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药品销售的非线性和随机性;单一预测模型不能全面反映药品销售变化规律等缺陷;提出了一种无偏灰色GM(1,1)RBF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组合模型兼顾无偏灰色GM(1,1)模型和RBF神经网络模型的优点;并运用该模型对某种降压药销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预测模型;组合预测模型更加科学、可靠;更能准确描述药品销售的变化规律;提高了药品销售的预测精度;在药品销售预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灰色RBF网络的我国能源消费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历史数据,采用灰色预测法建立预测模型,再利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对灰色预测模型结果进行预测,以作为其最终的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灰色RBF网络模型在预测精度方面优于单一的灰色模型.该模型计算简便,有较高的拟合和预测精度,拓宽了灰色模型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RBF-NN的陀螺随机漂移误差建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测量中存在的陀螺随机漂移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RBF神经网络的预测建模方法.首先采用时间序列的饱和嵌入维数确定RBF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层的节点数;其次采用灰色聚类法对输入样本进行分类,以确定RBF神经网络模型隐含层的初始节点数;最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RBF神经网络的冗余隐含层节点实施删除,以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最小结构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将其应用到某型挠性陀螺随机漂移误差的预测建模中,可得预测模型的精度为90.33%,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优化遗传算法的灰色-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灰色系统、RBF神经网络的模型及遗传算法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系统与改进的遗传算法RBF神经网络的系统预测模型,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全局优化,最后用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对比分析了单独使用GM(1,1)和RBF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结果证明,优化后的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另外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交通流量数据具有非周期性、非线性和随机性等特点.为了更准确地对未设置ETC路段交通流量进行预测,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推论模型为主体的交通流量预测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了ARIMA乘积季节模型、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的多种训练函数的预测精度及适应性.相对于常规预测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而且预测精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建筑物地基沉降的机理以及RBF(Radial Basis Function,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能够有效描述不确定性问题和解决复杂非线性问题等特点,通过反复试验,优化设计,建立了RBF神经网络,并用该网络优化灰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建立RBF灰线性组合预测模型。通过工程实例,比较分析了单一灰色模型、灰线性回归模型、RBF优化的灰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RBF优化后的灰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精度优于灰色模型、灰线性回归模型,预测中误差达到0.0014 mm。径向基神经网络优化后的灰线性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建筑物沉降的总体趋势及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检验灰色模型及径向神经网络模型用于短时交通流预测的可行性及适用性,本文分析和比较了灰色模型GM(1,1)和RBF径向神经网络模型对短时交通流的预测效果。仿真实例表明,灰色模型不适合用于短时交通流预测,而径向神经网络能够准确预测短期交通流的未来变化趋势,当径向基函数的分布密度值在0.8~1.0之间时能够取得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机床热误差建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对数据处理的优点,提出了并联和嵌入型2种结构的灰色神经网络机床热误差预测模型。前者是在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分别对机床热误差进行预测的基础上,采用线性组合方式,按照目标预测精度调整模型的加权系数,从而得到最终组合预测结果;后者是在神经网络输入层前增加灰化层,在输出层后增加白化层,通过对神经网络拓扑结构的改进,达到弱化原始数据随机性、提高预测模型鲁棒性和容错能力的目标。通过与传统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进行试验结果对比表明:上述2种结构的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均提高了预测精度,且具有对原始数据要求低、计算简便、鲁棒性强等优点,可用于复杂实际加工场合中的数控机床热误差实时补偿。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高校建筑的能耗预测精度,在比较传统灰色预测模型和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灰色径向基函数(Radic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能耗预测算法。该方法综合了灰色系统理论所需数据少以及神经网络自学习和自组织的优点。实例分析表明:与传统灰色理论和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较,组合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平均降低了5.4%,为建筑节能评估和设计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特性以及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功能,引入一种减聚类算法来选取网络隐层节点中心,并将该方法在Matlab下进行了仿真。将预测结果与实际负荷值、灰色理论模型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减聚类算法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在隐层节点选择上更加精确,用其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廖金权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4):9238-9242
传统RBF神经网络在网络流量预测过程中存在收敛速度慢、极易出现局部最优等缺点,从而导致预测精度低。采用蚁群算法优化RBF神经网络参数来进行网络流量预测。利用蚁群优化算法来训练RBF神经网络的基函数宽度和中心,简化网络结构,加快收敛速度,防止局部最优的出现,改善RBF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GA-RBF以及PSO-RBF流量预测模型,模型预测准确度更高,能够很好地描述网络流的变化规律。具有泛化能力强、稳定性良好的特点,在网络流量预测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径向基(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交通流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预测方法。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然后训练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求得最优解,并将该预测方法与RBF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交通流具有较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预测精度高于径向基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方法进行能源消费量预测,建立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能源消费量预测模型。以我国1978~1997年的实际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拟合效果良好;以1998~2002年的实际数据检验网络,预测精度较高。并通过实例与BP网络进行比较,表明RBF网络预测模型优于BP网络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4.
由于建筑能耗因子间存在非线性和高度冗余特性,传统预测方法很难消除数据之间冗余和捕捉非线性特征,导致预测精度较低.为了提高建筑能耗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c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建筑能耗预测方法(PCA-RBF).利用PCA消除建筑能耗高维变量数据的相关性,并按累积贡献率提取主成分,将主成分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训练学习.通过PCA避免了模型过多的输入导致的训练耗时长及预测精度较低的不足.通过将PCA-RBF模型方法应用于某办公建筑能耗的预测中,并与RBF神经网络及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实验结果表明PCARBF模型方法能有效提高建筑能耗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建筑物空调负荷预测模型。对广州市某办公楼在夏季不同月份的逐时冷负荷,分别用RBF神经网络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计算,发现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均方根误差ΔRMSE和平均相对误差ΔMRE都仅是BP神经网络方法的64%左右。仿真结果表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及更好的泛化能力,是建筑物空调负荷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加准确地预测人工林大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晚材率,通过对标准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 ABC)的蜜源更新公式进行改进,提出了分段式蜜源搜索半径公式,并用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AABC)对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神经网络的初始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和径向基神经网络算法结合的预测模型,并与粒子群(partical swarm optimization, PSO)优化的RBF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传统的RBF预测模型不仅收敛速度慢,而且预测精度不高。基于改进的ABC算法优化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整体比PSO优化的效果相对较好,收敛速度从42步提升至28步,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从2.54%降低到0.95%。可见对ABC算法的改进是可行的,而且提高了晚材率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神经网络及其在股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应用于股市综合指数预测.预测结果表明,RBF网络计算量少,学习速度快,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短时交通流不确定性极强引起的预测结果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萤火虫算法(IFA)优化RBF神经网络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IFA-RBF).该模型通过引入线性递减惯性权重和混沌机制,来改进FA后期存在的易陷入局部极值和种群多样性匮乏的不足,利用IFA优化RBF神经网络的连接权重和基函数宽度,以提升RBF神经网络的短时交通流预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Elman、BP、RBF和FA-RBF模型相比,构建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IFA-RBF)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以凸轮式高速形变试验机得到的实验数据为基础,利用Matlab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碳钢的变形抗力与其化学成分、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及变形速度对应关系的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对函数newrb()中宽度系数的调整,确定了最佳的网络结构形式,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以及网络的泛化能力.结果表明,与传统的BP网络模型相比较,RBF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较强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