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乡土文化认同是乡土社会得以维系的重要支柱之一。乡村教育目的的偏移、教育主体的失责、教育中介系统的危机以及乡村教育支持的不足,都阻滞着乡土文化认同教育的进行。而应对乡土文化认同教育危机,在于践行五育并举,回归教育本质;加强各方主体,共筑教育合力;重视教育方法和乡土内容。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广泛进行对地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作为课程内容呈现给学生所具有的特殊教育作用和影响效应称之谓"乡土心理效应"。文章对乡土课程资源内涵、"乡土心理效应"的表征及相关心理学理论观点等作了分析,并依据脑相容理论观点提出校本课程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微时代"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内容、方式、手段等带来前所未有的境况.如何把握住"微时代"下网络新媒体给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带来的有利契机,直面其带来的挑战,并对其加以正确地引导和利用,是全社会面临的一项共同命题.做好此项工作要从认同主体、认同客体和认同环境三个维度出发,从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社会和学校通力协作三个向度着力,形成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齐抓共管的有效路径,进一步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自信与安全.  相似文献   

4.
帅德琼 《科技资讯》2014,12(18):158-158
为了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精神,把《指南》的精髓贯穿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协调发展,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所以在《指南》的引领下,区域活动所发挥出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创设区域活动环境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收集随处可见的乡土材料,成为我们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竹子是乡土材料中最常见、最实惠、最环保、也是利用价值最高的一种自然资源。立足于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探索乡土材料与班级环境间的联系,有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化和谐发展,在班级环境中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于是我们把竹子这一特殊的乡土材料带进了我的教学活动中。让孩子在一日活动中获得更多的乐趣。铲除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土壤,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探究学习,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5.
随着学科环境与要求的变化,需要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发展的关键在于聚焦社会现实,关注社会需求,促进社会互动,服务社会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的根本在于以理论研究促进教育实践的科学化,实现理论先行与实践验证之间的相互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发展的要务在于加强知识生产与社会实践的制度安排,增进学科建设主体的制度自觉,加强党和国家各项社会制度的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吸纳人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不断凸显,特别是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理论与实践议题。"杀马特"群体在其身份认同上存在着断层与焦虑,文化认同上也具有现代性与乡土性并存的二维性特征,二者共同作用导致了"杀马特"现象的产生。但城市主流社会与文化的排挤使得该现象不断再生产,促成了一个异于主流的"杀马特"社会圈子,并最终令其陷入了"区隔型"城市融入的困境。因此,如何解决好其城市融入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既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关乎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7.
从全球化的视野来看,每位个体同时拥有作为族群成员的身份、作为民族-国家成员的"公民"身份以及作为"地球村"的"世界公民"身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公民教育、乡土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框架,试图说明中国民族教育应该承担培养学生具有乡土情怀、公民意识、跨文化的能力和全球意识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中国百年乡土教材演变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大量散见的史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将中国百年乡土教材的发端、演变脉络总结为三个时期五次高峰期,认为中国乡土教材源于舶来成于传统;伴随于乡土教育运动;适应于教育改革运动,普及面广而作用为补充;存在着有发展空间无实施保证、体系上与学校教育的其他内容相对脱节、其功能作用或被夸大或被忽视、缺乏相应的师资、相应理论建设不够、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总结等局限。  相似文献   

9.
莫言的作品大多是以乡土为背景来描写乡村生活的,应该说莫言小说是新时期乡土小说的代表,因此,将莫言的作品置于中国乡土小说背景中将有利于突显出其在乡土文学史上的独特之处。与写实主义和写意主义乡土作家不同,莫言的乡土小说更多的是以一种平民姿态表达着对于乡土中国苦难的体验乃至认同。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与社会》特有的学科特色。使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充分发掘乡土资源,加强乡土情感教育,从培养学生爱乡情感开始,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责任感。从而升华为崇高的爱国情感。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如何利用乡土资源渗透乡土情感教育,以及对乡土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