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善斌  覃勇军 《科技信息》2010,(30):I0260-I0261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静态场智能监控系统,用于重要区域的智能视频监控领域。该系统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智能模式识别技术及视频监控技术进行了融合,通过监控现场摄像机分时采集若干帧的视频图像,以此建立场景边缘模型,通过计算机视觉的自适应识别算法分析被监控现场的实时图像资料,并根据相应模式处理被监控现场的异常状况,从而实现重要区域的智能监控。  相似文献   

2.
蓝牙技术作为一种热门的无线网络技术,以低成本、短距离的无线连接为基础,能取代电缆将一定范围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快速互联。本文分析基于蓝牙技术的单片机与计算机无线通信系统,分别从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详细讨论了实现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这给当今的智能监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设计了一个用于机动目标视觉跟踪的嵌入式系统,实现了系统的小型化与智能化.系统硬件采用ARM+DSP双核结构的处理器作为主控制器;软件部分采用粒子滤波方法作为目标跟踪算法,文章介绍了粒子滤波算法的基本原理及本文中的实际应用,并给出了系统的目标跟踪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传统测绘行业测绘数据不能实时绘图、实时成像、数据和图像的快速整合建模等问题,设计了基于 Web 平台,集树莓派、嵌入式微处理器和智能移动平台于一体的全景激光测绘系统。该系统使用激光雷达作为对测绘区域的数据采集工具,利用 NRF24L01 无线收发器和 Wi-Fi 模块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运用树莓 派和 STM32 微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用户可使用 Web 客户端对图像和数据进行查询。系统利用智能移动平台测量数据,于网络平台实现数据存储,并实现了测绘数据的快速建模与成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既能完成测绘区域点间距、局部面积、全面积测量,历史数据重建及全景图像滚动显示,又能在强光、无光、山地和隧道等苛刻环境条件下低功耗稳定运行。该系统结合软件算法和用户友好操作界面,提高了在工程建设中解决定向、测距、测高问题的时效性,同时增添了图像与数据实时融合的测绘手段,极大地减少了装机量和测绘周期。  相似文献   

5.
智能设备高昂的设计费用和庞大的计算资源需求成为在便携式、低功耗设备上实现深度学习算法及其应用的主要障碍.文中基于树莓派平台,借助Intel的视频处理器(V PU)低功耗加速模块,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残差特征提取模块CNN模型的实时人脸检测系统.结果表明,相较于单纯使用树莓派CPU进行计算,文中方法在视频流中检测人脸和人脸关键点提取的实验中分别实现了18.62倍和17.46倍的加速,在便携式设备中实现快速、实时、在线的人脸检测和特征点提取成为现实,同时为使用便携式、低功耗设备运行深度学习算法提供了一种确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双音多频技术的智能报警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基于双音多频技术的智能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各部分的硬件组成以及系统主要算法的实现.硬件设计包括红外对射电路、双音多频电路和AT89C2051单片机电路的设计.软件部分给出了防雷击算法设计、短路报警设计和断路报警设计.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稳定性,可以获得良好的报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周立民 《科技资讯》2011,(21):119-119
PLC是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快速发展的智能控制系统,采用合理的PID算法能实现系统的快速设计和自动化控制。在蓄热式加热炉中,通过采用PLC控制系统完善空气和燃料的配比,实现系统的稳定控制,可以形成较好的燃烧效果,有助于降低能力损耗,保护炉腔内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8.
系统以树莓派3B+开发板、Arduino开源电子平台作为硬件基础,设计通信协议,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将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信息上传至云平台进行数据交互.用户可远程登录树莓派,从摄像头获取实时的视频图像数据.系统可自动收集锅炉蒸汽信息,实现智能搬运系统的集成和控制、远程监控等功能.设计的智能搬运系统具有稳定性高、搭建方便、易于推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一个基于无线传输的单片机控制智能温室监控系统,针对传统温室有线测控系统移动性差和难以安装维护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nRF2401的无线温室测控系统。该系统能实现实时采集温室参数信息。该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设计,结合有线和无线通讯技术,将从机的采集信号实时传送计算机,经过数据比较处理,发送控制命令系统实现低功耗的无线测控系统,完成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子的实时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0.
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基础,利用色彩与阈值相结合的分割算法将端面目标从复杂的背景中分割出来,运用形态学处理方法实现端面边缘的快速检测,通过边界追踪算法提取连通区域的边界长度来实现棒材的计数.该系统较好地解决了粘连和堆叠棒材的准确计数问题,实时性好,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基于单目视觉的智能小车循迹运动控制技术。方法通过HQ7620数字摄像头采集路径信息,采用快速OTSU自适应阈值算法获取路径引导中心线,计算并获得小车移动方向和速度控制参数,用PID算法对小车的舵机和直流电机进行闭环控制。结果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以MC9S12XS128单片机为核心控制模块的智能循迹小车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智能循迹小车能够沿预设的引导线快速而稳定地行驶。结论设计方案简单可靠,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可应用于小型智能自主移动机器人的视觉导航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基于单目视觉的智能小车循迹运动控制技术。方法通过HQ7620数字摄像头采集路径信息,采用快速OTSU自适应阈值算法获取路径引导中心线,计算并获得小车移动方向和速度控制参数,用PID算法对小车的舵机和直流电机进行闭环控制。结果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以MC9S12XS128单片机为核心控制模块的智能循迹小车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智能循迹小车能够沿预设的引导线快速而稳定地行驶。结论设计方案简单可靠,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可应用于小型智能自主移动机器人的视觉导航控制。  相似文献   

