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一词多义是普遍的语言现象,也是英语的一大特色。概念隐喻理论指出,一个词语诸多义项不是任意的关联,隐喻是词义变化的重要方式,是词义扩展的重要理据。教师帮助学习者了解多义词的基本意义和隐喻意义之间的关系,学习者对词汇多个义项的记忆将不再是孤立的、割裂的,从而可大大减轻其记忆负担,激发词汇学习的兴趣,促进词汇习得。  相似文献   

2.
原型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多义词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词汇普遍存在一词多义现象,原型理论则对多义词的形成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原型理论解释了词汇的多义化过程,而通过教学实验,发现原型意义有利于多义词的学习。在多义词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多义词原型意义的讲解和意义演变过程的分析,还要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和意识。  相似文献   

3.
介绍隐喻和词汇的概念和关系,分析英语中多义词、复合词及成语等是如何借助隐喻产生的。由此得到启示:在英语词汇习得中应充分运用隐喻知识,重视基本范畴词汇及其隐喻意义的学习,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多义词汇习得,这样学习词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语义理论认为多义结构中的各种意义是不符合客观真值条件的,索绪尔的符号理论认为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是任意的,没有必然、本质的联系.因此,用传统的语义理论无法完整地解释语言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认知语言学从独特的人类认知视角,发现了词义扩展中多义词的各种意义之间存在着理据性,认为一词多义现象主要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英语多义词隐喻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多义词的教学是英语词汇教学的难点之一,而认知隐喻学的研究表明,隐喻是多义词的各义项之间重要的认知理据之一,这为英语多义词的教学提供了崭新的途经。这一新的英语多义词的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如何还有待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本研究以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为对象,对这一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历时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统计结果显示,采用隐喻教学法的实验组的成绩显著高于采用传统的词汇教学法的控制组的成绩。这一结果表明,英语多义词隐喻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对英语多义词的习得,因而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多义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体现出人类的认知规律,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多义词产生的原因,揭示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的认知手段--隐喻和转喻,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韩吉利 《科技信息》2012,(7):410-411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词多义现象在一定的意象图式的基础上,借助隐喻和转喻模式实现的,是由基本词义向其它词义的引申,而且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相互关联。本文以red为例进行探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一词多义现象不仅使我们对一词多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外语词汇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词多义是词汇教学的难点之一。词汇语义学认为多义现象是词义隐喻性延伸的结果,遵循着一定的认知规律。人类认知的隐喻性不仅作用于词汇在同一种词性内的意义延伸,还体现在词类活用方面,且具有一定的共性。本文在概迷了隐喻认知与词义扩展方方面面的关系的同时,吩析了传统词汇教学的弊端,指出将人类隐喻思维的共通规律用于多义词的教和学,不仅可以驱利避害,增强词汇学习的趣味性,提高教学的效率,而且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也是一个启示。  相似文献   

9.
多义词几乎存在于人类所有的语言中,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也不例外。文章尝试探究汉英多义形容词“老”和“old”的词义生成与演变,并描绘出其词义演变轨迹图。研究发现:(1)其产生一词多义的原因是受隐喻作用和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影响;(2)其词义演变轨迹符合“仙人掌发展模型”,但是其产生的隐喻意义种类却不尽相同.因此它们缔造出各自特有的词义演变的仙人掌模型。  相似文献   

10.
空间介词多义网络形成的认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词多义性不仅是一个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在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框架下对空间介词多义网络形成的认知机制进行分析,论证意象图式、隐喻、家族相似性以及原型在空间介词语义生成过程中的认知作用,以揭示人类认知过程的规律性,同时也为多义词范畴的扩展延伸提供一个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The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the implications of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for English polysemy learning and offer some concrete suggestions to apply this theory to English polysemy learning.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结合意象图式和隐喻理论,探究了介词"在"多义性产生的动因和机制,并指出其是以空间处所义为原型而形成的一种呈放射状的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13.
张肖  胡丽娟 《科技信息》2008,(1):269-269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范畴化理论对英语多义现象产生的的原因和机制进行分析,认为一个词的多个义项是从一个原型义项演变过来的,而各个义项是在认知的基础上通过隐喻、转喻而生成的。  相似文献   

14.
多义现象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运用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多义现象生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英汉对应多义词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证了认知共性与个性同样也存在于多义想象之中.这些异同可以分别从认知、文化及语言角度来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英语之“hand”和汉语之“手”的一词多义结构的这一个案的分析对比,发现该词的义项分布在两种语言中基本一致,其词义拓展方式呈辐射和连锁相结合的趋势;且各义项以转喻或隐喻方式为主要纽带,组成了一张多核的相关语义网。该基本人体词的多项语义分布现状反映了人类在不同语言背景下认知和语义发展中共有的思维方式,从而为多义词的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张羽  刘孟兰 《科技信息》2008,(1):186-186
根据认知语义学的理论,隐喻是词义扩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概念隐喻的定义,运行机制的探讨,将该理论具体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当中,分析了如何通过概念隐喻来学习英语多义词,探索培养隐喻意识与英语词义扩展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多义现象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Tyler和Evans(2003)提出的原则性多义模式为研究介词多义性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本文分析了这一理论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其核心体系即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8.
引介"词义透明"这一概念,反证商务语境中英语词义存在的"假性透明"语言现象,并将"假性透明"术语运用于论述一般用途英语词汇对商务英语词汇习得的负迁移。以财富期刊网2 000多个商务英语语词为语料,依据商务英语的特点和学生常犯的错误,将商务英语中容易造成词义"假性透明"的语词分为假朋友、多义聚合和词化表达3类。认为"假朋友"是两种语言或同一语言不同变体中,形式相同,但意义完全不同的词或词组;指出词化表达凸显了商务英语简洁高效的语言特点,但其整体义不是单个词义的累加,应作为商务英语词汇习得显性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多义词在语言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它仅是语言经济原则的结果,更是人类隐喻认知的产物。文章在分析隐喻认知与多义词形成规律的关系及多义词的构成特征与隐喻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类别的隐喻对多义词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