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刚 《奇闻怪事》2007,(9):24-24
一次作文公开课,我上的是“作文与联想”。课上,我是这样给学生出题的:我的手从纸袋里拿出一个红苹果,先让学生观察。接下来是我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这个苹果好吗?”“好。”“想吃吗?”“想吃。”课堂一下活跃起来。我指着苹果说:“没这个‘优’字商标可能市场上只卖五角一个,  相似文献   

2.
从天文地理的角度对蒙山顶峰观日出海上的季节与日期进行了计算研究。通过计算知,在蒙顶是可以看到日出海上的,且可能看到日出海上的日期多达220多元,但由于受地貌和天气双重因素的影响。在蒙顶实际可见到日出海上的日数仅剩98天,即在蒙顶实际能看到日出海上的季节为冬至及其前后。  相似文献   

3.
邓月花 《奇闻怪事》2005,(11):38-38
参加学校的优质课比武,感受颇深。我上的是“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在最后一个环节“质疑问难”中,有一个学生提出:“小数是谁发明的?”我一听,愣住了,在备课时,看到过这个问题,想给学生介绍,但怕教学内容又难又多,没时间讲这个问题,所以就没有去记忆;再者已经快下课了,我还没布置作业呢。于是就对学生说:“这个问题网上有,你上网去查查吧。”就这样我完整地上完了一堂课。  相似文献   

4.
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读了一篇很“残忍”的日记。这篇日记是一老师“推荐”给我的,题目是《给青蛙做“手术”》。日记中写道:  相似文献   

5.
王亚宜 《奇闻怪事》2006,(11):26-27
那还是在我教高二上册的一节英语课上。做完了一个单元剩余练习后离下课还有几分钟,我放了一首英语歌曲让学生们欣赏。听完后,我便问他们:“Have you ever heard this song?”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Yes.”我吃惊于他们的异口同声,就问:“Do you always listen to English songs together?”原来是班里的一名学生会唱好几首英语歌曲,经常在班会或晚会上给大家唱。于是,我很想知道这个学生是谁呢?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竟是我带的这个班上英语成绩差得几乎能倒数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1.教学中的实例:三年前.我接手高二的一个普通班,有一名学生的化学成绩不断上升,直至超过“奥赛班”所有同学。大家向他讨教学习方法时,他说:把学的和练的经常在脑子里悟一悟,时间长了就有了“悟性”.学习化学就不难了。同学们可能没理解,也可能不相信,于是他们向我求教。但我一时没有找到有关、陪性”的理论,无法向同学们解释,只好叫这个学生给大家讲自己如何“悟”的,  相似文献   

7.
定位与系统     
2003年12月27日,我在杭州朝辉新城设了一个办公室,开始定位做今天这个生意。然后就拿一张地图开始“分地盘”,沈老师(沈涛磊)在浙江,我在江苏。怎么开始做?我首先沟通我的太太,“你就当我出去当3年兵,这3年我将会很少回家,我将把中国各个城市当成家。”因为我很清楚,做这个生意必须具备的两大资产,第一就是时间,第二就是人脉,如果我把这两个资产分配得很好的话,我就会做得很好,所以我第一个沟通的就是她。我相信,这个生意是做给别人看,而不是说给别人听的。  相似文献   

8.
割草的男孩     
《科技智囊》2009,(12):I0046-I0046
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 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相似文献   

9.
“给我”加动词,用于祈使句,有两种意义:“为我”、“替我”;表示说话人意志,加强命令语气。其中,后一个意义上的“给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在一定程度上已虚化为语气副词;它只能在祈使句中出现。从句法、语义、功能的角度对后一个意义上的“给我”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10.
《青年科学》2010,(1):39-39
从前有一个有趣的家庭,家里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每个人”,二儿子叫“任何入”,最小的儿子则叫“没有人”。一天,父亲从外面归来,带来一枚芳香四溢的苹果。每个人说:“爸爸,把苹果给我吧,我可想吃了。”父亲将苹果给了每个人。  相似文献   

11.
陈保忠 《科技信息》2011,(17):157-157,187
汉语普通话的命令标记“给我”因语法化而发生语音缩合成为一个词。在具体的方言天长话中,由于命令标记的“给我”的语音缩合,频繁使用,类推到所有的“给我”的组合上,使得各种意义的“给我”都发生了缩合而成为一个词.同时也类推到天长方言中表示给予义的“把我”上,“把我”也发生了同样的语音缩合。  相似文献   

12.
孩提的时候,妈妈曾给我出过一道题:一个桌子4个角,砍掉了1个角,还有几个角?我搬着指头一数,肯定地说:“还有3个角!”“真笨,”妈妈慈祥地笑了。她在桌子上画了一条线让我看:“这样砍下1个角,不就成了5个角了嘛。”  相似文献   

13.
陈诗哥  思源 《世界博览》2023,(10):30-35
<正>认识这个世界,有很多种方式,文学和科学当然是其中重要的方式,一个无法否定另一个。多年前,应中科院的邀请,我以童话作家的身份去给一群理工科的研究生做一场报告。讲座开始时,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做一张桌子,需要什么?”大概问题过于简单,研究生们面面相觑,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过了一会儿,有一位研究生小声地说:“木头啊。”我说:“很棒!要有木头,还需要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马旻 《科学世界》2009,(8):86-87
精神病院的早晨,办公室里医生们正在忙碌,一位病人走进来说:“我要叫大家提倡环保,教育其他人。”医生问:“怎么提倡呢?”病人答:“我要叫大家把地上的废纸拣起来,我的袖子就是抹布,我一抹,桌子就干净了;我的衣服就是拖把,我在地上一滚,地就干净了。”过了一会儿,再看到这个病人,他的手里拿着一些垃圾,边走边唱:“我的手是垃圾手啊。”这个病人即典型的躁狂症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特殊的礼物     
赵颖 《奇闻怪事》2006,(11):32-32
刚开学没几天,“三八”节前夕,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一天在一年二班上课,一个小男孩忽然跑出来兴奋地说:“老师,送你一件礼物。”我小声告诉他:“下课再说。”但没几分钟,他又跑出来神秘地塞给我一张纸。  相似文献   

16.
亚洲名称的由来……亚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它的名字也最古老。全称是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其英文名为Asia。相传亚细亚的名称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爱琴海以东的地区泛称为“Asu”,意即“日出地”;而  相似文献   

17.
晚学后,发现一向疯玩的儿子显得有些心事重重,我耐心等待他来向我倾诉。终于他开1:3对我说:“妈妈,我难过。” “怎么了?”我不解。“今天王老师报字母给小朋友默写,许多人都得了一百分,王老师奖给他们肯德基姐姐送的玩具,就我一个人没有。呜呜--呜--”说着他竟然大哭起来,而且越哭越伤心。  相似文献   

18.
牛刀小试     
木子 《小学科技》2011,(5):14-14
Nono:Key,你知道浮力吗? Key:嗯,科学课上老师说过。 Nono:我来给你表演一个“浮力魔术”吧。  相似文献   

19.
一、修补逻辑漏洞1、《野草、立论》(鲁迅)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婴,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一个说:“这婴儿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婴儿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说:“这婴儿将来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痛打。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说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我愿意既不…  相似文献   

20.
杨静 《科技信息》2008,(36):261-261
一、“士兵突击”在学生中的影响 2007年11月的某一天,我和一名学生短信聊天,当问到她现在心目中的偶像人物时,这个平日里衣着嘻哈,头发像男孩,手里不停发短信的女生,在回答的短信中给我打出了“许三多”这三个字,我一头雾水,以为又是一个港台歌手的名字,后来一问才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