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发展理念是发展战略的理论出发点这一认识,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和全面发展4 个阶段,对发展理念的历史演进和基础设施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国发展战略的体系拓展和结构优化过程,阐明"创新驱动发展"本质上是"全面创新驱动全面发展",路径机制的核心是以制度创新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基础机制是"人才驱动",有5 个基本趋向:深化人才战略价值导向,明晰创新人才评价标准,拓展人才要素市场化水平,调整人才结构区域布局,提升人才政策系统性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的要求,文章首先界定了人才国际化的内涵和有关要素,综合当前人才国际化评价的系列指标,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人才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从纵向、横向对比等方面分析上海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程度奠定了初步基础.本研究将为上海市提出后疫情时代上海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的应对举措提供分析工具,为"十四五"期间上海科技创新人才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论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原则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现行高校人才培养评价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确立正确的人才评价观,把握创新人才培养评价的基本原则,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4.
何建春 《今日科技》2014,(10):28-28
<正>主编观点:宁海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出台科技政策,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孵化器和创新平台搭建、产学研合作和创新体系建设、专利申请保护等方面下功夫,有效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显著,有力地推动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极大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发展。科技进步综合评价创历史最好成绩日前,浙江省2013年度县(市、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揭晓,宁海县科技进步综合评价在全省90个县(市、区)中位列第8名,创历史最好成绩。近年来,宁海县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为主线,  相似文献   

5.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人才创新资源的聚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人才创新的重要性,创新人才提供城市创新驱动基础、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营造城市创新文化环境。以美国波士顿、匹兹堡和我国深圳、杭州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案例分析创新人才的作用,提出了:政府提供人才创新的政策支持和保障,高校承担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输出,企业最终通过创新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共同构成人才创新的完整通道,实现人才创新资源的有效聚集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人才创新资源的聚集模式。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培养创新型体育人才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调研,构建培养创新型体育人才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教学过程、教学队伍、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体育特色和创新人才特色7大一级指标及其7大一级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7.
借鉴冰山模型对胜任力的分类,将企业创新型技术人才价值分为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显性价值包括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和创新成果;隐性价值包括创新品格、创新动机和创新潜力.基于文献研究和深度访谈结果,选取21个创新型技术人才价值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计算权重,运用TOPSIS法评价创新型技术人才价值,并通过MATLAB软件实现评价过程,建立企业创新型技术人才价值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能够有效评估企业创新型技术人才的要素价值和综合价值,可以为企业创新型技术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激励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从层次分析法(AHP)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具有三个层次的结构,每个层次都有相应的评价指标。与第三个层次指标对应的还设计有一个可测量指标层,可以实现评价模型与可测量数据的分离。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成长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针对目前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局限性,提出高校在构建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时,要在实施创新教育、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建立创新基地、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等方面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0.
我国越来越注重创新驱动下的高质量发展,为此出台了众多高技能人才政策,以便为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足够的高技能人才.基于政府竞争、政策工具等理论视角,借助回归检验、空间计量等技术,探究了高技能人才政策工具强度的空间溢出规律,并探讨了高技能人才政策工具强度对城市技术创新影响的中间机制.数据分析表明,高技能人才政策工具强度通过提升城市高技能人才数正向影响其创新发展水平.空间计量分析表明,城市高技能人才数的增加具有空间集聚性特征,且高技能人才政策工具强度对新增高技能人才数也有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