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絮语     
对若干疑虑的答复自改为彩色版后,很多读者予以了肯定,也有读者提出了一些担心和疑虑。在此,我们就读者关心的一些问题做出答复。一改版后,《世界知识》的“档次”和“品位”会降低吗?不会。“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半月刊”的定位不会改变,“平实理性看世界”的风格不会改变,基本内容也不会改变。从国外和国内期刊的发展情况看,从“黑白”走向“彩色”,从纯文字走向图文并茂,是包括时政类杂志在内的许多类型的杂志的必然趋势。这是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读者阅读要求不断提高的结果。应该说,由于彩色印刷、纸张改变、图片质…  相似文献   

2.
很多读者朋友来信希望我们多增加一些有关世界经济方面的文章。我们常说读者是杂志的“上帝”,也算是遵照“上帝”的“旨意”吧,在岁末年初之际,我刊请世界经济问题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对1995年的世界经济情况作了一个概括并对1996年的情况作了一些展望。——编者  相似文献   

3.
很多读者朋友来信希望我们多增加一些有关世界经济方面的文章。我们常说读者是杂志的“上帝”,也算是遵照“上帝”的“旨意”吧,在岁末年初之际,我刊请世界经济问题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对1995年的世界经济情况作了一个概括并对1996年的情况作了一些展望。——编者  相似文献   

4.
很多读者朋友来信希望我们多增加一些有关世界经济方面的文章。我们常说读者是杂志的“上帝”,也算是遵照“上帝”的“旨意”吧,在岁末年初之际,我刊请世界经济问题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对1995年的世界经济情况作了一个概括并对1996年的情况作了一些展望。——编者  相似文献   

5.
很多读者朋友来信希望我们多增加一些有关世界经济方面的文章。我们常说读者是杂志的“上帝”,也算是遵照“上帝”的“旨意”吧,在岁末年初之际,我刊请世界经济问题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对1995年的世界经济情况作了一个概括并对1996年的情况作了一些展望。——编者  相似文献   

6.
很多读者朋友来信希望我们多增加一些有关世界经济方面的文章。我们常说读者是杂志的“上帝”,也算是遵照“上帝”的“旨意”吧,在岁末年初之际,我刊请世界经济问题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对1995年的世界经济情况作了一个概括并对1996年的情况作了一些展望。——编者  相似文献   

7.
很多读者朋友来信希望我们多增加一些有关世界经济方面的文章。我们常说读者是杂志的“上帝”,也算是遵照“上帝”的“旨意”吧,在岁末年初之际,我刊请世界经济问题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对1995年的世界经济情况作了一个概括并对1996年的情况作了一些展望。——编者  相似文献   

8.
很多读者朋友来信希望我们多增加一些有关世界经济方面的文章。我们常说读者是杂志的“上帝”,也算是遵照“上帝”的“旨意”吧,在岁末年初之际,我刊请世界经济问题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对1995年的世界经济情况作了一个概括并对1996年的情况作了一些展望。——编者  相似文献   

9.
編輯室     
关于“从鋼的生产看世界”中数字的质疑山西日报资料组、上海复旦大学王天庆和广东合浦读者傅多仁来信,对本刊今年第十五期“从鋼的生产看世界”一文中若干数字提出质疑,经转与作者后,据作者答复如下: 1.山西日报资料组指出,该文第—段“1956年全世界生产了鋼铁和鋼铸件三亿一千二百八十四万吨”句中的“鋼铁”应为鋼,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数字不包括生铁在内。 2.文中所用资料,一般都根据美国商务部今年4月15日公布的数字、1957年“世界知識手册”及各人民民主国家的正式文件。其他报刊所载数字因来源不同,可能有出入。“布拉格廵礼”中的事实错误读者小峰、金君辉自布拉格来信認为“布拉格廵礼”(通  相似文献   

10.
与读者同行     
埋首于编辑案头,经营着纸上烟云,奔波于采访路上,在周而复始的忙碌之中,我们与读者一起走进了2004年。“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回首2003年的风云岁月,我们都曾在时间的驿路上行色匆匆,风雨兼程。在这段难忘的日子中,每一个翻开这本杂志的读者,都是与我们的一次未曾晤面的相遇,一次无言的精神上的交流。我们对读者的感谢有很多很多:每一个订阅者、每一份来稿、每一次阅读、每一次的建议和“挑刺”,都是对我们的爱护和支持。我们深知,我们面对的是千万双关注的目光,我们不能也不敢懈怠,只有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情,…  相似文献   

