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不同装药结构条件下爆炸能量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波的界面透射和反射理论,分析了爆炸能量的传递规律,探讨了不同装药结构(耦合装药、空气不耦合装药、水不耦合装药)对爆炸能量传递的影响,并建立了上述三种装药条件下传递给岩石的爆炸能量计算公式。通过分析表明炸药与岩石的波阻抗、装药不耦合系数以及不耦合介质的可压缩程度是影响爆炸能量传递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炸药破碎岩石能量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爆炸动力学理论和岩石断裂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岩石破中的能量平衡问题,并给出了炸药破碎岩石能量利用率的计算方法。理论分析表明,平均爆破块度随岩石的单位表面能的增加而增加;计算结果表明,炸药破碎岩石能量利用率仅占炸药总能量的百分之十左右。  相似文献   

3.
以爆炸动力学理论和岩石断裂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岩石爆破中的能量平衡问题,并给出了炸药破碎岩石能量利用率的计算方法,理论分析表明,平均爆破块度随岩石的单位表面能的增加而增加,计算结果表明,炸药破碎岩石能量利用率仅占炸药总能量的百分之十左右.  相似文献   

4.
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在不添加猛炸药和高能燃料前提下研制出一种配方简单、成本低、作功能力高的高效二号岩石乳化炸药,其性能指标达到1号岩石乳化炸药标准要求。重点阐述怎样选择乳化剂和乳化助剂对高效二号岩石乳化炸药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硝酸铵膨化技术是一创新技术,创新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硝酸铵自敏化,硝酸铵自敏化的提出是对国内外传统方法的突破。实施自敏化的技术途径是硝酸铵的膨化,其实质是表面活性技术在粉状炸药中的应用,是一个强制析晶的物理化学过程。文章重点讨论了硝酸铵膨化机理及膨化硝酸铵的技术特征,显示其独特的优点。硝酸铵膨化技术主要应用是岩石膨化硝铵炸药,给出了岩石膨化硝铵炸药的爆炸与物理特征数据,并与其它工业炸药做了比较。同时也推广应用在煤矿许用型炸药中。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石油类文献中岩石波阻抗(简称波阻抗)使用单位比较繁杂、混乱的问题,依据GB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并利用波阻抗定义公式和量的数学运算法则,推导波阻抗的量纲和单位,给出了波阻抗在MKS制(MKS unit system)、CGS制(CGS unit system)及SY/T 6580—2004波阻抗的标准单位,指出了一些石油类文献用波阻抗量的定义式中密度和波速的导出量单位直接定义波阻抗单位的不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7.
岩石爆破的破碎块体大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岩石组成的层次结构及其力学特性,分析爆炸载荷下岩石破坏的物理本质;探讨岩石爆破中的炸药爆速及装药量对岩石破碎块体尺寸及爆破引起围岩损伤区变化的影响;指出岩石爆破中正确选定炸药品种和确定单位体积炸药消耗量是控制岩石破碎块体大小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指出根据爆破目的合理控制岩石破碎块体大小有助于减少爆破引起的围岩损伤.对岩石爆破工程中正确进行装药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碎屑岩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及岩性解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碎屑岩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的分析,认为地震纵波速度变化主要受储层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控制,导致地震波阻抗在纵向及横向上的有规律变化。沉积作用主要表现为岩石粒度、分选和泥质含量等的变化;成岩作用则主要表现为压实作用、压溶作用和胶结作用等的强度。采用传统的分层波阻抗单一门槛值法仅能解决纵向上的阻抗变化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更为合理的"门槛值体"法。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对反演得到的波阻抗体进行准确而精细的岩性解释,尤其是对于解决因沉积作用造成的阻抗平面变化而引起的砂体解释的不确定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台阶爆破破碎岩石抛掷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采用量纲分析法确定破碎岩石抛掷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借助高速摄影系统与台阶爆破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破碎岩石抛掷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破碎岩石抛掷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炸药单耗、最小抵抗线与炸药量的关系(W3/Q)和不耦合系数,抛掷速度对炸药单耗最为敏感,W3/Q与不耦合系数次之;高速摄影图像显示,当爆破作用时间为0.5 ms时,台阶自由面岩石出现位移,当爆破作用时间为2.0 ms时,在爆炸应力波作用下,台阶自由面出现裂缝,破碎岩石的运动形态可分为鼓包运动阶段与抛掷运动阶段,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阶段;炸药单耗、W3/Q、不耦合系数与抛掷速度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抛掷速度随炸药单耗的增加呈指数函数递增,且存在临界炸药单耗使破碎岩石的抛掷速度出现激增,抛掷速度随W3/Q、不耦合系数的增大呈幂函数递减.  相似文献   

