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鸣  刘鹏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2):128-129
受地域和语言的影响,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在发声效果和演唱风格上差异较大,各成流派,但三者之间在歌唱技巧和方法上却有着互为补充的较大潜力。在课堂训练和演唱实践中,我们可以充分借鉴三种唱法的共通性和互补性,使其融会贯通,在不限于某一种唱法的基础上,演唱不同地域、不同语种、不同风格的歌曲,进一步提高歌唱艺术的综合素质及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我国声乐艺术在原有的美声、民族、通俗唱法划分的基础上,出现了艺术歌曲流行化、流行歌曲艺术化、民族唱法美声化和美声演唱民族化的新趋势,这给我国声乐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认为:正视现状,破除瓶颈,解放思想,树立演唱方法为演唱作品服务的思想,技术服从艺术;打牢声乐演唱的基础,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中国唱法是基础;要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掌握不同风格作品的演唱技巧;勤于思考,刻苦学习,努力将自己塑造成能够适应新形势、演唱技能全面、优秀的"跨界"歌手。  相似文献   

3.
音色是表现音乐思想内涵的重要条件。本文对不同唱法、声部分类、发声训练、演唱技巧与音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期望歌者在声乐学习中掌握音色变化的技巧,调控和塑造理想的音色,从而更好地诠释作品,增强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声乐艺术应逐步形成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音乐风格的有民族代表性的歌唱流派--"中国唱法"."中国唱法"应是融洋贯中的结果,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语言和民族气质的特点,根据各剧种、曲种、歌种的不同唱法、音乐风味的个性与共性之不同表现因素,与"美声唱法"中的科学发声方法和有关演唱技巧规范进行有机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面罩唱法"是歌唱时的一种感觉,是国际声乐界最流行最科学的一种歌唱发声方法。根据我国民族女高音的发声特点,将"面罩唱法"运用到民族女高音的演唱中去,使演唱者获得集中、明亮、既有金属性又有穿透力的声音,真正做到"面罩唱法"洋为中用,更好地促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声乐学习和演唱是人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生理共同参与协调渐进的过程。表现在发声要领、演唱技巧、歌词、音准节奏、情感表达和肢体动作等方面都要经过大脑的控制,而这种控制就是大脑对演唱活动的"注意"。在声乐学习与演唱的活动中,"注意"对歌唱和发声起着巨大的作用,它对能否迅速、正确地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和演唱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族声乐艺术具有“重字”的传统,演唱时要充分展现字的表现力,对歌唱咬字吐字发声技巧的美学追求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在演唱实践中,要在科学发声的基础上,力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保持发声清晰性、共鸣性与连贯性的统一,同时根据歌曲表演的情境,采用一些字的特殊的表现技巧,来展现民族声乐“字”的韵味和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8.
熊秋玲 《科技信息》2009,(3):181-181,172
在近年来的音乐舞台上,藏族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虽然已近古稀之年,但她的歌声依然高亢嘹亮、热情饱满、保持着歌唱的青春状态,风采不减当年,被誉为“藏族歌唱艺术的常青树”。笔者认为这要归于她练就了精湛的歌唱技艺。她不仅有扎实的藏族民歌演唱功底,还积极的借鉴吸收西洋发声方法中的科学成分。才旦卓玛的演唱虽然借鉴了西洋的发声方法,但仍有别于西洋唱法,她的歌声听起来并没有使人感到有半点儿“洋腔”;她的唱法虽然属于中国的“民族唱法”.但又不同于目前我国民族声乐歌坛上流行的所谓“千人一腔”的“民族唱法”.她仍然保持着浓郁的藏族韵味,几十年来在我国民族声乐歌坛上独树一帜。本文主要从才旦卓玛如何借鉴吸收西洋发声方法中的科学成分方面来论证形成她独特的演唱风格的因素.希望对我们的民族声乐演唱和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夏艳萍 《甘肃科技》2011,27(8):187-188
歌唱演员和声乐教师进行演唱和教学时,是通过熟练地运用声乐的发声、呼吸、共鸣、演唱等技巧来表现和创造美好的音乐语言.如何处理好气息支点、发声支点和共鸣焦点的关系,本研究用具体明确的概念显示出来,在理性的指导下,在声乐实践中,以便加快教学进度,提高演唱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歌曲演唱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课。歌曲演唱中的各种艺术技巧,都与气息的控制息息相关,气息控制是歌唱训练至关紧要的基本功,是第一重要的技术性问题,它贯穿于歌曲演唱的始终。本文试从气息的力度、支持点、发声、共鸣等几个方面,对歌曲演唱中如何把握气息控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古今中外异彩纷呈的声乐作品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丽奇葩,歌曲的艺术表现是歌唱艺术中的较高层次,它是演唱者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实践,运用娴熟的演唱技巧以及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达到声情融合后对音乐作品具体而又准确的表现.该文从四个方面探索演唱艺术歌曲的教学方案:1、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2、分析歌曲的由式结构及情感表达;3、演唱发声技巧训练;4、语言发声技巧.  相似文献   

