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入境旅游是文化软实力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黄山市的入境旅游市场繁荣,对于文化软实力的传播负有特殊使命,基于此对古村落、古祠堂、古牌坊、古豪宅等代表性景观提炼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景观蕴含的丰富文化,只有对旅游者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与认同感,才能够形成软实力,因此要重视研究旅游对外文化传播的策略,首先传播者应具有国际传播意识,其次景点与产品开发应适应国际传播需要,再次要重视多元化对外传播渠道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张承欢 《科技信息》2012,(2):101-102
文化软实力是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衍生出来的一种柔性力量,但又与奈的"软实力"概念有着巨大的差异。奈的软实力理论实际上是为美国文化霸权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则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目的是充分运用传统文化的底蕴向世界展示"中国品格"和改善自鸦片战争以来被世界扭曲了的中国形象,而不是为了炫耀中国文化的优越性并强迫外部接受中国文化。可见,中国文化软实力是真正的柔性实力。一国的文化软实力基于该国的文化资源,但并不意味着一国的一切文化都是该国的软实力,只有当一国文化产品在对外传播中能够被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主动接受时,这种文化才直接转化为该国的文化软实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正式吹响了文化振兴的号角,文化是构成民族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民族国家发展壮大的重要社会资源。廿一世纪,发展国家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发展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3.
在软实力发展背景下大力发展武术产业是时代所需,武术产业发展对我国软实力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武术产业的发展能很好地将武术蕴含的文化元素输送到各个角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我国树立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的良好形象和追求和谐、共同繁荣的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从而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地位。在软实力背景下我国武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体现愉悦享受、平凡真实的技击搏斗、武德精神以及美、天人合一和谐养生的文化品格。武术产业发展应围绕武术丰富的文化内涵,挖掘其能开发的文化符号,打造武术产业品牌,通过各种传媒渠道、政府扶持等途径最大范围的扩大消费群体,拓展武术产业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武术产业在国家软实力提升过程中的文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科技与文化融合本身就是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中国坐拥悠久、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而其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的占有却是超低份额,主要原因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度不够;河北省的文化旅游产业滞后,科技与文化融合度低是关键的制约因素;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对河北省文化旅游的竞争力,关键是对文化资源进行文本、文献的发掘、创新研究,为科技与文化融合奠定基础;运用数字化虚拟、数字化场景拼接等科技手段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运用大数据挖掘、海量信息异构以及自助导游服务等科技手段提升文化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紧密相连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决定了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构方向,贯穿于文化软实力建构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着重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层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应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八一精神是南昌起义所孕育的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强有力思想武器,不仅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基石而且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和政治优势.当今文化软实力已逐渐成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持久驱动力,八一精神在培育和提升区域红色文化软实力中具有强大生命力,通过加强以八一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建设与传播来推进红色文化认同、开展红色文化育人工作以实现红色文化传承以及打造红色文化产业来增强红色文化的影响力等途径可以促进区域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当前,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突出,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各个城市之间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不仅取决于其城市文化内容的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该城市是否具有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本文以吉林省四平市为例,从成立专门城市文化传播机构、创新城市文化传播方式和举办特色文化活动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力,增强城市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文化软实力广义上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承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狭义上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从而扩大对外影响力。我国必须丰富文化产业内容,打造富有民族风韵的文化品牌;建立文化产业法律政策体系,培育适合软实力发展的环境;以新媒体武装传媒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传播水平;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扩大我国文化的传播范围。  相似文献   

9.
河南名人文化璀璨辉煌,在这一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没有形成与河南名人文化资源相匹配的河南地城性文化软实力,需要进一步整理名人文化、传播名人文化,在实现河南从文化资源大省迈向文化资源强省过程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现象学,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的精神故乡,我们的安身立命之地.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后备人才,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接受与传播,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校正当前在培养大学生传统文化方面的一些认识误区,谋求新思路,寻求新办法,实现新境界,这就是:提高认识,统一规划,确保培养大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政策基础和实施保障;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重点;师生同修:校院内外共同促进;开设系列课程,强调经典阅读;解决传统文化教学中点与面结合而导致的师资缺乏的瓶颈问题;更新观念,改进方式,提高手段,用活当今时代各种资源,立体、全方位地打造培养大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新机制、新渠道,实现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