10.
利用LS-DYNA对深孔水压爆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了水介质不耦合的深孔正反起爆以及不同炸药等因素对岩石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向起爆的深孔爆破效果优于正向起爆,有利于自由面附近岩石的破碎,并且延长爆生气体压力作用时间约10%;梯-黑炸药对岩石同一位置质点的径向位移比TNT高出11%,炸药的能量越高,对岩石的破碎效果也越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矿井建设中难度最大的立井深孔爆破掏槽新技术,本文运用近代岩石爆破理论和应力波理论,分析了几种因素对爆破区应力场分布的影响,从而提出了一个可计算深孔分段或分阶爆破掏槽的三维应力场与破碎区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一个国外工程实践证明,其计算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有较大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破碎岩体中隧道爆破的爆破效率,并做到最大限度降低爆破对隧道围岩的损伤,有效保护隧道围岩稳定性,对破碎岩层中的隧道爆破装药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炸药品种选择,装药量确定,装药结构,以及周边眼起爆方法及相应的参数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低爆速炸药进行爆破,并针对所用炸药品种进行爆破参数确定,采用空气柱间隔装药,周边眼实行隔炮眼分段起爆,并进行相应周边眼参数设计等有利于获得良好的爆破效果.本文方法对加快隧道施工速度,同时降低爆破引起的隧道围岩损伤,有效保护隧道围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平面药包的最佳间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矿山剥离、场地平整以及建(构)筑物基坑开挖等露天爆破中,为了充分利用炸药能量将岩石松动或抛掷到一定区域,并确保底板满足一定平整度要求,按照爆破技术设计和工程质量要求,需要设计平面布药结构.本文通过在施工现场进行的大量小型模拟实验,对平面药包间、排距与爆破漏斗的开口面积、可见深度、爆岩的抛掷距离和堆积形态等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平面药包间、排距满足一定范围时,爆破漏斗的可见深度较小,而开口面积和抛掷距离最大,爆堆形态较好.平面布药结构存在一个有利于抛掷堆积的最佳间、排距.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耦合装药结构与不同介质耦合装药结构的定向断裂光面爆破效果,得到最佳装药结构,从而解决工程爆破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华泰煤矿为工程背景,采用4种装药结构,分别通过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工业实验对水-空气耦合、水耦合、空气耦合和水不耦合进行巷道围岩的爆破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实验结果证明,在华泰煤矿采用水耦合爆破,可使围岩或预留岩面的完整性、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爆破载荷条件下围岩损伤范围与裂隙扩展行为问题,以云南红河州咪的隧道爆破开挖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与室内模型试验分析方法,以Froude比例法建立爆破载荷作用下裂隙发展试验模型,分析爆破载荷作用下围岩试样的动态力学与裂隙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通过对空气间隔装药孔壁压力计算得到应力波作用下裂隙范围计算公式,同时基于爆生气...  相似文献   

16.
基于爆破理论,借助ANSYS/LS-DYNA数值模拟软件,对岩石中双炮孔爆破裂纹扩展过程进行模拟,进而分析岩石爆破破坏机理和裂纹扩展特点。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模型、参数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可行;孔间裂缝首先在炮孔壁产生,沿炮孔连线扩展并逐渐向连心线中心贯通;结合理论分析,得到了相邻炮孔的合理间距为40~70 cm,孔间裂缝贯通效果较好,随着炮孔间距的增大,孔间裂缝越难贯通,爆破效果越差。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结果吻合较好,这种方法可以为爆破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非线性显式动力分析程序ANSYS/LS-DYNA建立水下钻孔爆破数值仿真模型,在考虑水体重力作用下,对不同起爆方式和不同堵塞材料下水下岩体钻孔爆破效果进行分析,分别得出压力时程曲线图、速度时程曲线图和竖向应力时程曲线图。结果表明:不同起爆方式、不同堵塞材料作用下岩石的爆破效果不同,且在不同部位其爆破效果也受到起爆方式和堵塞材料的影响,但在单一堵塞材料的作用下对于破岩效果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尤其在岩-水接触面位置,水材料堵塞和炮泥材料堵塞作用下,两端起爆使得岩体爆破产生的应力扰动较为均匀,整体爆破效果好。因而在实际工程中要依据爆破重点选取不同起爆方式和堵塞材料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爆破漏斗试验为对象,建立基于H-J-C(JOHNSON_HOLMQUIST_CONCRETE)损伤模型并考虑岩体拉伸损伤的拉-压动力损伤本构模型,运用LS-DYNA软件,在构建动力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研究爆破漏斗的形成过程,分析岩体的动力损伤特征,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理论和试验的结果相符,拉-压损伤动力模型可较好地反映岩体的动力损伤特征;通过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揭示爆破漏斗形成机理和岩体的破坏形式;自定义的岩体拉-压损伤模型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条形装药接触爆炸对金属靶板作用的断裂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条状爆炸载荷局部作用于金属矩形板的断裂效应 .基于矩形板在局部爆炸脉冲载荷作用下的塑性动力响应 ,提出了断裂临界判据 ,得到了靶板达到临界断裂点时所需的冲量准则 ,并对照条形装药不同位置处的冲量计算式 ,计算出靶板达到不同断裂毁伤等级时所需装药量 ,实验验证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用该结果可对金属靶板的爆炸断裂效应研究或抗爆分析及工程实际运用结果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