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民国时期广东增城荔枝种植面积扩展,荔枝贸易量很大,产值在农产品贸易中仅次于谷米,具有一定的市场发展潜力.虽然当时增城荔枝的生产技术仍以传统的经验种植为主,但广东农学工作者对种植荔枝的土质要求、栽植方法、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气候对荔枝产量的影响、荔枝病虫害的防治、荔枝的保鲜与加工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促进了当地荔枝生产技术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武夷科学》2019,(2):122-126
利用刺吸电位技术(EPG)测定了荔枝蝽4龄若虫在寄主荔枝上的取食行为。结果表明,荔枝蝽在荔枝上取食过程中产生了5 种波形:分别为NP波(非刺探波)、α波(刺探波)、β波(撕裂植物细胞波)、γ波(取食波)、δ波(取食结束波),但对不同品种荔枝没有明显差别,表明荔枝蝽对不同品种荔枝没有明显取食选择性。研究结果对于揭示荔枝蝽及其寄主荔枝之间的互作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漳州荔枝供应链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基于考虑新鲜度因素的修正Shapley值法的漳州荔枝供应链收益分配协同决策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漳州荔枝供应链收益进行分配。该模型考虑了漳州荔枝供应链各主体对保持荔枝新鲜度的贡献,能够激发供应链各主体保持荔枝新鲜度的积极性,使漳州荔枝供应链收益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4.
荔枝种质多样性及其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荔枝种质形成与表现呈多样性.野生荔枝在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地有较广泛分布,其果实性壮与目前栽培荔枝果实性状接近;野生荔枝自然繁殖种质库、栽培荔枝人工实生繁殖种质库和栽培荔枝人工无性繁殖种质库是栽培荔枝品系选育的主要种质来源.荔枝种质还具有适应湿度、温度等生态适应型,其果实发育也呈现单性结实、焦核结实和正常结实等多种发育类型.荔枝种质的可持续发展需从建立不同生态类型的人工荔枝实生保育区、利用生物技术诱变改造以及利用极端环境驯化筛选等方面来促进.  相似文献   

5.
荔枝是华南地区的主要特色水果,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国内外对荔枝果肉的主要活性物质及其健康效应研究较为活跃。详细介绍了荔枝果肉酚类和多糖类活性物质的化学表征及品种分布特征。荔枝果肉酚类物质以原花青素和黄酮类物质为主;荔枝多糖为复杂的杂多糖结构,不同级分多糖的分子量和结构差异较大;且不同的荔枝品种间果肉酚类和多糖类物质的含量有明显的基因型差异,以妃子笑、糯米糍主栽品种为佳。重点就荔枝果肉酚类和多糖类物质的抗氧化、护肝、改善脂质代谢以及免疫调节等主要健康效应及其分子机制进行了阐述。此外,还简要介绍了酚类和多糖类物质在荔枝加工过程中变化特征,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荔枝的精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几年来对龙眼园两种细蛾研究的结果,描述荔枝尖细蛾和荔枝蒂蛀虫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并提出一套防治荔枝尖细蛾和荔枝蒂蛀虫的方法,供生产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国内外荔枝种质资源情况,介绍了中国荔枝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保存情况,综述了近些年荔枝种质资源表型评价、遗传多样性研究、核心种质库的构建等进展,并提出了改进荔枝种质资源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荔枝是岭南佳果,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深圳是荔枝栽培的适宜区,种植荔枝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受“以粮为纲”等左的影响,荔枝生产停滞不前。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后,调动了农民种果积极性,荔枝生产发展迅速。目前,荔枝成为我市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并成为深圳市树。深圳从一九八八年起定下每年的六月二十八日至七月八日为荔枝节,以荔枝为媒广泛开展联谊、贸易、文体活动,为繁荣深圳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土壤地球化学解析揭阳市荔枝种植适宜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享有"中国荔枝之乡"之称的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近年来积极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本研究是对揭阳市的荔枝种植进行适宜性评价,采集了主要种植区的土壤样品及相关的荔枝样品.通过地球化学的实验方法,首先讨论了揭阳市土壤重金属元素对荔枝的影响以及在地质图上的分布状况,整体重金属超标区域较小,因地质背景、工农业、地质矿产等因素导致自北向南共有3块小面积超标区;其次分析土壤主要元素与荔枝品质的相关性和吸收系数,确定荔枝的特征元素为Ca,Fe,Se,P,Mo,并讨论它们的分布,结合地质背景图可知第四系的土壤更适合荔枝的种植;最后分析整个土壤的地质背景.根据上述3种因素,对荔枝种植进行综合适宜性评价,并采用权重计算法,得到最适合荔枝种植的区域位于揭阳市的东部.  相似文献   

