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已建立的INDO级别上的最大重迭对称性分子轨道方法计算得到的密度矩阵和分子中各原子净电荷,求得分子的最大键级杂化轨道,进而研究了C-N核自旋偶合常数,所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一致,结果表明我们建立的理论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Gaussian 03程序包中的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对未掺杂、电荷掺杂和C l掺杂的聚吡咯、聚呋喃、聚噻吩进行几何全优化,并对它们的几何结构、自旋密度、自然键轨道(NBO)、前线轨道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电荷掺杂能使聚合物键长趋于平均化,其极子分布几乎遍及了整个分子链而C l原子掺杂对聚合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与C l原子相邻的C原子上,极子分布局域在C l原子附近的大约7个碳原子上,掺杂能够明显增强π电子共轭性,降低能隙,从而增强导电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第一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分别研究了铝、硅和磷原子掺杂碳纳米锥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进而研究其场发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与纯碳纳米锥相比,铝和硅原子掺杂对其场发射性能的提升意义不大,磷原子易于掺杂在碳纳米锥顶部,引起其费米能级附近最高占据分子轨道明显提升,功函数和离化能降低.计算结果表明,磷掺杂碳纳米锥体系是较好的场发射材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从头算方法,在4-31G基组水平上,对系列平面S-N环B-N环分子(包括实验上已知的分子和未知分子)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得出了它们的平面稳定构型,根据Mulliken重迭布居,原子净电荷和轨道布居讨论并比较了构型相似的S-N环B-N环分子的电子结构,揭示了富电子环与缺电子环成键情况的实质不同,以及B、S、N原子上加H对的稳定性影响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从头算方法,在4-31G基组水平上,对系列平面S-N环、B-N环分子,包括实验上已知的分子和未知分子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得出了平面稳定构型。根据Mulliken重迭布居,原子净电荷和轨道布居讨论并比较了构型相似的S-N与B-N环分子的电子结构,揭示了富电子环与缺电子环成键情况的实质不同,以及B、S、N原子上加H对环的稳定性影响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4-31G基组水平上对S3N2^2+、S3N2^+、B3N2^2+、B3N2^+离子进行了几何全优化,从优化几何、Mulliken重迭布居、原子净电荷等角度分析了这四种离子的电子结构,结果发现S3N2^2 和S3N2^ 电子结构相差很大,而B3N2^2 、B3N2^ 却很相似,产生此差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硫氮环与硼氮环离域π键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法,全优化计算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化合物的平衡几何构型和成键特征,用前线轨道能级和组成以及前线电子密度等参数,探讨了ZDDP的润滑机理.研究表明ZDDP的活性元素为2种位置上的S元素,ZDDP与铁摩擦副作用最可能的断键位置是S-P和P=S键.随后S-P和P=S键的断裂,S及分解产物继续与铁摩擦副表面反应,形成由多磷酸盐和铁的硫化物组成的反应膜,从而有效地降低摩擦磨损.计算结果与摩擦学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采用6-31+g(d,P)基组,用Gaussian03对孤立条件下的手性α-丙氨酸分子结构特性进行理论计算.首先优化了三种α-丙氨酸分子的可能构型,进行了红外振动频率计算,由此得到三种稳定构型,而后由能量最低原理确定了α-丙氨酸分子最可能的构型.再由手性分子的空间结构特点,得到其对映体的结构,并进行了结构优化.最后在B3LYP/6—31+g(d,P)水平上,对α-丙氨酸分子的一对对映体进行了VCD谱与前线分子轨道的计算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利用离散变分方法和DMol方法,研究了氧对体心立方铁中[100](010)刃型位错上扭折电子结构的影响,计算了杂质偏聚能、原子格位能、电荷密度及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扭折对氧原子有捕获效应,氧进入体系后引起电荷重新分布,铁原子的4s4p轨道失去电子,氧原子2p轨道和铁原子3d得到电子,氧原子的2p轨道与近邻铁原子的3d4s4p轨道之间杂化,使得它们之间的成键有较强的方向性,有可能使材料韧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以并六苯环石墨烯带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及6-31+G(d)基组,对该模型进行了分子轨道分析和频率计算。通过轨道分析得出了分子轨道能隙和轨道密度;经过频率计算得出模型的红外和拉曼光谱并说明了振动光谱中出现强峰的原因;最后与加氢并六苯环比较,对并六苯环石墨烯带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以苯甲酸(BA)为目标物,研究了几种变价过渡金属离子对于UV/PMS去除污染物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o2+和Mn2+对于BA的去除没有影响;而Fe2+和Fe3+明显地强化了BA的去除。UV/PMS/Fe3+体系中BA降解的假一级速率常数大于相同条件下UV/PMS、UV/Fe3+、Fe3+/PMS三种体系中BA降解的假一级速率常数之和,说明UV/PMS和Fe3+之间存在协同作用。此外,Fe2+强化UV/PMS去除BA的效果好于Fe3+,这是由于Fe2+能够迅速还原PMS产生自由基,同时生成Fe3+。最后,研究了铁离子的两种不同类型络合剂磷酸盐和草酸对UV/PMS/Fe3+去除BA的影响。磷酸盐和草酸均抑制了铁离子对BA去除的强化作用。但是,在草酸存在的条件下,UV/PMS/Fe3+对于BA的去除效果仍好于UV/PMS。因此,在实际应用中,UV/PMS与铁离子的组合可能会提高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扩展到f轨道计算的INDO程序,对轻稀土的石墨层间化合物(REGIC)进行计算,从原子净电荷和Mulliken重叠布居讨论了稀土在REGIC中的电子结构和成键特性,并与碱金属、碱土金属石墨层间化合物(AGIC、AEGI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稀土与碳层间主要是离子键,且稀土带钢电荷,而碱金属、碱土金属石墨层间化合物听金属带正电荷,同时在REGIC中,稀土与碳层间还有共价成键作用,而AGIC和AEGIC中则没有。  相似文献   

13.
用半经验AM1方法和密度泛函B3LYP方法研究了扶手椅型(5,5)单壁硼氮纳米管和臭氧的1,3-偶板环加成反应,采用Bemy梯度法优化得到反应的过渡态,并进行了振动分析确认,计算结果表明,O3在SWBNNT(5,5)的1,2和1,3键上的加成反应为一步反应,1,2加成反应的活化势垒较1,3加成反应的低11.02kJ/mol,从动力学角度解释了1,2加成优于1,3加成的原因,还讨论了产物的能带结构和导电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不同铁含量、不同序列长度及分布的聚(苯乙烯──丙烯酸)铁配合物(SAAC·Fe)。考察了铁含量,序列长度分布和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发现在Fe/COOH摩尔比为0.20时催化活性最高;当ASS+SSA=0.330,SSS=0.341,SAS=0.241时,SAAC·Fe显示最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