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用基因点突变技术将已知具有强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的去整合蛋白———kistrin的RGD袢区IPRGDMP替换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较弱的elegantinRGD袢相应部位的RARGDNP,重构一个新的杂合的去整合蛋白,然后,分析该杂合蛋白对血小板凝集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重组的杂合去整合蛋白比野生型elegantin具有更强的抑制血小板凝集活性。推测RGD顺序两翼的氨基酸残基在保持去整合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非晶 Fe_(77.3)Cu_(0.7)Nb_(1.3)Si_(13.5)B_(7.2)合金在400~600℃的温度范围内退火后磁性的变化。磁性测量结果表明,获得高磁导率的最佳退火温度约540℃左右;经 X 射线衍射分析证实:在该温度下退火,非晶态合金已经晶化并形成体心立方结构的α—FeSi 固溶体,其晶粒直径约10~15nm。这种超细晶粒的纳米晶是高磁导率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在"低碳Fe-W(Mo)-Co(Ni)合金研究(A)和(B)"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合金的硬化特性及硬化机理。本系合金具有显著的时效硬化特性:在550℃进行时效处理5~10min,硬度就将上升20~30HRC。时效曲线上出现的二次硬化暗示在时效时有两种硬化机制在起作用。实验表明,在时效过程中Co-Ni合金发生马氏体向奥氏体的逆转变,而高钴合金则未发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低碳Fe-W(Mo)-Co(Ni)合金研究(B)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在《低碳Fe-W(Mo)-Co(Ni)合金研究(A)》的基础上对低碳Fe-W(Mo)-Co(Ni)合金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提供了有关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稀土元素——过渡族元素化合物LaMn_(7.2)Ni_(4.8)和LaMn_(8.4)Ni_(3.6),并在77~302K温度范围内测量了它们在热处理前后的磁化率。实验表明合金LaMn_(7.2)Ni_(4.8)在热处理前的磁性质由Mn~( 2)离子决定,热处理后由Mn~( 2)离子和Ni~( 2)离子共同决定;LaMn_(8.4)Ni_(3.6)在热处理前呈泡利电子顺磁性,热处理后其磁性质由Ni~( 2)离子决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活化法以~(27)Al(n,α)~(24)Na 反应截面为中子注量标准,测得的14.9 MeV 中子~(65)Cu(n,2n)~(54)Cu 和~(46)Ti(n,p)~(46)Sc 反应截面分别为9334±32和297±10mb,测得的14.62MeV中子~(63)Cu(n,α)~(60)Co 反应截面值为42.3±1.5 mb.单能中子由 T(d,n)~4He 反应获得,中子能量是用铌锆截面比法测定的.在文中还把本文的结果与其他一些作者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从13.4MeV到14.9MeV中子能区用活化法相对93Nb(n,2n)92mNb的反应截面,对148Sm(n,p)148mPm、144Sm(n,p)144Pm和150Sm(n,α)147Nd三个反应截面的初步测量,并将所得结果和已有数据进行了比较.中子能量是用铌锆截面比法测定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磷钨酸 (H3PW12 O4 0 ,简记为PW12 )及其钠盐 (NaxH3-xPW12 O4 0 ,简记为NaxH3-x,x =1~ 3)催化苯酚与苯乙烯的烷基化反应 .NH3 TPD及吡啶热脱附结果表明 :随着钠含量的增加 ,催化剂的酸性及催化活性皆依次降低 :PW12 >Na1H2 >Na1.5H1.5>Na2 H1>Na2 .5H0 .5>Na3.  相似文献   

9.
用超声波脉冲透射技术获得了三元非晶态合金(Fe_(100-x)M_x)_(83)B_(17)和二元非晶态合金Zr_(100-x)M_x的声速,并确定了它们的杨氏模量。对于前者合金元素M指Cr,Mo,W,Zr和Co;对于后者指Fe,Ni和Co。文中讨论了声速与组分的原子百分数含量x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近程有序,合金元素密度以及不同尺寸原子之间的随机堆砌引起的致密化等对声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用X光,光学金相显微镜对Zr_(70)Ni_(30)非晶箔带结晶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Zr_(70)Ni_(30)非晶箔带在自由面先结晶;之后,在表面结晶向内部扩展的同时,淬火晶核开始长大。此外,发现试样退火过程表面有少量氧化,而自由表面氧化程度往往比铜轮接触面要大。氧化,结晶均从自由面开始,可能与自由面晶体缺陷较多,表面活化程度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减落和电阻率的测量,研究非晶态合金(Fe_(1-γ)Co_γ)_(82)Cu_(0·t)Si_(4·4)B_(13·2)(y=0,0.01,0·02,0.05,0·10)的结构弛豫。在25~350℃温区内,所有合金淬态和经退火处理后的弛豫谱都有两个峰。第一和第二峰的峰位温度或最可几激活能值Q_(mp)对Co含量(y)有不同的依赖关系。在驰豫谱第二峰出现的温区内,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偏离线性,对y<0.05的合金还有小峰出现。  相似文献   

13.
The Busemann func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studying topology and geometry of a complete Riemannian manifold. In this paper, the Busemann functions on the real classical domain of the first type and the Cartan domain of the fourth type in the explicit formulas a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4.
用DSD法、X射线衍射法以及电镜观察分析了Cu_(71)Ni_(10)Sn_5P_(14)非晶态合金的晶化过程。证明该合金在晶化前发生非晶基体的相分离。此后,两种成分不同的非晶相分别按多型性晶化及共晶晶化的方式进行晶化反应。整个晶化过程分成三个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高温(1173—1473K)固相反应.制备了钠快离子导体NA3.3Zr1.65-XTiXSi1.9 P1.1O11.5系统中X=0-1.65的一系列合成物,研究了该系统的相变情况,探明了在x=0.5-0.9 的组成范围内可制得NASICON单相.其中电导性最好的是X=0.6的合成物.在623k时它的电导 率为18.9S·m-1,在473—673K温区里其电导激活能为41.7KJ/mole.  相似文献   

17.
钠快离子导体Na2.5Zr2-xTiSi1.51.512.0系统x=0-2.0的化合物,由NaPO-ZrO-ZrP-SiO-TiO为反应的起始原料,在900℃-1200℃的高温下反应数小时至二十小时制得。系统化合物的相变关系已探明,并测定了有关的单纯相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电率以及电导激活能。相当于起始组成为Na2.5Zr1.0Ti1.0Si1.51.512.0的单纯相(标为2.51相)在300℃时的导电率σ300=1.85×10-2(Ω·cm)-1,其电导激活能为23.64kJ/mole,相当于起始组成为Na2.5Ti2.0Si1.51.512.0的单纯相(标为2.52相)在300℃时的导电率σ300=0.46×10-2(Ω·cm)-1,其电导激活能为28.89kJ/mo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