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今工笔重彩画的兴盛不是对水墨画的否定,更不是回归古代重彩画,而是在当下这样一个心灵和视觉全面开放的时代条件下,对这一古老的表现形式的重新审视、定位和提升。现代重彩画是运用我国传统材料技法与西方材料技法相结合的典范,融汇了东方和西方绘画艺术精华于一体,可以说是集敦煌壁画、传统工笔重彩以及中国民间美术特征与精华于一身的一种当代的具有革新性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画艺术走的是一条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对文化精神的再研究和体验的深入解读与自觉认知的道路。在当代中国画艺术的创作中,人们试图在传统中寻找着与个体创作相联系的生存意义和传统审美的纽带,并探索和运用新的材料语言形式来自由地表达思想,形成个性风格突出的艺术表现方式。因此,在中国画创作领域探究重彩画的源流和材料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天然矿物质颜料在中国画创作中的作用,分析中国画当代艺术的理念,阐释当代重彩画的绘画语言及其材料价值,对当今中国画创作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作者对现代重彩画的研究,着重介绍了现代重彩画的材料和技法.使更多的不了解现代艺术的人们了解和喜爱具有独特代表的现在重彩画.  相似文献   

4.
活跃在当代画坛的现代重彩画经历了没落与复兴的过程,它的色彩弥补了传统中国画的不足。进行现代重彩画的色彩特性方面的艺术制作实践及相关表现研究的同时,也借助于吸收异文化的精华,来推动中国画的现代化进程,这才是复兴重彩画达到振兴民族绘画步入现代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虽然重彩画早已存在于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中,但近几十年的材料变革和发展,同时伴随着时代和审美观念的变化,使得今日的重彩画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为我们开拓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6.
重彩画中的颜料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畅 《科技信息》2009,(10):234-234
虽然重彩画早已存在于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中,但近几十年的材料变革和发展,同时伴随着时代和审美观念的变化,使得今日的重彩画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为我们开拓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7.
综合材料绘画在创作中经常使用多种材料,混合了不同材料的绘画都被定义为综合材料绘画。综合材料绘画呈现出独特的肌理语言,具有强烈的表现和性情感性。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有时材质本身就是一种风格,因此如何选择适合的材料,油彩和所选材料如何结合在一起表现主题,成为画家们致力研究的方向。当今中国,综合材料绘画的画家进行创作时,更多是运用综合材料,表达二维空间的精神内涵。综合材料在当代油画创作中,应遵循材料规律选择材料,保持绘画语言的一致性。运用综合材料拼贴叠加,丰富创作的材质语言,利用综合材料为油画作品增加肌理特征,丰富我国当代油画的艺术表现力,有必要研究综合性材料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提升综合材料油画作品的国际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新材料,而在实际的工程运用中,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质变得十分重要而且非常复杂,文章对材料力学性质进行分析,总结期影响因素,以供实践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9.
创新驱动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站在2015年春天里,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脚踏着创新的步伐,我们再出发。科技从未像今天变得如此为国人嘱目,因为科技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亦已成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科技是变革的力量,科技自身的改革一直在路上。从"科技是生产力"到"科技是第一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和现代重彩画的表现手法理论进行探讨,特别是从艺术理念、绘画技巧、画材等方面对现代重彩画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和尝试;提出如何在创作作品中寻找抒发个性精神的表现形式,注重绘画语言的突破及视觉效果创新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与西方古典绘画的"模仿说"相比,中国古典绘画更追求"意象"的表现,追求"意"与"象"、"主体"与"客体"在艺术中的和谐统一。"意象"既不同于西方古典的"写实"风格,也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的"抽象"表现,它是中国古典绘画追求心理和谐的文化的表征。因此,我们对"意象"审美中所积淀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生态文化意识的秉承和发扬,在当代尤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州书画社1980年出版的栾星校注本《歧路灯》,在一些词语的校勘方面还存在明显问题。本文利用同书及同时代词语用例、《歧路灯》清代抄本以及方言用法等,对部分失校词语进行补校。  相似文献   

13.
何其芳的《画梦录》享誉文坛已经半个多世纪,其“独语”体式成为中国现代散文领域的奇葩。从文本的解读入手,细致剖析《画梦录》的梦幻式朦胧情感的波动、丰富的感知意象的组合和含蓄、凝练、精致的语言的“独语体”艺术创造,可以发现其“象征散文”的独特艺术本质。  相似文献   

14.
倪云林在绘画用笔方面主张"逸笔草草"和"用笔遒劲",本文试图从枯、松、简、淡等几方面来总结和阐述倪云林绘画的笔法特征。另外,笔者还认为,当今画坛尤其是文人画领域,倪云林的笔法成就依然有其旺盛的生命力,依然值得当下文人画家的借鉴与学习。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人们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的提高,旅游活动也从单一的观光游览向综合旅游、文化旅游方向发展。书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也愈来愈受到众多游客的喜爱,从而成为一项特殊的旅游资源。本文以"书画艺术之乡"安徽萧县为例,在对萧县书画旅游资源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萧县旅游主打"书画牌",走产业化、合作化道路等书画旅游开发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古典主义绘画艺术发生在理性启蒙的高峰期,艺术中的理性启蒙精神成为可能,由此形成古典主义绘画艺术精神追求中的三个重要症候,即从膜拜彼岸的神的虚幻世界转向关注此岸的人的现实生存空间;对死亡意识的深刻思考和焦虑;理性至上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7.
“非主流”的审美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主流”联系着“90后”成为当代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它折射了“90后”这个特殊群体的审美取向。本文通过分析“非主流”这个当代重要文化关键词的含义、产生背景和它的主要审美主题及其审美特征,试图从多方面揭示出其如此风行的原因,并对此作出理性审视。  相似文献   

18.
[]?董其昌开列的“文人之画”的系谱以及他的“南北宗论”与他的同时代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有两个标准在他的系谱中起到结构性的支撑作用,一是师法造化,二是以画为乐.有此关口,“多寿”之说也成为他对绘画的一种极具个人性的表达.董其昌以个人的趣味和体悟重新结构绘画发展的历史,体现了他自开堂庑的雄心.  相似文献   

19.
文学杂志的出版传播与文学生产同源同质。《文讯》是台湾当代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办刊近三十年为台湾文学写史,是台湾当代文坛的镜像。它以书评的动态方式塑造文学经典、记载文学生产,以"每月新书"等栏位铺陈文学出版,兴递文脉传播文化智慧为人文出版社立传,策划专题研究文学出版,推出文讯丛刊、承接专案为文学出版增值增量、积累经验,是台湾文学出版的亲历者、推动者,文学传播范式的倡导者。  相似文献   

20.
社会责任感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必然要求及其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逐渐淡化的趋势,因此如何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已成为目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以中国革命精神与革命文化为主要内涵的红色资源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中具有其特殊的价值和功能。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的优势,有助于培育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