13.
行人检测技术是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问题,在现代智能监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随着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技术的发展,基于监控视频的行人检测算法不断被提出。由于现有的行人检测算法受到光照、视角、尺度、姿势以及部分遮挡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行人检测仍然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该文针对现有行人检测算法在处理复杂背景以及尺度变化等情况时存在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梯度方向直方图与级联支持向量机的行人检测算法。时空梯度方向直方图用于描述行人的外观特征和运动特征,通过对外观特征、运动特征进行融合,采用级联支持向量机算法对行人检测器进行训练,最终得到分类效果好的行人检测器,实现更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课堂签到存在作假及浪费上课时间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课堂指纹签到智能管理系统。系统由指纹终端、服务器和管理软件组成,各组成部分在同一WiFi网络内以Modbus TCP协议完成数据传送。指纹终端用STM32F103ZET6控制,服务器通过运行MySQL数据库来对信息进行存储,管理软件分为学生版和教师版。学生将指纹与身份信息事先录入系统,签到时对两类信息同时进行验证,确保签到真实有效。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实现录入、签到等功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防伪性。  相似文献   

15.
从传统机器视觉系统的概述入手,介绍了智能相机机器视觉系统的特点、组成,从硬件、软件两方面给出了智能相机机器视觉系统的开发思路;智能相机机器视觉系统的开发,主要利用实验室开发平台来仿真工业生产线,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结果表明:该开发平台完全可以移植到工业生产线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一个能够模拟工业现实环境的机器视觉缺陷检测软件平台,用于工业自动化和计算机图像学的教学工作,便于学生掌握工业机器视觉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处理流程,掌握数字图像的各种算法及其应用场景。方法在对机器视觉缺陷检测系统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使用Python 2.75和Opencv 2.4构建系统的软件模块。结果与结论该平台能够实现相机配制、图像获取、图像标定、图像处理、分析统计等工业缺陷检测全过程,并将计算机图像的相关理论教学融于实践教学过程,对于提高学生课堂的互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各种图像处理算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信号采集与信息处理一体化是当今信息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学科组在图像、语音信号处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以盲信号分离和计算机视觉为主攻关键,已经完成了一系列自适应信号处理快速算法、实时三维信息获取与重构方法的研究,成功研发了语音增强系统、嵌入式机器视觉系统软硬件开发平台等,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系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推动了智能信息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签到方式耗时且繁琐,文章研究并实现了一个基于互差跳跃算法的签到系统。该系统使用百度地图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获取签到者位置信息,基于中位数的互差跳跃算法判断签到者所在位置是否正确。算法以中位数附近一定范围的互差均值作为基准,以相邻数据互差与基准的比值作为异常门槛系数,根据系数值对已签到用户位置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从而确定用户的真实出勤状态。该系统目前已应用于某高校课堂考勤,实际应用效果证明该系统拥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满足签到需求,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校园智能考勤系统是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校园智能考勤系统利用成熟的互联网技术,采用学生的智能手机分批扫描智慧教室考勤主机的加密信息,任课老师"零操作",学生自动完成考勤。系统采用动态密码广播、智能防作弊定位算法、智能签到逻辑算法、自定义短信令通信编码等新技术,克服了传统信息化考勤系统存在的问题,出色完成考勤不排队,不拥堵,不易作弊,GPS定位准确、不依赖教室有线网络和无线WIFI,建设成本低,实用性强。该信息化考勤系统产生的大数据是当今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学生行为管理、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大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手工签到耗用时间长、数据统计复杂、数据量大不便于保存,不适合大范围、人数多的签到场合,没有信息发布与推送功能。基于移动终端的网络签到系统通过无线网络使服务器与具有Android操作系统的终端设备相连,在终端设备上进行签到,签到数据同时上传到服务器的数据库,提高了签到的效率,保证教学、会议等综合性大型聚会场所的快速签到,便于数据统计和存储,同时该系统还可以实时的进行网络查询签到,终端设备可以获取服务器推送的各种信息,及时获得通知通报。对基于移动终端网络签到系统在校园课堂签到应用的系统设计、开发实现方法、实施步骤进行了总体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