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为了寻找溪洛渡导流洞混凝土及钢筋磨损原因,采用缆道悬挂大型采样器方式,在导流洞出口开展卵石推移质试验观测,因此取得通过导流洞的推移质样品,为研究解决导流洞抗磨蚀问题收集了观测成果,也为金沙江后续电站的科研设计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正泥沙问题在三峡工程论证时一直是一个重要议题。三峡水库运行后,不但没有出现人们担忧的类似三门峡水库推移质受阻、泥沙淤积上游的现象,而且来沙比预计的要少很多。长江水变清了会有什么影响?让我们一起去长江看看吧。长江水为何变清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三峡的沙质推移质和砾卵石推移质泥沙量总体都呈下降趋势。其原因一是近年来长江上游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深水重力式沉积物采样器在海流、缆绳等外力作用下的采样效率,基于Open FOAM程序并通过动态重叠网格方法,模拟静水中采样器在触底前较大范围内自由下落时的姿态。首先构建采样器与流体相互作用三维时域耦合计算模型,并采用Newmark法对结构在流场中的运动方程进行迭代求解;验证网格收敛性,分别对初始倾角为0°和5°的采样器自由下落姿态进行时域模拟,分析下落距离、下落速度以及采样器偏转角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研究采样器的偏转角对取样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结构与流体相互作用的三维时域计算模型可以精确模拟采样器自由下落姿态;采样器的初始偏转角对采样器下落姿态以及取样效率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采样控制系统输出信号的类型,作了四个基本规定,建立了求取采样输出量的二个公式。对前向通道中无采样器的系统及某一回路无采样器的系统的采样输出量求解问题,给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由于大气颗粒物的直径大小有差异,因此在监测采集过程中选用合适孔径的滤膜以及采样器对于大气污染监测至关重要.文章对可采集不同孔径尺寸大气颗粒物的常用滤膜和采样器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不同材料的滤膜和不同功能的采样器进行适用范围分析,以此来阐明在大气细颗粒物监测中采样膜和采样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这是了解大气颗粒物监测手段以及测试技术的基础,也便于今后在大气颗粒物监测分析研究中选择合适的滤膜以及采样仪器.  相似文献   

6.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理论分析时,常用虚拟的理想采保器代替了实际的采保器,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数学处理,但这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本文分析了这两种情况下采样保持器的频域特性,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等价条件。提出,如果满足以下3个条件:1)连续信号x(t)是低频的,它的最大频率为有限值ω0,即ω≥ω0时,X(jω)=0;2)实际采样脉宽r〈〈采样周期T,且频率ω1≥2ω0;3)实际采样器后,串接放大环节1/r,或实际采样器后置零阶保持器,用理想采样器代替实际采样器是完全可行的,从信号输入、输出关系来看,两者是等价的。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粉尘浓度测定仪的测量原理与校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敏然 《广东科技》2004,(11):53-53
对环境粉尘浓度的测定,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滤膜式粉尘采样器和光散射式数字粉尘测试仪。滤膜式粉尘采样器的测量原理是通过控制采样器采样流量,使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滤膜,采样前后滤膜重量的差值为该体积下空气中粉尘的重量,求得粉尘的浓度。光散射式数字粉尘测试仪的主要原理是粉尘的散射光量与它的质量浓度成正比,可直接读出粉尘的浓度。  相似文献   

8.
根据江苏省辐射沙洲潮流水道33个站次连续两个潮次的潮流、底沙实测资料,利用比较分析与拟合研究方法,对各潮流水道的推移质输沙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明确了辐射沙洲主要潮流水道涨潮、落潮、全潮平均推移质单宽输沙率和输运路线;分析得出了1 m深流速流向和临底层流速、垂线平均流速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拟合构建了江苏省辐射沙洲海域主要潮流水道相应的推移质输沙率流速表达的动力关系式。利用4#~20#站位测量数据及对应计算结果计算拟合得出了西洋水道、豆腐渣腰门水道、陈家坞槽水道的推移质输沙率流速关系式。拟合得出了21#~24#站位所在水道的推移质输沙率计算式,得出了沙洲中心浅滩汊道推移质输沙率关系式;发现推移质输沙率流速表达式在辐射沙洲三个不同区域是有差别。最后利用33个测站的水文测量及计算结果得出了辐射沙洲的整个海域的推移质输沙率计算式。推移质输沙率能用流速很好的表达,一是方便于计算应用,二是可反映内在动力机理。  相似文献   