11.
“我看世界”匆匆已两载,各方人士源源赐稿。使这个小小栏目延续至今。 从本期起,“我看世界”改为“观点汇编”,将从众多读者赐稿中,每期撷取一二精彩观点,不取长篇,不求全面,只摘观点,力求短论,让更多读者能在这方寸之地展现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国庆黄金周期间,《世界博览》杂志社组织的“集刊花,抽大奖”获奖作者旅游活动如期举行。塞上 明珠银川的美丽风光和地理风情给六名幸运读者带来一次极珍贵的体验。下面是他们的热情来信。 让更多的幸运读者从纸上走向实境,将是我们不辍努力的一个方向。2006年,欢迎您积极参与我们 组织的每一个收获幸运行动。让每一个机会都给你带来心动,直至惊喜。希望我们的脚步能踏上祖国令 人神往的远方,甚至国外。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美国式"的冲击力量,向世界各国全面渗透,这使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更进一步地走近美国,了解美国。探析美国主流文化的模式对读者是大有裨益的。本文意在使读者更深入的了解美国文化,扩大视野,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在2000年时,全球媒体都沉醉在对大历史的感受中,掀起回顾、总结、展望热,期望给我们延绵不绝的时光来一个人为的“停顿”。现在值《世界博览》创刊20周年,既然我们一直在做“世界”这个大文章,无形中备份了自己的一份小小的“世界史”,因此也尽量不生硬地暂做停留,回首俯瞰,举目眺望。我们请先是读者、后作编辑的吴新杰和来自台湾省的年轻编辑刘岱带着自己的视野和感受,引领老读者做一番旧世重温,并给新读者一个希望:《世界博览》将进入见证世界历史的新阶段,先给我们畅想,后给我们回忆。在第三部分,是我们奉献的一份勾勒最新世界的大套餐。酷极了的世界,处在火热的颤动中,最后冷却为一个个清新美好的碎片。  相似文献   

15.
我有一个梦     
与《世界知识》交往三年了。它几乎伴我度过了初中整个的空闲时间。当读完一本小说时,内心感到的是成就感。当读完一本“世知”,感到的则是无以名状的“理性”。《世界知识》的作者们,用语言阐述了一个简单而又不寻常的道理。我高兴的是我能感受、体会到这些话,用心感受“平时理性看世界”。我有一个梦,那就是当一名外交官。读完《外交十记》,我感到一个外交官是为祖国尊严、利益而战,为国与国之间能够和平而战,也感到外交官任务之重大。从此,我更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因为我自始至终认为,那样的人,是世界需要的人,是搭起国与国之间大桥的人。…  相似文献   

16.
郭耕 《科技潮》2003,(10):36-39
10月4日为每年的“世界动物日”。这是一个世纪前由意大利人圣佛朗西斯倡导的,以“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致敬”为主题的国际纪念日。中国也从1997年开始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其实,保护动物,拯救濒危野生物种,是政府的事,是专业工作者的事,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也可以做保护动物的卫士。  相似文献   

17.
从抛掷出去的球到行星的运动,从明天的天气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在这个世界上发生着的一切现象总是在按照某些“物理规律”向着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龙族成败论     
“爱与征战的岁月我们曾在一起,剑与魔法的交融我们所向披靡”,这可以说是《龙族》世界里的真实写照。相信每一个真正喜爱《龙族》的玩家都能感受到。《龙族》精神一直鼓舞《龙族》世界里的每一个人,那就是勇往直前,契而不舍,以及团队精神!!但《龙族》也引发了网络游戏玩家们的讨论,到底《龙族》是优?是劣?是成还是败?笔者通过本文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果壳里有宇宙,c——这是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世界知识》让我们掌握了很多关于世界的知识,但这还不足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世界的本质。因此“,试着理解世界”是我今年专栏文章的宗旨。希望这些碎砖烂瓦能成为与我一起成长的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走上“理解世界”之道的小小铺路石。顺便说一句“,豆角”也是我宝贝女儿的爱称,她也是我的乾坤。  相似文献   

20.
鲁迅在1932年的《祝中俄文字之交》一文中指出:“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从俄国文学里,“明白了一件大事,是世界上有两种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鼓舞许多青年投身革命洪流。高尔基的《母亲》是进步青年的革命教科书。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不但在郁达夫等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响,而且在新时期开始时的创作中也投下了自己的身影。苏联著名文艺评论家赫拉普钦科认为:“新的每一代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