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韩福勇  吴阳东  王永成 《广东科技》2014,(12):226-227,242
研究了利用除杂后酸蚀刻废液与混合碱液反应制备氧化铜,然后利用氧化铜制备电镀级硫酸铜的工艺,探讨了pH和温度对合成氧化铜的影响,pH值和降温时间对硫酸铜产品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符合行标(HG/T3592-2010)电镀级硫酸铜优等品要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2.
制备条件对Raney Cu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旋铸法制备了快速凝固Cu33.5Al66.5合金。描述了新型Raney Cu催化剂在制备时的抽提工艺、抽提温度、抽提时间、碱液浓度及合金组成等因素对其结构特征和二乙醇胺脱氢氧化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较优化的催化剂制备参数:采用改进的制备途径,合金铝铜比为2,抽提温度为80℃,抽提时间2h,碱液浓度为20%NaOH;所制备的Raney Cu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催化剂重复使用26次后,亚氨基二乙酸的转化率≥95%。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膳食纤维制备工艺及物化特性,以独尾草(Eremurus chinensis Beib.)肉质根加工品(石参)为研究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确立了酸碱法制备石参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其优化后的基本工艺参数为原料颗粒直径0.3 mm,碱液浓度0.58 mol/L,碱液料液比1∶10,碱液浸提时间88.93 min,碱液浸提温度58.56℃,酸液浓度10%,酸液料液比1∶10,酸液浸提时间60 min和酸液浸提温度61.44℃;此条件下的理论得率为15.65%。  相似文献   

4.
研究制备小尺寸且具有特殊形貌的纳米氧化铜具有重要意义.通常采用水热法或者普通电炉加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铜.不同的分散剂对微小粒子的分散具有不同的作用.采用微波加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铜,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分散剂对制备得到的纳米氧化铜的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加热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制备出纳米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用动物软骨制备硫酸软骨素粉的工艺改进方法,提出了用稀碱液捣碎提取、胰酶消化、乙醇沉淀后直接离心分离的工艺操作技术.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缩短制备周期,提高了硫酸软骨素的得率、纯度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桑蚕蛹甲壳素及壳聚糖的提取与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以提蛹油和蛹蛋白后的蚕蛹壳杂物为原料,采用改进工艺提取蛹甲壳素和制备蛹壳聚糖.研究了脱乙酰基时碱液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制备蛹壳聚糖的理化性质影响.结果表明,改进工艺不仅生产周期短,蛹甲壳素得率高,而且蛹壳聚糖的粘度高、分子量大,比虾、蟹壳的壳聚糖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用溶解单质硫法制备高稳性多硫化钠蒸煮药液的技术,包括多硫化钠蒸煮药液受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率、硫化钠浓度和碱液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高稳性多硫化钠蒸煮药液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时间30min,搅拌速率100r/min,以及尽可能高的硫化钠浓度;添加稳定剂A,可减缓碱液对多硫化钠的分解作用。  相似文献   

8.
超细氧化铜粉体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沸腾回流沉淀转化法制备出了超细均匀的氧化铜粉体.研究了初始pH值、反应物浓度、模板剂及加热方式等对超细粉粒径大小的影响.获得了制备纳米级氧化铜颗粒的最佳反应条件.利用XRD和TEM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9.
利用化学沉淀法结合功率超声技术制备了纳米氧化铜粉体和非晶态纳米氢氧化铜粉体,用X射线和透射电镜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各参数对制备过程和产物的影响,并探讨了功率超声的作用机理。所得产物纳米氧化铜粉体和纳米氢氧化铜粉体呈球团状,平均粒径分别为24和46nm。  相似文献   

10.
以牡丹籽为研究对象,采用碱液去皮,以牡丹籽出油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碱液种类、碱液浓度、加热时间、加热温度等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并选取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碱液去皮各因素对牡丹籽出油率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碱液浓度、加热时间、加热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9%、加热时间5 min、加热温度80℃,此时,牡丹籽出油率达到83.61%。  相似文献   

