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张杰  刘美萍 《科技信息》2009,(20):I0347-I0347
随着高层建筑在城市中不断地增加,作为高层建筑中的一种主要形式,剪力墙结构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剪力墙结构中,连接与墙肢的梁称为连梁。连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又很大等特点。本文将提供连梁设计的几点建议,并且讨论连梁设计时的配筋计算。  相似文献   

2.
剪力墙连梁对剪切变形十分敏感,结构设计中常常出现连梁超筋的情况。在介绍连梁设计要求的基础上,从连梁超筋的处理、连梁的构造措施两方面探讨了如何避免连梁超筋情况的发生,以保证连梁的构造要求。  相似文献   

3.
连梁具有跨度小、截面大,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大的特点。剪力墙中连梁的设计原则即“强减弱弯”。本文主要阐述了高层建筑剪力墙中连采抗震设计的几个问题,仅供广大同行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峰  张旭 《科技促进发展》2010,(8):143-143,142
在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墙肢与框架柱的梁称为连梁。连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又很大等特点。一般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下,连梁的内力往往很大。本文主要介绍了在高层建筑中,剪力墙连梁设计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框架-核心筒结构剪力墙连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ATWE和ETABS程序对框架-核心筒结构采用3种不同连梁设计方法(强连梁、弱连梁和双连梁)时的结构整体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得到了周期、振型、层间位移数值及基底剪力等结构动力特性随连梁截面变化的规律.从核心筒剪力墙空间整截面共同工作性能、核心筒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核心筒抗扭刚度及连梁具有良好耗能性能等4个方面综合分析,得出剪力墙连梁应优先采用强连梁和双连梁,一般不应采用弱连梁,并给出了确定合理连梁截面尺寸的一般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6.
方伟丽  王珂 《奇闻怪事》2009,(8):178-179
本文通过对高层剪力墙结构中连梁的工作和破坏机理的分析,讨论剪力墙结构中连梁设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连续化方法分析带刚性连梁的双肢剪力墙结构,按实际受力将刚性连梁的作用分布在其影响范围内,推导出墙肢内力、连梁内力的显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唐永清 《科技信息》2011,(35):I0316-I0316
在剪力墙结构设计中,连梁是对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和承载力影响较大的构件。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剪力墙连梁的工作原理及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的分析,提出了在设计时应该按照“强墙弱梁”原则设计开洞剪力墙,并按照“强剪弱弯”要求设计连梁,并讨论了连梁的截面特性计算、承载力计算和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构件连梁在地震中起到了一种耗能的作用,对减少墙肢内力、延缓墙肢屈服有着重要的作用.介绍了连梁的变形及破坏,即延性破坏和脆性破坏,指出了使连梁设计满足强剪弱弯的原则时所必须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联肢剪力墙的一种新型连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连梁的受力机理和破坏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连梁对双肢剪力墙受力性能的影响,阐述了已有的连梁结构体系,为解决高层建筑双重体系中RC剪力墙及RC核心筒体刚度过大、延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新型连梁结构体系——带钢—混凝土组合连梁。  相似文献   

11.
已有试验研究表明,对角、菱形混合配筋的小跨高比洞口连梁的抗震性能优于普通配筋连梁,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配筋方式.由于这种小跨高比连梁属于非伯努利区,正截面受力不符合平截面假定,传统的弯曲理论已不再适用,为此,通过运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进行模拟分析,对连梁内部钢筋的应力分布规律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确认了所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模拟这类连梁钢筋应力分布规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劲性钢筋混凝土连梁的性能与计算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单调和反复加载下的高层建筑联肢剪力墙劲性钢筋混筋土连梁作了试验和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研究。在分析劲性钢筋混凝土连梁的受力性能时,考虑了混凝土开裂、受拉硬化、混凝土和钢材的本构关系和粘结滑移关系等。通过研究查清了劲性钢筋混凝土连梁的破坏形式和受力性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劲性钢筋混凝土连梁的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带刚性连梁的双肢力墙及其结构控制性能,首先,介绍四种形式刚性连梁的试验研究即普通钢筋砼刚性连梁、劲性钢筋砼刚性连梁、带摩擦滑动节点的钢筋砼刚性连梁以及带钢支撑摩擦滑节点的刚性连梁。由于具有良好度、刚度以及强震后易修复的特性,带钢支撑摩擦 动节点的刚性连续最适用于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两种不同方式配筋连梁的剪力墙受力分析,阐述了采用斜向加筋连梁能提高双肢剪力墙抗震能力,有利于地震区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鉴于传统连梁在震时破坏后修复比较困难,近年来部分学者研究在连梁的跨中设置可更换耗能部件,使其在中震或大震时耗能,震后便于修复更换.本文基于ABAQUS有限元程序,建立一片带可更换连梁的大比例双肢剪力墙试件的精细有限元模型,阐述了其材料本构模型和建模过程,对其进行精细仿真分析.计算与试验结果均表明,可更换连梁能够将破坏位置集中在保险丝,而且模拟的初始刚度和峰值承载力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模型可较好地预测试件各部分的屈服顺序,该模拟方法对类似联肢剪力墙结构的数值模拟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 Modificd Compression-Field Theory 和三组基本方程(平衡方程,相容方程,本构方程)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连梁的受剪特性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推导出跨高比小于2. 5的剪力墙连梁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公式的适用条件。为完善规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考虑设计中常用的刚度折减,比较了几种比较实用的连梁方案如普通混凝土连梁、钢骨混凝土连梁、双连梁等的最大承载力、延性、施工方便性等,指出各种连梁的适用条件,保证其具有较好的延性和承载力;对于新型的双连梁方案,通过ETABS软件建立模型,对双连梁与普通连梁内力进行分析研究,证明其能较明显的降低连梁的内力,保证承载力满足要求.通过本文的分析,为高层建筑中能够选取合理连梁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曹爱群 《工程与建设》2011,25(3):348-350
框架剪力墙结构足高层建筑中的常用结构,文章通过工程实例,从结构布置,计算方法,设计参数取值以及剪力墙连梁设计等阐述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带可更换连梁的新型联肢剪力墙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可更换连梁,在连梁中部设置耗能部件,地震时塑形变形集中在耗能部件(可更换段),震后方便更换,非更换段在地震作用下不屈服.介绍了可更换连梁的设计方法,并对带有可更换连梁的新型联肢剪力墙和传统联肢剪力墙进行了时程分析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小震作用下,可更换连梁没有屈服,对墙肢提供约束,在中震和大震作用下,可更换连梁屈服,其塑形变形集中在可更换段,非更换段保持弹性;与传统联肢剪力墙相比,新型联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显著改善.最后,提出了新型连梁变形与层间位移角的关系,为可更换段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一种安装在剪力墙连梁中部的连梁软钢阻尼器.为了满足不同的耗能需求,对阻尼器构造尺寸进行调整,使其具有多级耗能的效果,并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连梁软钢阻尼器各项性能及其多级耗能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连梁软钢阻尼器耗能性能优良,可以根据单个全域屈服型耗能元件性能参数组合叠加的方式,计算出连梁软钢阻尼器的性能参数;多级耗能连梁软钢阻尼器的初始刚度和级数由中间约束钢板的孔洞直径和个数确定;在全域屈服型耗能元件数量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不具有多级耗能效果的连梁软钢阻尼器,多级耗能连梁软钢阻尼器具有初始刚度较低的优点,并且两者的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在加载后期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