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语言的使用常常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生作为拥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一个社会群体,其语言的性别差异更赋予了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作者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大学生在词汇使用上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大学生在礼貌用语、社交称谓语、影视流行语、网络用语等方面存在性别差异。通过对大学生语言性别差异原因的分析,指出了语言性别差异对教育的影响,对指导我们大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男性与女性的性别差异是生物性的,遗传性的。而在人类语言及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性别差异则是心理性的、社会性的和文化性的。文章从语音、词汇、语法结构以及言语行为等方面描述了某些自然语言及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性别差异现象,分析了导致这些差异的两种主要因素,一是社会因素,即不同性别在社会中不同的社会分工和社会角色;二是传统文化因素。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自然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既有助于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又对语言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语言性别差异研究一直是社会语言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分工、社会偏见、心理原因和生理方面的原因.性别语言主要在语音语调、词语和句法的选择以及言语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旨在对性别语言差异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作一个简单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语言性别差异研究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语言性别差异研究是近些年在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交叉领域出现的崭新课题,尤其是从社会语言学及心理语言学双重影响下探讨语言性别差异带来的交际模式和自我认同变化的研究已引起广大语言学家的重视。通过对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探讨性别差异在语音语调、词汇层面、话语表达等社会交际方面的表现,试分析男女各自交际模式的不同与变化,从而验证其交际模式的变化受内在自我认同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英语中的语言性别差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同时又是对社会传统和文化的反映。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英语在语音、词法、句法、言语交际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网络交际语言中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性别差异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一直是社会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课题,从最初的描述性记录,到后来的根源性研究,无一不渗透着语言学家们对这一语言社会问题的学术热情。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形式,类似电子邮件、无纸化办公、网络聊天、视频会议等新兴的语言表现形式于我们已不再陌生。在这一语言领域中,是否也存在性别差异,如果存在,它的原因是否与传统语言性别差异原因吻合,差异的层面是否相同,这些便成为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英语语言的性别差异体现在语言层面和会话风格层面.本文从语言层面上(语音语调、词汇、句法等方面)和会话风格上研究语言使用的性别差异,从社会文化方面分析其根源,探索英语会话性别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即了解产生两性会话差异社会文化原因,尊重性别会话特点,促进跨性别交际.  相似文献   

8.
试论英语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美玲 《科技信息》2010,(16):I0136-I0136
男女性别差异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差异,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研究课题,许多研究领域都对它给予了重视。自20世纪60年代始,随着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发展,许多语言学家研究的焦点开始转向性别差异和语言使用的相互关系问题上来,并对性别语言差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性别差异不仅造成社会分工与地位不同,而且直接导致了男女双方在使用语言和会话模式上的差异。本文旨在提出研究语言和性别时,不仅要关心男性和女性在语言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而且应该把性别这个变量放置到更大的语境中去全面客观地发掘性别与语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语言性别差异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活动中。两性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涉及到生理、社会地位和亚文化模式等方面。为避免交际失误,应当正确认识语言的性别差异,培养跨性别交际的意识,从而顺利进行跨性别交际。  相似文献   

10.
性别差异在英语日常言语交际中的体现及社会根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汝娜 《科技信息》2010,(16):I0173-I0173,I0175
性别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社会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语言性别差异现象表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将通过充分的例证,试从语音,词汇使用,话题选择,句法四方面分析性别差异在英语日常言语交际中的表现,分析性别差异产生的社会根源,最后就两性交流过程中增进了解,两性之间形成更和谐的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资平情爱小说中的性爱描写一直是引起学术界批判的首要因素,但从历史语境和当前语境的对比看却可以发现新的意义所在。即张资平的性爱描写与当时个性解放思潮的契合,并且突破了五四以婚姻自主为争取解放的初级模式,揭示了性欲望的自由与婚姻形式的固定之间永恒的矛盾困境,有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和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英语新闻中的性别歧视--对两篇新闻的批评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评语言学认为语言不像人们曾以为的那样是透明的,语言不仅反映社会现实而且参与建构社会现实。我们运用批评语言学的理论工具分析了两篇英语新闻,认为他们表面不偏不倚,但实际上暗含了对女性的偏见。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从"性政治"的角度,对渗透在话语领域的性歧视和性压迫展开批判。无论是英美女性主义还是法国女性主义者,她们都认为女性必须要发明一种属于自己的语言,以此来颠覆男性霸权,进而反抗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当然,这种建构女性语言的主张又具有女性本质主义的局限,女性主义的话语革命还可以在反对性别本质主义的层面上做出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如何避免英文中的歧视性语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歧视性语言是指一个社会中的强势群体把自己视为社会的规范和中心,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毫无必要地或不恰当地指出对方的性别、年龄、种族或民族等,将对方划入某一弱势群体,表示出对其的轻视、冒犯或侮辱.笔者在本文中就如何避免在英文交际的过程中使用歧视性语言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英语语言中的"男女不平等"现象,主要表现在男性词泛化,把女性当作例外,当作男性的附属,以及女性名词的"消极化"倾向,等等.语言上的性别歧视,是个社会问题,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原因,要实现男女真正平等,首先要根除社会上的性别歧视观念.  相似文献   

16.
分析男女两性在英语语体的选择、语音语调、性别歧视等几方面的迥异。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语言在新科技普及使用的大背景下,作为一种尽管已并不新鲜的语言形态,却以其快速的更新、新奇的词汇、个性的彰显等特点广为人们使用。在分析网络语言时会发现:构成网络语言词汇的一个很大部分充满了贬低、侮辱、性暗示、攻击、暴力的词语,这是在赛博空间中语言的生产、诠释过程与现实生活的使用、解读的割裂。人们对网络低俗语言的认识往往有两种迷思:一是“三俗”不堪,二为庶民的权力。大量的网络低俗语言的持久普遍存在和受众的接受交流,说明网络低俗语言除了消极情绪外,同时也存有一种积极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8.
敏感词语指那些可能有意或无意地侮辱或冒犯他人因而需要谨慎使用的词语。英语敏感词语主要包括种族或民族侮蔑语、性别歧视语、年龄歧视语、疾病和残疾歧视语、性取向歧视语和称呼歧视语。高阶英英学习五大词典主要采用用法标签、用法说明和用法插页标示敏感词语的用法限制,而高阶英汉词典主要采用前两种方式。敏感词语的用法标示对高阶英语学习者提高语言敏感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从"性政治"的角度,对渗透在话语领域的性歧视和性压迫展开批判。无论是英美女性主义还是法国女性主义者,她们都认为女性必须要发明一种属于自己的语言,以此来颠覆男性霸权,进而反抗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当然,这种建构女性语言的主张又具有女性本质主义的局限,女性主义的话语革命还可以在反对性别本质主义的层面上做出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语言和身份这一对关系在社会学、语言学等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语言测试在人类历史上经常被作为身份确认的重要手段,比如海外留学、毕业、晋升,甚至能测试性取向。但如何维持测试的公正和客观性以阻止错误的身份认同,还有待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