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应激源对621名中学生进行施测,以探讨心理应激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民族、城乡、年级上初中生心理应激源存在显著差异;城乡、留守和非留守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差异;(2)心理应激源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且同学朋友压力因子对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3)广西民族地区初中生心理应激源在城乡和年级上主效应均显著,主观幸福感在民族上主效应显著。为民族地区初中生幸福教育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留守家庭环境对未成年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农村200名初中留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留守家庭中成员间的亲密度和矛盾性是影响学生总体幸福感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多沟通、多见面能提高成员间亲密度,有效解决成员间矛盾,增加留守孩子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胡慧 《科技信息》2011,(5):161-162,56
本文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在了解其社会支持、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基础上重点探讨社会支持与自尊是如何影响主观幸福感,目的在于一方面充实了对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为教育工作者做好初中生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初中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四川南充某中学的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及主观支持、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在主观幸福感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显著;在社会支持及其主观支持维度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极其显著;在社会支持、主观支持上年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地理学视角的主观幸福感研究聚焦于识别地理环境如城市建成环境、社区居住环境等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但往往忽略居民幸福感在微观个体、社区、街道等不同尺度上的系统性差异.同时,以往研究侧重从统计显著性视角识别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缺少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集相对贡献的量化研究.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主观幸福感的居民-社区-街道多尺度统计模型,同时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在微观个体、社区和街道尺度上的差异进行系统建模,并将基于博弈论的Shapley Values方法引入多尺度统计模型,以量化不同影响因素集对主观幸福感的相对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在微观个体、社区、街道尺度上均存在着显著差异,主观幸福感的差异程度排序为个体尺度(约83.9%)>社区尺度(约12.1%)>街道尺度(约4%);居民对社区舒适性的感知作为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集,贡献了约39.7%的模型解释能力,约是个人家庭属性变量组解释能力的3倍.  相似文献   

6.
王奕威  郑小卿 《科技信息》2011,(18):24-24,27
探讨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运用《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Well-Being)对丽水学院2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215名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性别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无显著差异;(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年级差异;(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专业类型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2,自引:0,他引:82  
在运用《国际大学调查》(ICS)问卷(分A卷和B卷),对广州市20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1)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2)个体的社会关系会影响主观幸福感;(3)个体的价值取向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4)性别、个体的家庭经济收入以及个体过去的生活事件等不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心理学家关心的热点.回顾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可以总结出.有关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国内外心理学家先后提出了目标理论、社会比较理论、期望值理论、适应与应对理论、人格与环境交互作用理论;同时,在关于影响主观幸福感因素的实证研究方面,先后提出人格、自尊、早期家庭、生活实践、人际关系等因素,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大体分为内在个体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对未来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罗晓玲 《科技信息》2006,(12):79-81
研究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助于认识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对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构成、测评工具予以介绍的基础上,回顾了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对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包括人格因素、生活事件、健康状况、家庭因素等)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并对该课题今后的深入研究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简要阐述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构成及其特性,并对影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包括生活事件、家庭因素、人格因素、自尊等)进行分析,最后针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产生机制和干预两个方面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西安市下岗失业人员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初步探讨影响西安市下岗失业人员主观幸福感的因素.结果表明,西安市下岗失业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在年龄、经济收入、婚姻、社会支持系统、应对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经济状况、家人的支持等是影响西安市下岗失业人员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学业自我效能量表以及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80名高职学生展开问卷调查,以测量高职学生社会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1)高职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性别差异不显著,而在年级维度上达到显著水平即主观幸福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显著降低;(2)社会支持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对高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等特殊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听力障碍等残障大学生的人数也与日俱增。听力障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对其自身学习和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听力障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发现:听障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女生的积极情绪显著高于男生;独生子女听障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一大二听障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大四学生;城市听障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  相似文献   

14.
探讨苗族成年人在不同变量上主观幸福感的现状以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各影响因素。方法:用人脸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324名苗族成年人进行测查。结果:苗族成年人主观幸福感整体水平较高(26.10±8.349),男性在各变量上的得分高于女性,但只有家庭内支持存在显著差异(t=-1.996,p=0.047)。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及社会支持呈显著相关(r=0.635**,0.625**,0.312**,0.349**,0.366**),婚姻自评和个人收入能预测主观幸福感。结论:苗族成人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但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依然存在,提高主观幸福感,要注意社会支持、婚姻状况和个人收入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420名中职生为对象,考察其主观幸福感以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因素,运用回归分析等统计处理数据。结果发现:(1)中职生应对方式各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解决问题、求助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解决问题和求助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总体幸福感及其各维度,自责和幻想、合理化、退避等可以显著负向预测总体幸福感及其各维度。(2)中职生主观幸福感与归因方式没有显著相关,仅在主观幸福感因子中,忧郁或愉快的心境与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两个因子与情境有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幸福的探讨是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关注的热点。从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研究取向、理论模型和测量等角度,深入研究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趋向,可以为我国主观幸福感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他们身上存在不同程度的主观幸福感匮乏或缺失现象。在分析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善资助体系、加强心理辅导等方面提出了提升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论文基于随机抽样调查所得数据统计出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并从年纪差异、性别差异、学科专业和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分析了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然后,以统计分析结果为基础阐述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客观影响因素。最后,从人格性格、人生观价值观、情绪智力、经济条件、家庭关系、社会支持系统等多个方面全面探讨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9.
王玲 《潍坊学院学报》2011,11(3):141-142,144
目的:探讨高中生总体主观幸福感的一般状况,分析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667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解决问题、求助两种应对方式使用频次高的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使用频次低的学生,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四种应对方式使用频次高的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使用频次低的学生。结论:大多数高中生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是满意的,应对方式是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中学生学校体育评价量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快乐感量表,以1 900名中学生为被试,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处理数据,实证考察中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评价、主观幸福感和大五人格的关系,验证大五人格在学校体育评价影响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中学生大五人格在学校体育评价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中学体育评价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而且还通过神经质、外向性、宜人性、严谨性间接影响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