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将弯齿琵甲(BlapsfemoralisFischer Waldheim)卵分别置于4种温度(恒温30℃,25℃,20℃,室温20~27.5℃)与5种RH水平(0.00%,5.83%,11.66%,17.49%,23.32%)交叉的20种处理组合中,并测定其孵化率.结果表明,在变温20~27.5℃,RH为16.80%(平均)的条件下,卵孵化率最高,为68.3%;在恒温25℃,RH为11.04%(平均)的条件下,卵孵化率较高,为36.7%;RH在5.42%~22.61%间为适湿区,随温度的上升,对最适RH值的要求也上升;变温与恒温对卵的孵化有差异,在适宜温度范围内的变温可明显提高孵化率.5种恒温(32℃,30℃,28℃,25℃,20℃)处理表明,卵在20~32℃间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均呈直线关系,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60±0.60)℃,有效积温为(146.97±12.31)日度.  相似文献   

2.
温度作用下花岗岩力学性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实时高温作用下(常温~850℃)和高温作用冷却后(常温~1300℃)花岗岩试件单轴受压破坏全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实时高温作用下花岗岩的全应力-应变曲线、高温作用冷却后岩石破坏全过程的力学特征和声发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实时高温作用下,花岗岩强度等力学性质连续劣化;高温作用冷却后,花岗岩在200℃~600℃的温度区间内出现了一个随温度升高强度不降反增的异常现象,在850℃之后,岩样强度降低,呈现出较明显的塑性特征,花岗岩结构发生脆塑性转变的相变行为;岩样承受900℃以上高温作用后,声发射信号强度降低,持续时间增长,尤其在峰值强度之后,残余塑性变形释放出较密集的声发射信号。随着岩样所受温度的升高,出现突发密集声发射信号的时间点延迟。  相似文献   

3.
在温度为700~800℃、应变速率为1~20 s~(-1)、变形程度为60%的变形条件下,对纯钛TA1的高温热变形行为进行热模拟试验研究。以真应力-真应变热模拟试验数据为基础分别建立真应变为0.3和0.6时的热加工图,以确定较佳的热轧温度区域;基于J-C模型建立变形抗力模型并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纯钛TA1的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升高而升高,变形机制受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影响较大;当温度为700℃、应变速率为1 s~(-1)时,主要以动态回复为主,随着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增加,动态再结晶程度不断增加;当温度为800℃、应变速率为20 s~(-1)时,再结晶比较充分,组织均匀性良好。利用该变形抗力模型并有效控制轧制温度区间,能够达到较好的轧制效果,轧后钛板性能满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土壤水分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度对土壤的持水曲线产生明显的影响,在一定含水量条件下,随温度升高,土壤水基质势增加,而在同一基质势下土壤持水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土壤水基质势温度系数(cm/℃)随土壤质地加重而增大,随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并且与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脱水或吸水)有关,脱水过程基质势温度系数大于吸水过程,低温段(5℃~20℃)大于高温段(20℃~50℃);土壤渗透系数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且随质地加重,其温度效应增强;温度明显地影响土壤水的蒸发性能,随温度升高,土壤蒸发强度增大,蒸发第一阶段时间缩短,土壤前期蒸发增大,后期减弱,温度升高,土壤水分再分布速率增加,土体持水量减小。  相似文献   