10.
荔枝挂果末期荔枝蒂蛀虫防治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荔枝是华南地区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荔枝蒂蛀虫是危害荔枝的主要害虫,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防治费用。探讨荔枝蒂蛀虫成虫的防治指标和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为荔枝蒂蛀虫的科学防治提供指导。【方法】于海口市三门坡镇一荔枝种植园内,采用整株套罩和人工接虫的方法研究荔枝蒂蛀虫成虫的接虫数量与荔枝蛀果率之间的关系,设置无接虫为空白对照组,分析荔枝蒂蛀虫的防治指标与经济允许损失水平。【结果】不同处理组之间蛀果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接虫数增加,荔枝蛀果率也随之升高,最高蛀果率为55.75%。荔枝蒂蛀虫接虫数与蛀果率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3.442x-1.484,R2=0.983 5。【结论】荔枝蛀果率与荔枝蒂蛀虫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防治荔枝蒂蛀虫的平均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为2.27%/株,平均防治指标为0.28对/株。  相似文献   

11.
福建枇杷5种新害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福建枇杷5种新害虫—尖凹大叶蝉、柿广翅叶蝉、伊贝鹿蛾、枇杷麦蛾和蟪蛄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等,供生产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鹬虻科5新种(双翅目:短角亚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湖北省鹬虻科2属5新种。  相似文献   

13.
湖北襀翅目新种及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湖北襀翅目昆虫2个新种及4个湖北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14.
稻草还田对烟草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调查了稻草还田对烟草主要病虫害—烟草普通花叶病、青枯病、黑胫病、根黑腐病、赤星病、烟蚜、小地老虎、野蛞蝓及斜纹夜蛾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过稻草还田的烟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程度明显轻于常规的田块 ,说明稻草还田能明显减轻烟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采自福建将乐县玉华洞内的双翅目眼蕈蚊科昆虫,计四个新种,附插图4幅.  相似文献   

16.
建宁杉奕刺蛾蛹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扩散型指标法测定了建宁杉奕刺蛾 (Phlossa jianningana Yang et Jiang)蛹在杉木林间的空间分布型。研究结果表明 ,其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其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根据 Iwao线性回归关系 ,可得线性回归方程 m* =0 .3935 1.4 0 2 x,属于聚集分布。运用 Iwao的理论抽样数公式参数计算出了在一定精度水平下的理论抽样数 ,并列出了序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17.
尤溪县主要造林树种病虫害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列出了尤溪县主要造林树种马尾松、杉木、毛竹等的病虫41种,并记述了这些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情况。  相似文献   

18.
福州郊区菜用大豆害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福州市郊区菜用大豆田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鉴定 ,结果表明 :为害菜用大豆的害虫有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和双翅目等 3个纲、8个目、30个科、6 0种 ,其中大豆蚜 Aphis glycines Mat-sumura、筛豆龟蝽 Megacopta cribraria (Fabricius)、烟粉虱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豆荚螟 Etiella zinckenella(Treitschke)等为危害该地区菜用大豆最重要害虫 ,应作为害虫防治的主要目标 ;其次为斜纹夜蛾 Prodenialitura (Fabricius)、豆银纹夜蛾 Autographa nigrisigna Walker、点蜂缘蝽 Riptortus pedestris Fabricius、双线盗毒蛾 Porthesia scintillans(Walker)、豆卷叶螟 L amprosema indicata Fabricius等。.同时还研究了菜用大豆田主要害虫的种群消长动态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总结了胭珠蚧属 Porphyrophora Brandt et Ratz.(1933)国内外研究成果 ,发现已记录之 P.ningxiana Yang (1979)和 P.xinjiangana Yang (1979)为 P.sophorae (Arch.,1935)之新异名 ;另新记录 2种 :即 P.polonica(L.,1758)和 P.ussuriensis Borchs.(194 9)及评定 P.yamenica Yang (1979)为 P.hirsutissima(Hall,192 4 )之新异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