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过程和要素两个层面着手,分析了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构建了包含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投入、产出、环境、过程、结果这五个一级指标的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模型,模型不仅包含了下一级指标对上一级指标的影响评价,而且还考虑到了下级指标之间的互相影响,符合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中各要素之间互相影响而不相互独立的实际情况,并且所得的研究成果又助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郑国雄 《太原科技》2015,(2):7-8,13
文章讨论了广州市如何在产学研环境下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区域创新体系,并在分析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以及广州市产学研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广州地区构建产学研特色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利于整合创新资源,加快科技创新进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难以协同的问题。而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效果关键在于创新知识在组织内部和之间转移绩效,所以应从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认知维度、界面协调四个方面探索研究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为走出协同困境提供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创新科技》2020,(3):1-11
复杂的市场环境促使集群企业通过开展外部性的创新合作来提高技术竞争能力,而与大学及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正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合作形式。具有分工式生产和集聚式创新特点的产业集群,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提供了实现的条件。首先,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演进过程。然后,结合"集群环境"概念的提出,对集群环境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运行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结构。接着,结合学术界关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本质是知识协同和知识增值过程的论断,提出了集群环境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解释。最后,构建了理论模型,并对集群环境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5.
政产学研协同科技创新体系是一种合作创新的新模式,其应用有很好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从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产生的背景出发,阐述其在科技创新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构建协同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性并就其概念与内涵进行解析。阐述当前我国政产学研协同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明晰协同科技创新各主体在该体系中的作用,并提出政产学研协同科技创新体系的不同模式。  相似文献   

6.
运用DEA-Tobit两步法,以江苏省10个主要制造行业为样本,对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所选行业中有一半产学研合作是相对有效的;R&D人才投入力度、技术资金内部投入力度、产学研合作各方关系紧密程度和政府支持力度四个因素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长生  刘殿兰 《广东科技》2012,21(18):39-43
“十一五”以来,广东以“大科技、大开放、大合作”理念,实施了省部院产学研合作、重金延揽世界一流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大力发展新型科研机构、选派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颁布全国首部自主创新地方法规等举措,努力构建开放型国际化的区域产学研合作新体系,从而显著提升了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当前区域性农业院校面临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产学研联合创新体系”的现实问题,可采取构建学科-专业-产业链、构建科研与教育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主动服务企业生产、依托校企联合多形式培养人才等举措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构建的本质是合作关系的形成和稳定,以嵌入性理论为基础,通过嵌入性层次解构,建立涵盖微观、中观和宏观影响因素的"认知嵌入-组织嵌入-社会嵌入"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构建模型。从认知、组织和社会三个层次分析创新网络构建的路径,认知嵌入、组织嵌入和社会嵌入对合作关系的构建具有直接影响,且三种嵌入可以通过合作行为和信任间接影响合作关系形成和稳定,重复性合作行为及信任直接影响产学研合作关系构建,三种嵌入性之间存在交叉影响,共同作用于合作关系形成。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合作创新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内涵、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探讨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机理,并提出产学研合作体的运行机制、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产学研相结合发展道路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相结合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教育发展道路,就要准确把握高校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切实提高对产学研相结合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构建高校“学为核心,产研助学”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完善高校参与产学研结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从博弈双方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出发,在研究纯市场行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基础上,引入政府行为,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描述了具体的演化路径及影响因素.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初始状态影响系统演化的方向及速度,系统演化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协同创新的投入成本、额外收益、政策支持力度及惩罚机制等对演化路径产生重大影响.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化动力来自系统内部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竞争使系统不断趋于非平衡,是系统演化的首要条件;合作关系则使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某些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支配着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整体演化.建议政府从建立合理的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创新风险分摊机制,优化职能等方面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两个时代”即“科教兴国”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共存的大时代背景中,面临这样的时代高等学校必须着力深化教育改革、优化学科结构、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和建立高校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景德镇陶瓷学院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高等教育必须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服务,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号召下,发挥自身优势,以创新平台为载体,积极促进产学研结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了一定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结合是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目前,江苏省产学研结合主要包含高校、科研院所和地方政府结合,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结合两种模式。苏南地区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在跨区域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各地政府、企业群策群力,联合攻关,一个个科技共享平台正在日趋完善。本刊就苏南三市构建“产学研结合”创新体系进行了深入采访,以期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从而提升整个地区的创新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今日科技》2011,(9):27-27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南湖区科技创新工作将围绕建设“江南水乡现代田园城区”,全力构建“五彩南湖”,以建设创新型南湖和浙江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核心区为目标,搭建起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的合作交流平台,构筑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发展的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科技与经济更紧密地融合,解放和释放科技“第一生产力”,多年来,广东不断坚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创新科研机构的发展加大产学研合作,以搭建各类创新平台等举措实现改革与发展。在广东产学研合作工作推动下,在广东大手笔引进创新科研团队的促进下,一个个创新平台和研发机构在此落地生根、萌芽创新、茁壮发展,并成长为辐射带动广东科技创新的新兴力量——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广东实施“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产物”和重大“成果”,这一颗颗闪耀的“新星”正以燎原之势,照亮南粤大地。  相似文献   

18.
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青岛科技大学坚持在产学研合作中发现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逐步探索出一条“产学研协商定计划、产学研融合强能力、产学研转化育氛围”的三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高校产学研结合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我国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几种模式,基于河南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的实例,提出河南省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的提出,电子科技大学加快了与地方和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为了能给产学研结合工作提供更好的平台和基础,学校联合广东省科技厅、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立了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简称“东研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