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单极性脉冲电源结合介质阻挡放电降解VOC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单极性脉冲高压电源引入介质放电阻挡反应器(螺旋棒式不锈钢电极、石英玻璃介质),分别对氯苯和甲苯的分解特性进行实验.结果发现,这种放电形式可以高效注入能量,兼有脉冲电晕放电和介质阻挡放电的特点.高压脉冲电压使电场强度急剧增强,产生瞬间大功率放电和高能粒子,可以实现对VOCs化学键的高效裂解,从而提高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降解作用.此外,实验还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氯苯比甲苯难以分解.  相似文献   

2.
采用处理烟气量为200 Nm3/h的线-板式脉冲流光放电反应器进行了模拟烟气脱硫实验研究.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研究了电压、脉冲成形电容及不同线-线间距与线-板间距的配置对反应器的脱硫效率及能量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压、脉冲成形电容的增大,反应器脱硫效率升高,但反应器的能量消耗增大;在线-板间距10 cm条件下,最佳线-线间距为6~10 cm时,反应器能量密度最大,脱硫效率最高,且能量消耗最低.在最小能耗16.7 eV/mol下,脱硫效率达85%.  相似文献   

3.
气相脉冲放电针-板反应器降解水中有机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液相放电电极腐蚀,引起放电状态不稳定的难题,本文采用高压放电针状电极位于液面上方的气相中,低压接地电极位于液相中的针-板电极脉冲放电反应器,对溶液中难降解有机物进行降解.主要研究通入气体种类及气量、苯酚浓度、输入能量等因素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目的是了解影响气相脉冲放电对水中有机物降解的影响条件,为脉冲放电水处理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板式流光放电结合脉冲电源降解甲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电等离子反应器的结构与高压电源的匹配对于VOCs的降解产生重要影响.采用针-板式反应器并引入脉冲高压和交流高压,采用3种不同电极形状(锥形、圆台、扁平)对甲苯的降解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脉冲电源可以提高电极间的击穿电压,并使流光放电更加稳定,产生瞬间高能粒子,从而提高甲苯的脱除效率;不同的电极形状对放电特性及降解率产生影响,圆台形电极获得最大的甲苯降解率和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压脉冲电源反电晕放电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正极性固态Marx脉冲发生器作为放电电源,以中间添加蜂窝介质的针板作为放电电极,设置正极性矩形高压脉冲输出电压为0~20 kV可调,工作频率为0~1000 Hz可调,脉冲宽度为10~500 μs可调,进行反电晕放电实验,并根据电源和电极参数对影响放电电流大小的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在相同放电电极参数条件下,将高压脉冲反电晕与直流反电晕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介质厚度、针板间距、脉冲宽度和放电频率均对反电晕放电电流有一定影响;在脉冲放电频率为100~1000 Hz时,发生反电晕的相同电压下,脉冲反电晕放电电流大于直流反电晕放电电流,证明高压脉冲激发反电晕放电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多脉冲点火对火花助燃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燃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了一套基于电容放电的多脉冲点火系统,可实时调整点火间隔和点火次数;并在一台内部废气再循环(EGR)的汽油机上研究了多脉冲点火参数对火花助燃均质充量压缩着火(HCCI)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火花助燃方式,可以在可控自燃(CAI)不能稳定工作的边界工况区域实现稳定的稀薄燃烧;增加脉冲个数,可以缩短燃烧持续期,并提高平均指示压力,增幅达8%左右;增加脉冲间隔,也可以提高平均指示压力。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氩气中圆柱形空心阴极放电的自脉冲现象.测试了空心阴极放电不同阶段的伏安特性及自脉冲频率和电流脉冲上升沿随放电平均电流、气压和电路电容的变化;讨论了自脉冲的形成机理. 结果表明,自脉冲现象出现在空心阴极放电的负阻特性阶段,并具有稳定的频率.自脉冲频率随平均电流的增加而线性增大,气压和孔径的乘积pD值对频率的影响与其大小有关,但电极间的并联电容不影响脉冲频率;电流脉冲上升沿几乎与平均电流、气压或并联电容无关. 实验结果表明,自脉冲现象是空心阴极本身的一种特征放电过程.  相似文献   