5.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对5083铝合金进行高温等温压缩实验,研究该合金在变形温度为300~500℃、应变速率为0.0l~10.0 s-1条件下的流变行为,建立合金高温变形的本构方程和加工图,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变形过程中合金的组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增大而升高;当变形温度为400~500℃时,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5083铝合金的高温流变行为可用Zener-Hollomon参数描述,该合金在真应变为0.6时的加工图中存在2个失稳区域,其优选的加工条件是变形温度为420~500℃,应变速率为0.01~0.10 s-1。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温度对花翅摇蚊的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花翅摇蚊各虫态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正比关系.花翅摇蚊的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6.68℃和742.97 d·℃.在5个温度条件下,内禀增长力(rm)和周限增长速率(λ)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至34℃时最大,分别为0.175和1.191.净增殖率(R0)在26℃时最大,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数量加倍时间(t)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至34℃最短,分别为24.53 d和3.96d.花翅摇蚊对温度较敏感,30~34℃为其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区.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系统地研究温度对柑桔红蜘蛛生长发育、繁殖和寿命的影响。柑桔红蜘蛛卵、幼螨、前若螨和后若螨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0、10.7、9.8和11.0℃,发育有效积温分别为107.6、36.4、30.3和29.5日度。从卵发育至成螨需有效积温206.0日度。各螨态发育速率(V)与温度(t)关系,回归式分别是:卵:V=-0.0825 0.0093t;幼螨:V=-O.2939 0.0275t;前若螨:V=-0.3229 0.0330t;后若螨:V=-0.3181 0.0311t;卵至成螨:V=-0.0468 0.0049t。柑桔红蜘蛛各螨态在20~25℃下死亡串低,超出此范围的温度对生存不利,死亡率高。柑桔红蜘蛛雌雄性比在不同温度下不同,以25℃下最高。成螨寿命与温度成负相关。雌成螨寿命(Y:天)与温度(X:℃)的直线回归式为Y=23.11-0.546X.雄螨为:Y=13.70-0.320X。每雌平均产卵量(Y)与温度(X)成二次三项式曲线回归,模拟方程为Y=-24.8714 4.3234X-O.0954X~2。25℃下产卵量最大。种群增长指数在25℃下最高,低温和高温不利种群增长,特别是温度大于25℃,种群增长指数急剧下降,35℃下种群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316L焊接热影响区性能,采用特定的热、应力、应变模拟控制曲线,对其在20℃、600℃、1000℃及1100℃几种温度进行热模拟拉伸试验,获得了此种材料在多种应变速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应变速率下,316L的弹性模量E及屈服极限σ0.2都随温度升高明显降低;在室温及高温下,316L存在着σ0.2随应变速率提高而提高的应变率效应,且应变率敏感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同时,还观察到316L在高温(1000℃的1100℃)塑性状态下由粘塑性引起的应力松驰现象及室温下的加工硬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温度对咖啡豆象Araecerus fasciculatus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参数的影响,以及昆虫生命活动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其种群数量控制提供依据,本研究在17,20,23,26,29和32℃下,研究咖啡豆象各虫态的发育与繁殖;用线性回归、Logistic模型及“王-兰-丁“模型对温度与咖啡豆象各虫态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拟合;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了咖啡豆象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17~29℃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咖啡豆象幼虫的发育速率逐渐增大,至32℃,发育速率稍微降低。温度为27.43℃时,咖啡豆象幼虫有理论最大发育速率0.493d-1。卵、幼虫、蛹和卵-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60,11.48,7.60和10.55℃,有效积温分别为135.51,523.57,157.09和828.63日度。温度对咖啡豆象实验种群发育和繁殖有显著影响,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较低是该虫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拟合数学模型可为该害虫的发生危害预测及综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采用Gleeble 3500热模拟实验机对Ti-20Zr-6.5Al-4V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实验,研究该合金在变形温度为750~1 050℃和变形速率为10~0~10~(-3)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和热加工图。研究结果表明:在β单相区,低温高应变速率时,变形初期流变曲线会产生一个显著的应力降现象,随变形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降低,应力降现象逐渐消失;高温低应变速率时,流变曲线呈现出典型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在α+β相区,高应变速率时,变形初期流变曲线也会产生一个显著的应力降;随着应变速率降低,应力降现象逐渐消失,流变曲线呈现出连续的流变软化现象;随着应变增大,Ti-20Zr-6.5Al-4V合金在α+β双相区的热变形激活能从414.2 k J/mol降到173.8 kJ/mol,而在β单相区的热变形激活能从123.5 kJ/mol降到95.2 kJ/mol;Ti-20Zr-6.5Al-4V合金最优热加工参数范围分别为750~830℃和10~(-3)~10~(-2) s~(-1)以及925~1 020℃和5.6×10~(-3)~1.2×10~(-1)s~(-1),最优热加工工艺参数组合为750oC和10~(-3)s~(-1)以及950oC,10~(-2)s~(-1)。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减落和电阻率的测量,研究非晶态合金(Fe_(1-γ)Co_γ)_(82)Cu_(0·t)Si_(4·4)B_(13·2)(y=0,0.01,0·02,0.05,0·10)的结构弛豫。在25~350℃温区内,所有合金淬态和经退火处理后的弛豫谱都有两个峰。第一和第二峰的峰位温度或最可几激活能值Q_(mp)对Co含量(y)有不同的依赖关系。在驰豫谱第二峰出现的温区内,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偏离线性,对y<0.05的合金还有小峰出现。  相似文献   

