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意境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迪审美解悟是意境审美价值之一。结合诗词实例,从流连美景的意境,叙写情事的意境,直抒胸臆的意境三个方面阐述了意境启迪审美解悟的具体表现形式,指出意境启迪审美解悟是基于造境倾情抒发敏锐观察思考及欣赏与之共鸣互动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诗词的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然而,意境不仅仅表现在诗词上,其也是评价山水画好坏的重要标准,意境是山水画创作的灵魂,中国画创作的创新就是意境上的创新;本文针对画的意境作一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3.
意境理论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演进历程众说不一。本认为,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是意境理论的孕育时期;唐代是意境理论的诞生和发展时期;意境理论的成熟和定型,主要在宋朝严羽、明末清初王夫之二人身上得以体现;而王国维是意境理论的总结和终结,同时又是现代美学意境理论的开启。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美学的诗歌意境理论史上,司空图的地位无人能比。他是诗歌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就他的整个理论来讲,他像前人一样认为意境是诗的本体,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界定了意境的内涵,开创性地划分了诗歌意境的类型。这三方面奠定了他在中国关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重要美学范畴。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审美意象。中国新诗作为从中国古代文化中生长出来的异质文化,在呈现纷繁意象的同时,缺失了古典诗歌天人合一的意境美。朦胧诗在将意象化语体进行到底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反意境化倾向,但艺术上的反意境并不能阻止他们心灵上对意境的深深缅怀。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从意境要领的来由出发,从历代学者对于“意境”的看法中归纳出对于“意境”的独到见解。接着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中国抒情诗歌意境的创造手法。  相似文献   

7.
公园雕塑越来越被城市广泛使用,大有方兴未艾之势,但是,粗制滥造、败坏人们对雕塑审美趣味的现象出现了。既不考虑环境,也没深刻立意,更无雕塑意境。通过对城市公园雕塑的欣赏,详细说明雕塑在环境中的意境以及雕塑意境产生的条件,提出应该如何欣赏雕塑中的意境。  相似文献   

8.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文章从对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境界和意境的比较入手,探析了意境形成的主客体原因,指出意境是情景交融中产生的“空间效应”美感,也是诗歌读者心目中的“再生性形象”。  相似文献   

9.
本试图从本视角鸟瞰意境研究领域中诗歌意境向度上的研究盲区,认为意境具有语义模糊、语象有机统一和未定点多三个基本特征,并兼论意境范略理论渊源于先秦儒道两家对本语义层和语象层的基始认识。  相似文献   

10.
反意境说与反意象说以反传统美学的意境和意象理论的面目,分别伴随着朦胧诗与新生代诗登场,前者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后者追问个体的意义。由意象、意境、反意境、反意象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到审美观念随时代变化,当代中国形成了以大众审美观念为主流,多元审美观念并存在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刘晓明 《科技信息》2009,(28):I0142-I0142
合理的唐诗翻译流程是一个宏观微观结合的双层次框架结构。唐诗的最大特点是凝结于诗句中的语言和文化的集合体——意境。意境在英译的整个流程中应保持整体传递,不可分割。因而,意境是唐诗翻译的单位。为了原汁原味传递唐诗的意境,翻译语言手段应该杂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诗词是古典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的瑰宝。意境是诗词的核心和灵魂,成为评判诗歌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在翻译中,如何将源文本中的意境重构到目标文本中去成为一个难题。本文试图从意境的完形生成来探讨意境的重构以及译者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秦志 《科技资讯》2009,(31):166-166
意境是中国文学艺术领域特有的东西,而散文电影中的意境更是独特。散文电影运用电影所独有的语言语汇,将观众带进一种特定的意境氛围之中。  相似文献   

14.
魏娴 《科技咨询导报》2008,(10):184-184
意境源自中国,它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演变,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本文旨在简单的梳理意境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展示意境理论发展的独特脉络。  相似文献   

15.
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意境美的表现是丰富的、多方面的。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对于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形成健全人格都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纳兰词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形成这种感染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探析了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纳兰词凄婉意境的营造艺术。笔者认为纳兰词营造凄婉意境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善写凄清迷离之境,词境意蕴隐曲;二是善用细节小景刻写优美意境和孤寂之情。这二个方面相互交融,相辅相成,构成了纳兰词的凄婉意境,增强了纳兰词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意境是从中国诗词和绘画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文艺理论,强调情景交融、神思妙悟。意境的重要审美特征是以实写虚、虚实相生,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阅读有意境的作品要运用形象思维能力,展开想象和联想,着重体悟它的余味、余意,才能得到最大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8.
评析众说自成一体①《意境》评介王友胜关于意境问题,我与夏昭炎先生有过一次长时间的晤谈,我们谈得很投机,彼此有比较近似的认识。或许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夏先生将他新近出版的专著《意境》(岳麓书社1995年5月版,下称夏著)送给我,嘱托我谈点体会。老实说,我...  相似文献   

19.
影视音乐意境欣赏是欣赏的主体——欣赏者与欣赏客体——影视音乐二者之间的高度融通。通过分析影视音乐意境要素及其表现作用,欣赏过程中主客体的融通方法来探寻影视音乐意境的欣赏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作“澄清精致”、“浑厚闲雅”的艺术特色正是得力于他的禅学修养,相当程度上在于不仅创造了意境,并且变化为禅境,更从意境的空灵向禅意的空幻发展,把意境巧妙、高度统一于禅境,从而在诗歌艺术上自成风格,价值独特,传诵千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