12.
颜广秋 《科技信息》2009,(24):238-239
范唱即示范演唱,是声乐训练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范唱是通过教师运用正确科学的发声演唱方法,结合歌唱发声技术动作演示和演唱表现展示的教学示范行为,向学生提供直观的教学演唱提示。通过范唱,供学生学习,起示范性作用。教师可以进行正、误两种类型的技能技巧方法演示,通过对比演示活动,让学生更直观的弄清、弄懂歌唱技术要领,也可以通过实际歌唱发声艺术效果的演示,实施作品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的展示,向学生直观地传授声乐演唱技艺。  相似文献   

13.
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开始,举出几种歌唱发声上的错误倾向,逐步引申到发声的一般规律,使我们对歌唱发声有一概括认识,进而指导演唱实践,提高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14.
混声唱法是声乐演唱中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一门技巧,混声实际上就是真声和假声的混合统一。如果真声过多,发出的声音就会滞重,位置过低;如果假声过多,发出的声音就会轻飘,显得跟气息脱节,音色也缺乏感染力。不管是真声多还是假声多,对声音都没有好处。要想出来的声音圆润、优美、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就必须要找准真声和假声的“切合点”,也就是“混声唱法”,这样出来的声音才会统一、优美、有穿透力。本文主要对“混声唱法”的有关问题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物质和意识两个层面论述昆曲演唱的用气。中国昆曲演唱用气与欧洲歌剧唱法演唱用气比较,有着歌唱呼吸支点、多样化用气与统一化用气两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声乐作为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特殊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代替的。学习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了解以及弄清它们之间的异同,是我们每一个学习声乐的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民族唱法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歌唱家,如"彭丽媛、吴碧霞、蒋大为、吕继宏等,它们在演唱上融合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优点,尤其是吴碧霞,她的演唱同时具有美声与民族两种唱法的特点,被誉为"中西合璧的夜莺",她在两种唱法上的成功,更有力地证明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相结合的必要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高校声乐专业课程中学生的心理困惑,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积极心理学"教学要素的忽视。声乐课程学习和学生积极心理激励之间的关联紧密,高校声乐教学积极心理暗示、内在声乐学习技巧的引导,包括个体发声训练技巧、积极情感要素的强化教育,会对学生声乐练习的心理状态、演唱效果产生促进作用,从而达到定位学生声音形象、发挥其内在声乐演唱天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论民族声乐发声方法及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声乐在演唱中具有一种符合民族欣赏习惯和审美习惯的质朴感和亲切感,并具有民族的气质和感情,容易被群众所接受,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要表现民族声乐艺术,对于演唱者来说必须运用呼吸和气息,发声和共鸣,咬字,吐字,演唱风格等适合表现民族声乐的发声方法及技巧.  相似文献   

19.
2006年3月,我区“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选拔赛”在西藏首府拉萨隆重举行。我校艺术学院2004级声乐表演专业学生扎西拉宗在众多选手中崭露头角,她以全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脱颖而出,被西藏电视台推选到中央电视台参加“隆力奇”杯第十二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隆力奇”杯第十二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于2006年4月30日,在首都北京正式拉开序幕。此次大赛除原有的美声、民族、通俗唱法外,还新增设原生态唱法和组合演唱形式。我校扎西拉宗同学参加了原生态唱法的比赛。参赛人员各个身怀绝技,特色各异,可谓强手如云。经过…  相似文献   

20.
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传统民族声乐单一的演唱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大众对听觉艺术的审美需求。文章以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及其多元化发展为研究点,论述了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了高校声乐教育立足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声乐演唱形式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唱法分类,改变教学模式,为声乐艺术的演唱形式向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