8.
大气压脉冲介质阻挡放电射流等离子体中,羟基活性粒子的生成和调控对于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而羟基活性粒子的形成和调控又与放电结构密切相关。研究了接地电极宽度对大气压脉冲放电射流等离子体的影响:通过改变接地电极宽度,探究其对射流长度、放电强度的影响;通过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ICCD)对放电时空演化进行分析;通过发射光谱分析放电产生的特征谱线。结果表明:当接地电极的宽度为1.5 cm时,射流长度最长;在射流3 mm处,有较强的羟基活性粒子浓度。利用大气压脉冲射流等离子体处理涤纶织物表面,验证了气相等离子体中羟基含氧基团与涤纶表面亲水处理效果的正相关性,为等离子体中活性粒子的控制和开发工业用等离子体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脉冲流光电晕脱硫反应器电极配置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线-板式非热等离子体烟气脱硫反应器的电极配置形式是影响反应器脉冲流光电晕放电特性及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线-板电极的配置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最优方案.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在分析脉冲流光电晕放电机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反应器静电场数值模拟,得出了不同电极配置的静电场分布,结合流光形成、发展和传播所必备的静电场条件,优化电极配置.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施加峰值电压为80kV,放电极半径为0.2cm,线-板间距为10cm时,线线最佳间距为6~8cm.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组合电极结构产生常压等离子体射流,对直流(DC)脉冲辅助射频放电进行试验研究.在每个射频脉冲产生之前,引入一个微秒级DC脉冲放电,通过采集放电电流和电压曲线以及时间分辨放电图像,研究这种组合放电的电学特性及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在射频放电脉冲中间引入微秒级DC脉冲放电之后,使射频放电脉冲起辉电压从3.86kV降低到1.61kV,提高了常压脉冲射频放电的稳定性,可为常压射频放电在工业上的连续化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电极和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了C/KOH/Ni(OH)2非对称电容器在活化过程中的正、负电极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表现双电层电化学行为的活性炭负极活化过程相对快速,30周循环后电极性能稳定;Ni(OH)2正极的活化是影响非对称电容性能的关键因素,活化过程中Ni3 在电极上积累,在添加剂的共同作用下,活性物质表层组成发生改变,电极的析氧电位升高,导电性改善,容量性质和快速充放电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介质阻挡放电降解水中微囊藻毒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LR,一种强烈的致癌剂,是蓝藻水华时产生的一种主要的藻毒素.本文研究了多根高压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对该毒素的降解.从实验室培养的铜绿微囊藻中提取微囊藻毒素,经富集、纯化后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其分析检测.实验研究了峰值电压、频率、曝气量及电导率对介质阻挡放电降解微囊藻毒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率随峰值电压、频率、曝气量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电导率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基于曲线推进的符号距离函数生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造水平集方法中所采用的符号距离函数,以提高曲线演化算法的速度。方法通过对水平集曲线形状的分析,给出了曲线内外点的判断方法,然后以距离等于1为步长推进边界,同时进行邻域最近点扫描,寻找任一网格点在曲线上的最近点,从而给出该点到曲线的距离。结果内外点的判断以及符号距离函数的构造均只需要经过图像的一次扫描即可给出结果,计算复杂度为O(N)。结论数值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新的方法计算稳定,比其他方法速度快。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液相氧化法制备了MnO2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以MnO2为正极材料,活性炭(AC)为负极材料,丙烯腈作聚合物单体,碳酸二甲酯(DMC)与碳酸乙烯酯(EC)的混和液作增塑剂,高氯酸锂为支持电解质,采用内聚合法制备PAN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MnO2/AC混合电容器.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恒流充放电等测试方法对混合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混合电容器的工作电压为2.5 V,比容量为27.3 F/g(i=0.5 mA/cm2),比同电解质体系的AC/AC电容器提高约48.21%.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一种2μm状态可切换的光纤激光器,该激光器结合萨格纳克环(Sagnac loop)和非线性放大环镜,通过调节泵浦功率和偏振控制器,能够稳定工作在2个不同区域,即多波长工作区(Ⅰ区)和多波长与锁模态可切换工作区(Ⅱ区).Ⅰ区:激光器运行的中心波长为2017.4 nm,获得了19个稳定的波长,且相邻波长间隔为1.03 nm;Ⅱ区:激光器实现了多波长与锁模态之间的灵活切换,多波长态类似于Ⅰ区;其锁模态的脉冲宽度、光谱宽度和信噪比分别为1.62 ns,15.23 nm和34 dB.研究结果对2μm状态可切换光纤激光器输出动力学特性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刚石具有的一系列优良特性使其成电极材料的重要选择之一,采用P型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可制备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双电层电容器.本文介绍了金刚石薄膜电极电化学双层电容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主要参数.并通过对实验制备出的电容器进行相关参数的测定,证明了以P型掺杂金刚石为电极材料的双电层电容器具有优良的特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In the 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each data point is uniquely placed into one category. The clustering quality is heavily dependent on the initial cluster centroid. Different initializations can yield varied results; local adjustment cannot save the clustering result from poor local optima. If there is an anomaly in a cluster, it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cluster mean value. The 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is only suitable for clusters with convex shapes. We therefore propose a novel clustering algorithm CARDBK—"centroid all rank distance(CARD)" which means that all centroids are sorted by distance value from one point and "BK" are the initials of "batch K-means"—in which one point not only modifies a cluster centroid nearest to this point but also modifies multiple clusters centroids adjacent to this point, and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of a point on a cluster centroid depends on the distance value between this point and the other nearer cluster centroid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our CARDBK algorithm outperformed other algorithms when tested on a number of different data set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erformance indexes: entropy, purity, F1 value, Rand index and normalized mutual information(NMI). Our algorithm manifested to be more stable, linearly scalable and fas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