11.
采用沉淀法制备出不同元素掺杂的纳米氧化铜,以硫化氢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不同元素对纳米氧化铜除臭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RD表征技术进行了晶粒尺寸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铁、锌和铈掺杂到纳米氧化铜中,提高了纳米氧化铜的除臭活性,且随着掺杂量的不同,活性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当Ce/Cu物质的量配比为6/100时,硫化氢的穿透时间最长可达360 min,与纳米氧化铜相比较,除臭活性可提高40%以上;而锌和铁元素的掺杂,仅使纳米氧化铜的除臭活性提高20%左右.XRD测试表明,元素掺杂对纳米氧化铜的晶粒尺寸影响不大,且未发现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水热法以铜纳米线为模板,过氧化钠为氧化剂对铜线侵蚀,氧化生成了海参状氧氧化铜纳米颗粒,对氢氧化铜进行加热原位脱水得到海参状纳米氧化铜;讨论了改变反应时间和加入表面活性剂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对产物分别用XRD、TEM和FESEM进行表征;利用海参状氧化铜修饰铜基片制备电极,并通过循环伏安曲线进一步探讨了其对葡萄糖溶...  相似文献   

13.
廖娜  尚德建 《科技信息》2011,(36):I0012-I0013
本文采用了一种非常简便的湿化学法制备氧化铜纳米材料,该方法以铜片为衬底,在不用任何模板和催化剂的情况下生长出了大量的氧化铜纳米梭。通过对样品的XRD(X射线衍射)测试、SEM(扫描电镜)图像表征,证实了样品确实为氧化铜,并且为了获得更好的场发射性能,对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制备出了带刺的氧化铜纳米梭,经过对两者的场发射性能比较发现,带刺的氧化铜纳米梭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样品的场发射性能。  相似文献   

14.
甲壳质乙酰基脱除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甲壳质和壳聚糖的制备方法。着重研究了碱量、质量分率、反应时间及温度对甲壳质乙酰脱除率的影响,得到了甲壳质的乙酰基脱除规律和需要的最佳实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影响因素均有一个最佳范围,实际生产中应加以控制,其中以碱液质量分率和反应温度对乙酰基脱除的影响最大,试验还证实,制备壳聚糖分离出的浓碱液可以循环使用,以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甘蔗渣制备木质陶瓷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报道了以甘蔗渣为原料 ,采用混合后热压再烧结的全新工艺制备木质陶瓷的研究 ,并对其密度、气孔率、强度、电阻率等性能进行了测试 ,对其性能特征、形成机理及规律进行了分析。初步展示了原料配比、酚醛树脂浓度、温度等参数对整个制备过程及木质陶瓷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了通过该工艺用甘蔗渣制备木质陶瓷的可行性 ,为木质陶瓷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和空间。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双氧水体系微蚀刻废液综合利用的工艺流程,以微蚀刻废液、粗制氧化铜及碳酸钠为原料,经过中和、偏钛酸吸附除铁、混合反应等工序,制备碱式碳酸铜。实验表明:偏钛酸能有效去除微蚀刻废液中的铁杂质,最佳吸附时间为1h,1L废液中偏钛酸的加入量为250g。制备碱式碳酸铜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采用反应母液为底液,反应温度为70℃,pH值为8.5,洗涤次数为3次。此工艺能有效综合利用微蚀刻废液,制成的碱式碳酸铜产品符合HG 3-1075—77中规定的化学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制备钻井泥浆助剂腐植酸钾KHm的新工艺,该工艺改变传统方法,采用KOH与NaOH混合碱液代替KOH溶液,并通过改变KOH与NaOH混合液配比的方法,控制KHm中K^+的含量,从而达到降低KHm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试验对竹原纤维进行碱处理,研究碱液浓度、温度和处理时间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碱处理前后竹原纤维纵、横向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碱液温度对竹原纤维强度性能影响较大,碱液浓度对纤维细度和伸长率的影响较大;竹原纤维碱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液温度20℃,质量浓度7.5g/L ,处理时间90min ,此时纤维强度稍有下降,伸长率和细度不匀率明显改善,提升了竹原纤维可纺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中空球状氧化铜,并研究了该氧化铜对甲基蓝的吸附过程.深入探讨了甲基蓝的初始质量浓度、吸附剂氧化铜的加入量、吸附介质的pH值和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H值为5.0~8.5时,吸附效果较好;升高温度将加快吸附速率,缩短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利用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对吸附过程进行拟合,得出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氧化铜对甲基蓝的整个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和自重力弥散燃烧法混合法,探讨了制备空心式标量微球质以及铁氧体相弥散的轻质磁性特细混合粉末的制备过程,讨论了空心式特细微球混合工艺对制备材料的混成、微观结构特别是微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