9.
应市场需求设计了一款便携式TSP采样器,该采样器采用增强型51内核的单片机STCl2C5A60S2作为控制器,定制段式大屏幕液晶显示,24位模数转换芯片HX711与差压传感器M1210配合检测流量.并利用流量偏差信号控制抽气泵,实现自动恒流采样。经使用,证明该采样器具有功能强、操作简单、便于携带、性能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来沙条件对河床结构及推移质输沙率的影响过程,认识山区河流的推移质运动规律,选择在云南蒋家沟泥石流堆积体上进行野外试验。试验选择在非汛期进行,在试验河道采用人工加沙模拟上游来沙,对不同加沙率时的推移质输沙率及河床结构强度的变化过程进行连续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上游来沙(或推移质运动)会使河床结构强度Sp降低,对河床结构造成危害,导致推移质输沙率的迅速增加;而推移质连续来沙必须先改变河道的河床结构强度才能增加推移质输沙率。在水流能量和河床结构强度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河流的推移质输沙运动相似。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文站中普遍使用的自动缆道测流仪器,均存在进水阀密封、信号控制、与缆道测流系统整合等诸多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的水文缆道测沙自控仪。该自控仪将双管双稳态水样采集阀门与铅鱼有机结合,合理布置进排水管线和通讯线路,水文缆道的水平和垂直运行准确定位,采用双音频信号传输可靠的控制水下采样器阀门的开关,测取断面各位置,不同水深的水样,并及时发回阀门开关状况信号。实践证明,由于采用了双管双稳态水样采集阀门解决了关闭状态下进水管淤积泥沙问题,同时阀门不必进行全密封,还实现了水文监测数据岸上至水中和水中至岸上的双向控制传输,研制的仪器获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对钻井泵阀阀盘运动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泵阀密封面联接磨损的磨损速度与密封面上的接触比压成正比,泵的冲次是影响阀盘运动规律及对阀座产生冲击的重要因素,泵阀产生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的主要原因是泥浆、阀盘和阀座的冲击,冲蚀磨损导致泵阀的刺蚀。因此,优化泵的工作参数是提高泵阀的密封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现代发动机可变配气系统及电磁气门驱动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用发动机的转速变化范围较宽.传统配气机构不能满足各种转速的充量要求.采用新型可变凸轮机构和可变气门定时机构可使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得到改善.但仍未达到理论上的理想状态.一种双弹簧、双线圈式电磁气门驱动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该系统在设计时应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因素:气门实现软着陆;具有足够高的响应速度;较小的能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了深圳市水务局东江水源工程管理处永湖泵站液控蝶阀漂移的的原因,介绍了其解决方案及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液压系统的发展及其振动问题,在液压系统中把液压阀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建模,并分析了液压阀在液压系统中受不规则周期力时的稳态响应,并进行了举例求解。另外还对已知液压阀振动位移规律的情况下,如何求解其振动响应进行了分析。并举例其受简谐基础激励时的振动响应进行了求解,并且用matlab得到了振动响应曲线。  相似文献   

16.
通过简单分析气门间隙对柴油机工作的影响,介绍了6135ZD柴油机的工作过程,提出了该型柴油机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7.
配气机构中凸轮与从动件是一对重要的摩擦副,较易出现磨损、擦伤、劈裂等破坏。针对凸轮与从动件之间容易产生破坏的情况,通过改变气门弹簧的预紧力与刚度,以降低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接触应力,减少凸轮从动件间的接触破坏。利用AVL EXCITE Timing Drive建立某发动机配气机构单阀系动力学模型,对不同转速下的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在Design Explorer中进行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再通过Nelder-Mead算法对得到的试验数组进行优化,得出最佳的接触应力、弹簧预紧力与刚度的组合。试验与优化过程中,通过设置接触损失角和气门落座速度两个约束条件对优化结果进行约束,以防止弹簧预紧力与刚度的变化对机构整体的影响。优化得到的弹簧预紧力与刚度使得不同转速下最大接触应力均有所降低,且未出现飞脱现象。  相似文献   

18.
单向阀的典型应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选择、合理应用单向阀不仅可以满足液压系统不同应用场合多种功能要求,而且还可使液压系统设计简化,功率利用合理。而使用不当,则将会引发一些系统故障。列举了单向阀在液压系统中多种功能的具体应用。并阐述了单向阀使用中的一些应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不锈钢气门离子氮碳共渗工艺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段国炎  俞恒之 《江西科学》1991,9(3):139-143
通过对不锈钢21-4N气门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的探讨,阐述了一种适用于不锈钢气门离子氮碳共渗的较佳工艺方法,在此工艺方法处理下的不锈钢气门,可在确保尺寸精度的前提下获得高硬度、致密、耐腐蚀的表面渗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动力学观点分析了内燃机配气机构在弹性变形下的运动规律,提出按理想气门运动规律设计配气凸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