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腔内注射博莱霉素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对45例恶性胸水患者采用胸腔置管闭式术基本引流完后,腔内注入博莱霉素,每周1次,在胸水再生的情况下重复引尽胸水及腔内给药.结果45例患者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23例,缓解率(CR+PR)77.7%.发热3例,恶心呕吐3例,胸痛8例,均为Ⅰ度.结论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腔内注射博莱霉素治疗恶性胸水,疗效好毒副反应少,病人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腔内注射博莱霉素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对45例恶性胸水患者采用胸腔置管闭式术基本引流完后,腔内注入博莱霉素,每周1次,在胸水再生的情况下重复引尽胸水及腔内给药.结果45例患者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23例,缓解率(CR+PR)77.7%.发热3例,恶心呕吐3例,胸痛8例,均为Ⅰ度.结论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腔内注射博莱霉素治疗恶性胸水,疗效好毒副反应少,病人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经胸腔置管并给注射白介素II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临床确诊大量胸水患者经B超定位,在胸膜腔置入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注射白介素II80-100U/次,留管治疗2-3周,经B超定量及根据kamofsky标准判定体力状态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2例中CR6例(19%),PR19例(59%),NE...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75例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组(治疗组),对照组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每周2~3次;治疗组行胸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并每日尿激酶胸腔冲洗.比较两组病人胸水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胸膜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出现机会及治疗3个月后胸膜厚度.结果 治疗组胸水消失时间(6.5±2.3)d,住院时间(11.8±5.2)d,没有病例出现胸膜粘连,3个月后胸膜厚度(1.8±0.7)mm;对照组胸水消失时间(11.4±5.1)d,住院时间(15.2±6.9)d,8例出现胸膜粘连,3个月后胸膜厚度(4.2±1.2)mm.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冲洗治疗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可以加快胸水消失,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预防胸膜增厚粘连,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杨斌  潘道刚  马晓明 《甘肃科技》2014,30(15):127-128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联合冷沉淀胸腔内注射联合治疗难治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及机制。选选用82例难治性气胸患者,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基础上使用冷沉淀胸腔注入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疗效。治疗组治愈率(96%)明显优于对照组(62%),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冷沉淀胸腔内注射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难治性气胸临床效果明显,对于提高难治性气胸临床治愈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腔内置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UK)治疗结核性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例,经胸腔B超证实胸水中等量以上且呈粘连包裹性,将其分为随机分为治疗级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胸腔内置管行闭式引流,且予尿激酶10万U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注入胸腔,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1~3次。对照组36例,常规反复穿刺抽液。治疗前后胸片或B超对比胸腔情况。结果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的胸水引流更彻底,且胸膜肥厚粘连情况减轻。结论胸腔内置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是一种简单、安全并且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75例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组(治疗组),对照组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每周2-3次;治疗组行胸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并每日尿激酶胸腔冲洗。比较两组病人胸水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胸膜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出现机会及治疗3个月后胸膜厚度。结果治疗组胸水消失时间(6.5±213)d,住院时间(11.8±5.2)d,没有病例出现胸膜粘连,3个月后胸膜厚度(1.8±0.7)mm;对照组胸水消失时间(11.4±5.1)d,住院时间(15.2±6.9)d,8例出现胸膜粘连,3个月后胸膜厚度(4.2±1.2)mm。结论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冲洗治疗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可以加快胸水消失,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预防胸膜增厚粘连,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米托蒽醌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水的疗效.方法:对17例恶性胸腹水患者采用米托蒽醌腔内注射,每次10~12毫克加生理盐水50毫升,每7~10天重复.结果:显效3例(17.64%),有效11例(64.70%),无效3例(17.64%),总有效率82.34%.结论:米托蒽醌治疗恶性胸腹水的疗效与阿霉素、顺铂疗效相似,但毒副作用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局部热疗结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采用顺铂胸腔内灌注结合局部热疗;对照组26例单用顺铂胸腔内灌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局部热疗联合胸腔灌注顺铂能显著提高癌性胸水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引流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效果。方法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注入药物和生物制剂的治疗和护理。结果32例患者胸腔留置术均一次成功,无气胸、血胸、腔内感染等并发症。引流时间5~21d,平均l0d,所引出的液体量4000mL~11000mL,平均引流量8000±250mL。无1例患者堵塞。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安全、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胸膜活检联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诊治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间经皮胸膜活检联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的86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47例引流组采用经皮胸膜活检联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后分别进行了胸腔内注药治疗;39例常规组只进行经皮胸膜活检并多次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及胸腔注药治疗。结果86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共行95次经皮胸膜活检,其中9例先后行2次活检,成功取得胸膜组织83次,成功率为87.4%。最终确诊42例为结核性胸膜炎,其中经皮胸膜活检确诊31例;38例为恶性胸腔积液,经皮胸膜活检确诊31例。经胸膜活检诊断准确率为72.1%(62/86)。最终引流组中胸腔积液的控制率为89.4%,明显优于常规组的61.5%(P=0.005)。引流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常规组。讨论经皮胸膜活检诊断阳性率高,联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可提高胸腔积液的治愈率达80%以上,各级肺科医师均可安全进行此项操作,对于卫生经济学具有潜在的影响,因此对胸腔积液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HFOV)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疗效。方法:18例出现气胸的新生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小时后PaCO由10.10±3.20kPa下降至5.70±0.80kPa(p<0.05),PaO由5.60±1.10kPa上升至7.20±1.60kPa(p<0.05),24小时后PaO为9.30±2.00(p<0.01),并且FiO和氧合指数、平均气道压等均逐渐下降。经HFOV并闭式引流治疗,18气胸患儿14例完全治愈,3例放弃治疗,1例双侧气胸患儿无效。讨论:HFOV对治疗新生儿气胸并呼吸衰竭十分有效,且安全性好,比常频机械通气(CMV)有很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调查研究2003年3月~2008年5月14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两种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治愈率,复张、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皮下气肿,疼痛,管周感染等并发症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组较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组少。结论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有较多优越性,病人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4.