13.
14.
研究了非晶 Fe_(77.3)Cu_(0.7)Nb_(1.3)Si_(13.5)B_(7.2)合金在400~600℃的温度范围内退火后磁性的变化。磁性测量结果表明,获得高磁导率的最佳退火温度约540℃左右;经 X 射线衍射分析证实:在该温度下退火,非晶态合金已经晶化并形成体心立方结构的α—FeSi 固溶体,其晶粒直径约10~15nm。这种超细晶粒的纳米晶是高磁导率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用DSD法、X射线衍射法以及电镜观察分析了Cu_(71)Ni_(10)Sn_5P_(14)非晶态合金的晶化过程。证明该合金在晶化前发生非晶基体的相分离。此后,两种成分不同的非晶相分别按多型性晶化及共晶晶化的方式进行晶化反应。整个晶化过程分成三个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16.
The Busemann func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studying topology and geometry of a complete Riemannian manifold. In this paper, the Busemann functions on the real classical domain of the first type and the Cartan domain of the fourth type in the explicit formulas a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7.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掺钕钛酸铋陶瓷粉料,对其相组成和形貌进行研究,进而制备块体陶瓷,对其电学性能和疲劳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粉料经550℃烧结后开始结晶,随烧结温度的进一步提高,结晶逐步完善而形成单相层状钙钛矿结构.块体材料的2Pr和Ec值分别为12.56μC/cm2和29.9 V/cm.经过1011次读/写循环后BNT的Pr值基本上没有下降,说明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疲劳特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高温(1173—1473K)固相反应.制备了钠快离子导体NA3.3Zr1.65-XTiXSi1.9 P1.1O11.5系统中X=0-1.65的一系列合成物,研究了该系统的相变情况,探明了在x=0.5-0.9 的组成范围内可制得NASICON单相.其中电导性最好的是X=0.6的合成物.在623k时它的电导 率为18.9S·m-1,在473—673K温区里其电导激活能为41.7KJ/mole.  相似文献   

19.
钠快离子导体Na2.5Zr2-xTiSi1.51.512.0系统x=0-2.0的化合物,由NaPO-ZrO-ZrP-SiO-TiO为反应的起始原料,在900℃-1200℃的高温下反应数小时至二十小时制得。系统化合物的相变关系已探明,并测定了有关的单纯相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电率以及电导激活能。相当于起始组成为Na2.5Zr1.0Ti1.0Si1.51.512.0的单纯相(标为2.51相)在300℃时的导电率σ300=1.85×10-2(Ω·cm)-1,其电导激活能为23.64kJ/mole,相当于起始组成为Na2.5Ti2.0Si1.51.512.0的单纯相(标为2.52相)在300℃时的导电率σ300=0.46×10-2(Ω·cm)-1,其电导激活能为28.89kJ/mole.  相似文献   

20.
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并行不悖;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都不能违背自然或社会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原始儒家尤其是其创始人孔子于《论语》中所提及的学术思想,至今仍然有着建构社会和谐秩序的实践意蕴。这对于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有着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