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越南学生汉语助词“了”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是现代汉语特殊的语法现象,也是对越汉语教学的难点。通过对越南学生"了"偏误的调查,列出越南学生"了"偏误的类型,并运用有界和无界理论分析"了"的使用情况,最后用中介语理论总结越南学生"了"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对中介语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探索,可帮助教师对学生的中介语系统进行分析和引导,使其更接近目的语。偏误分析以中介语理论为基础,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应用广泛,但不同的课程中对偏误分析的着重点不同。文章以无锡职院印尼留学生对外汉语读写课堂教学为例,对留学生在语音和汉字书写两个主要方面出现的一些常见偏误现象进行总结分析,探索偏误的产生规律。然后,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纠正方法和教学策略,从而为相关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提出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偏误分析"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突破口,因为其基本理论依据--第二语言习得和中介语理论目前在国内外的研究都有长足的进展,所以"偏误分析"的研究也在有理可依之下,有效地指导着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本文主要针对偏误的类别、产生原因和教学策略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介语理论产生于国外的外语教学,同样适用于指导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教学。用中介语理论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是开创性的,也是一种十分有益的尝试。文章从中介语与少语民族汉语教学、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的特点以及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的研究目的与方法三个方面展现了这种尝试的成果,可以说是对"中介语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拒绝”是让人不愿接受的和威胁面子的行为,但又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必须经常使用的一种言语行为。汉语拒绝语表达在词语、语句层面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更在语用策略上受到本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制约。这种特殊性直接导致留学生在汉语拒绝语习得和使用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偏误。本文对这些偏误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探讨相关的教学策略,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拒绝语及其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介语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中介语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其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为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规律拓展了一个新界域.本文从中介语的性质、产生根源以及它与偏误分析的关系入手,探讨了该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的作用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行为主义和中介语对外语学习中出现偏误的不同观点、产生的原因,探讨正确处理偏误的方法及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田娟  牛跃辉 《科技资讯》2014,(26):161-162
无论是母语习得者还是二语习得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都会发生某种偏误。本文从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中介语三个角度出发,阐述英汉被动语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以及它们给外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何盈 《科技信息》2010,(7):212-212,416
英语情态动词和汉语能愿动词在各自的语种当中互相对应而又相对封闭,具备跨语言的可比性,但此种可比性容易在语言的习得中形成负迁移,对语言学习者造成了一定的干扰,造成了迁移性语际偏误。本文仅就少数有代表性的例句进行偏误分析,并就此现象对比分析英语情态动词和汉语能愿动词。  相似文献   

10.
张颂 《科技信息》2009,(31):320-321
汉语和韩语虽类型不同,但汉韩语音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韩国学生母语影响着汉语语音的学习。母语中与目的语相同点促进了汉语语音的学习,相异点令韩国学生的汉语语音产生集体偏误。本文用对比分析,偏误分析的方法,以韩国学生的汉语中介音为观测点,深入研究学汉语的韩国学生母语语音的正负迁移现象,并探讨消除偏误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生交际时往往在词汇、习惯表达及中西化差异方面造成语用失误。在外语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实现从语义层到语用层的飞跃,这是外语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中国现代小说语言的问题域,有助于准确深刻地讨论社会革命语言的功过成败。在中国现代小说语言的发展史中,成就最大的是乡土语言,但在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乡土语言出现了严重的异化,很可能将来乡土语言会悄然消失。这里探讨乡土语言的一些关联域、问题域,以期恢复乡土语言的美学效果。问题域的研究必须是整体性的,乡土语言的整体性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是乡村中国所有问题的集结。  相似文献   

13.
量词是汉语语法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时出现偏误最多的词类之一。以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作为研究点,对留学生学习使用量词时出现偏误的原因进行初步的探讨,可以对留学生学习产生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使用网络中的语言进行表达。网络语言在经历一系列的发展之后出现了一种新的变体,那就是火星文。在网络时代,火星文的运用使得汉语及汉字在语用策略与修辞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5.
同义词是困扰汉语学习者的一个难题。近年来,此问题在对外汉语学界逐渐得到重视,但研究对象多数是中高级阶段的学习者,实际上在初级阶段同义词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中,学习者初次接触同义词,而对其辨析和教学有着不同于其他阶段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文论失语症"与后殖民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论失语症”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基本上在借且西方的话语说话,离开了西立的话语,中国的学者就不会说话了,中国的文论长期处于表达,沟通,解读的“失语”的提高,其所遵循的依据是西方化的逻辑,它与来自西方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从心理词汇的表征、发展看中式英语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语言学中成人二语词汇习得三阶段模型入手,进行先导实验,对“伪友词”、搭配错误、“隐形不地道现象”这三个典型现象展开研究,探析中式英语的成因。认为母语词目中介使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言产出带上了明显或隐含的中国味,促使中式英语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汉语写作课程是预科阶段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较难掌握的部分。本文通过对初级阶段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86篇作文的统计分析,归纳出初级阶段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汉语写作中存在的偏误,并探寻在写作教学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对外语学习者的错误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下教师对待学习者错误的积极态度和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