肺癌患者胸腔内反复大量积液在临床上治疗较为棘手,手术、放疗、化疗疗效均不理想。本文采用全身化疗联合TNF和IL-2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水30例,其中腺癌19例,鳞癌9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平均年龄51岁;对照组28例,腺癌15例,鳞癌1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平均年龄55岁。方法:治疗组所有病例均先行全身化疗,化疗结束后胸腔抽液,尽可能抽尽胸水后胸腔注入TNF10万U、IL22万U,每周2次,连续4~6次。对照组全身化疗同前,胸腔局部不用TNF及IL-2。根据患者气急、胸闷、胸痛等症状、体征变化,胸片、B超检查结果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20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90%(27/30);对照组6例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总有效率50%(14/28),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法副作用小,胸腔注射TNF、IL-2后有6例出现轻微胸痛和低热,2例在注药1h内出现寒战、高热(后自行缓解),未见其它严重副反应出现,结论:上述疗法是治疗肺癌恶性胸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引流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效果.方法 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 脉导管引流注入药物和生物制剂的治疗和护理.结果 32例患者胸腔留置术均一次成功,无气胸、血胸、腔内感 染等并发症.引流时间5~21d,平均10d,所引出的液体量4000mL~11000mL,平均引流量8000±250mL.无1例患 者堵塞.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安全、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值得在 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均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后,治疗组胸腔内注入顺铂和香菇多糖,对照组胸膜腔注入顺铂,每周1次,连续2~3次,4周后评价疗效、生活质量改善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无差异。结论香菇多糖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效果好,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顺铂和沙培林腔内注射对恶性胸腹水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我院86例恶性胸腹水使用顺铂和沙培林腔内注射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86例病人显效36例(41.9%),有效42例(48.8%),总有效率90.7%,无效8例.其中单纯胸水显效8例,有效10例.单纯腹水显效28例,有效21例,胸腹水并有者有效11例,无效8例.随访发现显效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有效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结论:胸腹腔注射顺铂和沙培林条件限制不严,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疗效显著,能有效地控制胸腹水,从而延长病人生存时间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洛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确诊为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63例患者进行分析,采用胸腔内注射治疗方法,其中32例注入洛铂和恩度(A组),31例注入顺铂和恩度(B组),比较两组间疗效、生活质量和毒副作用。结果:洛铂和恩度组与顺铂和恩度组在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毒副作用方面,洛铂和恩度组白细胞(WBC)减少、贫血、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顺铂和恩度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铂联合恩度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与顺铂联合恩度相当,毒副作用较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30例的老年性乳腺癌患者应用卡培他滨单药治疗;第1个周期每日1.5g/m2,d1-d3;2.0g/m2,d1-d14,休息7d;第2周期至第6周期每日2.0g/m2,d1-d14天,休息7d.评价标准按WHO(1981)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有效率(CR+PR),临床获益率(CR+PR+SD).按WHO(1981)抗肿瘤药物急性、亚急性毒性分度标准评价毒副反应.结果:全组30例病人近期疗效:CR 6例(20%),PR 12例(40%).SD 10例(33.3%),PD 2例(6.7%).有效率CR+PR 60%(18/30),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损害、手足综合征、口腔炎等.结论:对老年性乳腺癌,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近期疗效比较好,主要毒副反应均可耐受,此药值得进一步观察应用.  相似文献   

20.
胸腔闭式引流是呼吸科常用的治疗气胸、液胸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目的是引流胸腔内积气、积血和积液,重建负压,保持纵膈的正常位置;促进肺复张。以往气胸的胸管为:引流管应选择质地较软,既能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