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哲学学者认为,直觉的多样性和敏感性对“把直觉作为证据”的传统哲学方法论构成了严重威胁。传统方法论捍卫者则指出,哲学研究同时依赖于直觉和论证,而论证能够为最终哲学判断的可靠性提供保证。最近一项实证研究发现,论证并不像后者所预期的那样能够对直觉产生影响。不过该实验在材料的选取和被试数据的收集上存在着两个明显不足。在改进了这两处不足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论证是能够对哲学判断产生影响的,但论证发挥作用要以一定程度的哲学训练为前提。该结果为传统哲学方法论提供了新的辩护角度,也为哲学专家技能的讨论带来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兴起的实验哲学对哲学学者直觉的可靠性与优越性发起了挑战,进而对传统的哲学研究方法提出了质疑。在工程、医学和弈棋等专门领域,专家身经百战,往往具有胜人一筹的直觉;在哲学领域,哲学学者的专识直觉是否同样优于常人呢?本文对源于实验哲学的这一挑战进行分析,指出现有的实验哲学研究尚不足以全面否决哲学学者专识直觉的可靠性与优越性;哲学学者专识直觉的优势或可体现在经由长期的逻辑推衍、论证构建、另类观点构思和反思平衡等思维训练所产生的特定类型直觉中,这是当前实验哲学研究并未予以充分重视和探索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当代分析哲学普遍使用的概念分析、思想实验和反思平衡等论证方法最终都诉诸直觉作为证据。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实验哲学追问并反思直觉的合理性及其限度。在直觉问题上,证据论和取消论是当前最为流行的两种立场。两者虽不乏洞见,但都因过于保守或太过激进而有失偏颇。笔者认为,一种值得提倡的观点是直觉的限定论。这种立场既能捍卫直觉作为证据的合理性,又能提供直觉合法使用的边界。  相似文献   

4.
关于虚拟世界的哲学论争,无论其逻辑起点如何,都步入了一个技术思辨误区。实际上,虚拟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嵌入到人类生活的社会文化系统之中,带来了社会关系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为此,虚拟世界研究的方法论应该从技术思辨转向社会哲学,即在实证基础上对虚拟世界进行形而上的建构。从社会哲学的视野来审视虚拟世界中的一些哲学问题,是有待拓展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对直觉(Intuition)的关注一直是西方哲学的重要维度,传统观点把直觉看作知识的重要基础和评判标准,直觉方法更被看作是哲学特有的优先方法。但是"直觉是什么?直觉是否具有证据意义?以直觉为方法的传统哲学是否合理?"三个问题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它们构成了当前哲学界尤其是知识论领域直觉探讨的焦点。基于当前自然主义与传统直觉辩护者在这些问题上的争论,论文认为传统直觉观点的核心问题是过分解读直觉的可信赖性,而过强的自然主义则威胁到了哲学的自主性和权威性。主张采用一种"最低限度的"自然主义来维系二者之间的张力,从而尝试为哲学提供经验的基础,同时丰富哲学论证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赖尔对Knowing-How和Knowing-That的区分受到了斯坦利和威廉姆森的批判,两人的主要靶子是赖尔构造的一个用来反对"理智主义神话"的无限回溯。赖尔用的是归谬法,斯坦利和威廉姆森误解了这一点,以为中断了这个无限回溯就是反对了赖尔。在关于Knowing-How的思辨性研究遇到关键性难题时,本文采用了实验哲学的方法,用蕴含哲学问题的小场景来调查常人的哲学直觉,以此来解答关于Knowing-How的哲学问题。实验哲学采用的社会科学方法是传统哲学方法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7.
实验哲学诉求回归哲学传统,如果传统是指古希腊的"哲学-科学"传统,那么"哲学-科学"的背书之于实验哲学既不必要也不充分。实验哲学反对扶手椅哲学,但其经验方法及关于直觉的量化表述在哲学方法论上面临困难,最终招致有关"做实验"还是"做哲学"的质疑。实验哲学反对专家直觉,自我认同为(至少是一种有限的)大众哲学,然而实验及被试的"大众性"并不容易得到证成。  相似文献   

8.
对"自然哲学"事业的共同认知,构成了19世纪之前西方学术群体从事与自然有关的研究和讨论的基础。在英国从中世纪向现代过渡的进程中,自然哲学的研究方法同样经历了一场近代转型。17世纪英国学术共同体在对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代权威的质疑中,逐步确立新的实验哲学的坚实基础,自然哲学家不再局限于不考虑现实状况的纯粹思辨,开始通过实验方法对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现象及背后的规律展开观察和解释。伦敦皇家学会的诞生,正是这种转型过程影响力的有力证明,也是其在数十年发展之后水到渠成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柏格森与胡塞尔一样,坚持“哲学作为严格科学”的理念。这种理念首先表现在柏格森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哲学家;其次,它引导着柏格森“回到事实本身”,并由此在哲学上走向一种“实证的形而上学”。它表现为以直觉为方法和反体系的总体特征。柏格森的这种哲学精神对今天的哲学研究和走向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9):128-132
哲学话语体系是哲学思想和相应知识体系的表现形式。在哲学史上,思辨哲学和实证主义哲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相反的哲学话语体系。广谱哲学在哲学思想、知识体系、表现形式等方面吸取和提升了思辨哲学与实证主义哲学的合理内核,同时抛弃或置换了它们错误的或不合理的成分,形成了有自己独立特色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