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道德"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亚当·斯密于1759年和1776年先后发表了《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其中《国富论》奠定了市场经济及其研究的理论基础。"看不见的手"的著名思想,可以说是斯密经济学的主旨。然而,我们不能忽略了亚当·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的《国富论》是在  相似文献   

2.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一个重要主张是个人主义,即经济体制之建构,应以保障个人之生存及发展为原则。因为每个人若能充分发展自我,则社会整体也将获得进步。可见,斯密在认为个人利己主义同样可以促进社会整体的进步。这两者在斯密理论中是如何结合的呢?本文在斯密的分工理论,货币理论,三种收入等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因为利己     
1767年春,时年44岁的亚当·斯密从伦敦返回爱丁堡近郊的故乡,开始了6年足不出户的苦行僧生活。《国富论》从孕育到分娩全是痛苦连连。但回报却逾过痛苦数十倍,斯密也因此成为卡尔·马克思以前世界经济科学中最伟大的人物。  相似文献   

4.
19世纪德国学者认为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在论述人的行为动机时存在相互矛盾 ,提出了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实际上 ,两书虽然主题不同 ,但在论述支配人类行为动机时 ,都认为人类的原始本能是自私自利的 ,这种原始本能是支配人的行为的根本力量。亚当·斯密发现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在两书中都作了论述。纵观两书 ,不但没有观点相互矛盾的问题 ,而且在思想方法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正>关于市场经济与文化艺术价值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人类有喜好交易与交换的天生禀赋,这种天赋禀好的自然发挥,会导致市场分工的自发演进和市场秩序的不断扩展。因此,在人类大  相似文献   

6.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衡量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的研究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方面他认为生产中消耗的劳动决定了商品的价值,另一方面又说商品的价值由所购得或支配的劳动决定,即他的劳动价值论具有二重性,他也在不断地思考、探索,但由于他阶级立场的限制,最终未能从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别中找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自亚当.斯密的历史巨著《国富论》问世以来,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理论就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法,从解释经济增长源泉的角度,把经济增长理论依次划分为“资本决定论”、“技术进步论”、“人力资本论”、“分工—专业化理论”、“结构效应理论”和“制度决定理论”。  相似文献   

8.
从225年前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撰写《国富论》时起,市场经济就被一种概念所控制,市场经济国家是被竞争这只“无形的手”牵着走的。新经济时代不仅使传统市场运作理念受到挑战,而且使竞争这只“无形的手”也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知识的不断创新已经成为新经济竞争的实质。新经挤的本质特征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这种“创造性破坏”来自各种重新活动。  相似文献   

9.
《国富论》是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经典巨著,从多方面论述了现代经济学理论.通过对《国富论》的学习和研究,分析了其中关于经济发展的六个方面论述,即关于分工、劳动价值、发挥比较优势、自由经济、产业发展和竞争的论述,并提出了这些论述的理论指导意义.除了对《国富论》中经济理论和严谨治学方法进行了科学分析,重要的是还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当认真学习和借鉴之处,指出了《国富论》对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保罗·A·萨级尔森是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1970年因《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b一书获得了第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48年起,他的《经济学》至今已出版了十四版,成为当今最畅销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萨缨尔森的经济思想反映了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最新成就,他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也反映了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状况。一、萨梁尔森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诞生至今,经济学发展成为科学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对于经济学说的研究出现了很多思潮。萨梁尔森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他的…  相似文献   

11.
"斯密问题"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飞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22(5):44-47,71,105,120
"斯密问题"指亚当·斯密的两部代表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矛盾问题.已有研究证伪这一命题时没有区分"同情心"和"利他"两个概念,未切中问题要害.鉴于此,本文首先说明<道德情操论>中人性基础是"同情心"而非"利他心",然后论述斯密思想体系中同情心对利己心的促进与约束作用,因此二者相互统一,并不矛盾,"斯密问题"是一个伪题.  相似文献   

12.
亚当·斯密在其《天文学史》中探讨了科学研究的动因、对历史上天文学体系的评价以及天文学体系的演变。本文关注斯密对科学问题的思考方式,认为斯密在《天文学史》中对科学研究的动因和天文学体系演变的探讨整体上符合最佳说明推理的模式。本文认为,斯密本人并未建构任何一个天文学体系,而是使用类似最佳说明推理的“可能性”和“可爱性”标准理解不同天文学体系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Adam Smith是美国经济学的创始人。他在《国富论》中强调了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在《道德情操论》中,论述了道德的力量。本文将两部著作的思想连贯起来,分析道德观念对市场经济中人们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文京分钱     
人人都善用他的资本以取得最大的收获。他既无意促进公共的利益,也对自己实际上为公共利益所作的贡献一无所知。他只知道关注自己的安全、自己的收获。而他就在这个过程中被一双看不见的手牵引着,为他所毫无察觉的目标做出了一份贡献。他追求自己利益时所增进的公共利益,往往比他刻意这样做时要更大。 ——摘自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相似文献   

15.
论创造力的文化基础和“天人和合,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创造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1.创造对当今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亚当·斯密在其划时代的巨著《国富论》中就已揭示了财富增长的途径———分工。现代经济学家也充分肯定了这一点 ,指出“社会分工”的深化是实现国民财富增长的有效手段[1]。“社会分工”的深化或者说出现新的分工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创造就是作出前所未有的事情 [2],所以新的分工可以是某一新的工种的独立 ,可以是某一新的职能的独立 ,而更重要的是某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产品或服务项目的产生并独立 ,也就是说是提供了一种新的产…  相似文献   

16.
亚当·斯密(1723—1790)是十八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著名代表。他的主要著作《国民财产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是一部古典经济学术名著。这部著作总结了近代各国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经验,汇集了一个世纪以来经济思想的优秀成果,建立了一个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化商品经济的理论体系。这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大幅度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为彻底摆脱自然经济的束缚,  相似文献   

17.
文小刀 《世界博览》2009,(17):32-35
在苏格兰伐夫郡可可卡地当地博物馆的一个不大起眼的角落,你会发现一些关于亚当·斯密的展品。其中,有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的一段话:“除了《圣经》和《资本论》,《国富论》是第三本人们常常引用其中的话,但却没几个人真正读过的书。书中包含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因此人们随意取用,  相似文献   

18.
国际间贸易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关系很早以前就有多位学者专著论述,最早当属英国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初版于1776年。他在书中列举了社会发展的四个主要组织阶段,除非由资源的匮乏、战争或政府的坏政策予以阻止,否则这些阶段是会连续进行的。这四个阶段是:猎人的最初"野蛮"阶段,原始农业的第二阶段,封建或庄园"耕作"的第三阶段,商业上相互依存的第四阶段。国际贸易的形成过程和各国间经济自由交流的必然性,可从中管窥一斑。我们可使用微观经济论据,对国际贸易或贸易政策和经济增长间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找出更为充分的证据来说明更加透明、自由的国际贸易准则或贸易政策与中国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以及国际贸易活动是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本文将从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国际贸易与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保持中国出口竞争力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智能化:企业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技术发展 与国家兴衰直接相关 回顾近300年来企业管理技术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国家经济的兴衰与企业管理方面的创新有很大的关系。 亚当斯密1776年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理论,促成了大量专业化生产工具的诞生,使英国当时成了世界先进生产工具的制造中心,也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名的《国富论》中有这样一段话:“美洲及东印度通道被发现时,欧洲人的优越势力使他们能为所欲为,在此等辽远的地方做出各种不合正义的事体。今后,此等地方的人民也许会日渐强盛,欧洲人也许会日趋衰弱,使世界各地的居民,有同等的勇气与实力。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