钝性,局部诱发小孔 腐蚀;Y在表面注入层均匀富集产生的非平衡态合金化作用是耐蚀性提高的主要原 因;注入过程中高能离子轰击引起的表层微观结构变化对耐蚀强化起着一定的作用; Y,Cr复合注入合金化的耐蚀改性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低温盐浴渗氮对Custom 465钢耐蚀及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Custom 465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耐磨性,分别在440、480和520℃对580℃时效后的样品进行了2 h的盐浴渗氮,使用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工作站、球盘式摩擦磨损仪、表面轮廓仪、扫描电镜等设备,研究渗氮温度对Custom 465钢表面物相、硬度、渗层显微形貌、耐蚀性及耐磨性的影响. 随着渗氮温度升高,耐蚀性逐渐降低,但表面硬度增加,520℃处理后表面硬度增大到1240 HV,较未处理试样的400 HV明显上升,渗层厚度达到22μm. 440℃渗氮后表面物相为氮在马氏体基体中过饱和的α'N ,点蚀电位降低约60 mV;480℃时有少量CrN相析出,引起点蚀电位降低约180 mV,同时磨损体积下降约43%;520℃时CrN相的含量明显升高,自腐蚀电位降低约70 mV,无明显的稳态钝化区,磨损体积降低82%,减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检测热轧态347H不锈钢、固溶态酸洗347H不锈钢和固溶处理态347H不锈钢在3.5wt.%NaCl、5wt.%H2SO4和5wt.%NaOH腐蚀介质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绘制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固溶处理对347H不锈钢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wt.%NaCl腐蚀介质中,固溶态酸洗347H不锈钢表现出最佳的耐腐蚀性,而固溶处理会降低热轧态347H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在5wt.%H2SO4腐蚀介质中,通过1 160 ℃固溶处理2 h,347H不锈钢的耐腐蚀性有所提高.在5wt.%NaOH腐蚀介质中,热轧态347H不锈钢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和其他状态的347H不锈钢相比要小一个数量级,因此,热轧态347H不锈钢更耐5wt.%NaOH腐蚀介质的腐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