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城市群作为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的主体空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针对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研究对于推动京津冀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京津冀13个城市的合作申请专利数据进行分析,首先构建京津冀城市群创新合作网络,剖析其动态结构、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融入创新知识元素,建立城市-知识耦合网络,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创新程度,揭示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及动态演化,为京津冀城市群创新网络优化、创新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梅  孙艳艳  张红 《科技智囊》2021,(10):70-76
城市群内各城市发展及其互动和关联是区域协同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对京津冀城市群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系统视角,以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创新为落脚点,界定了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的定义,从空间协同、产业协同、资源要素协同、知识协同等多个层次构建了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体系框架.文章结合协同创新网络构建中面临的问题,重点从构建关联与共享的区域知识网络体系、强化要素流动和主体互动的创新网络组织体系、完善城市分工与融合发展产业协作网络体系和建立协同创新空间网络体系等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9年我国东部三大城市群35个国家高新区的创新效率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剔除环境因素干扰后,东部三大城市群高新区综合效率有所下降,综合效率不高主要由较低的规模效率引起,大多数高新区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其中珠三角城市群在调整后的平均综合效率最高,长三角次之,京津冀最低,规模因素成为制约京津冀和长三角创新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环境因素中产业结构、文化教育环境和政策支持都有利于创新效率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环境抑制了创新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区域创新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科学有效地评价区域创新能力是制定高质量决策部署的基础,有助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熵值法与TOPSIS法的结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与创新经济绩效5个方面对武汉市区域创新能力开展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012—2017年武汉市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水平逐年提高,其中,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在逐渐提升,但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出现波动,在2014年出现下降的状态。为进一步提升武汉市区域创新能力,提出了完善多元化的区域创新投入体系,建立完善的人才吸引、培育和保障体系,构建高效的区域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和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星 《科技资讯》2014,12(20):183-184
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唐山,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城市整体竞争实力大幅提升.唐山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的压力,这给唐山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带来了重大的挑战,因此,唐山市委政政府需要认清形势,充分利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有利时机,以制度创新为切入点,加速城市发展转型,切实增强城市发展的新活力和新优势.  相似文献   

6.
区域创新能力是衡量区域竞争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则是城市群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最终归宿,从我国城市群区域创新现状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模型分析了在城市群发展的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的权重,并论述了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区域创新中心建设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朱光远 《创新科技》2019,19(6):25-31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京津冀是我国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我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中明确要求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本文以京津冀作为研究对象,以创新能力的多项指标来衡量和评价京津冀地区的创新能力,最后针对现状提出提升区域协调发展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多中心、网络化"作为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在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强大动力,并将推动其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借助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构成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网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5年间,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显著提高,城市间经济联系频繁而密切;北京与天津、唐山等次中心城市交流与合作加强,京津冀多中心发展格局初具雏形;石家庄依托其省会城市的优势,在城市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群内部其他城市间经济联系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9.
运用熵值分析法,对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的创新能力进行测算,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绩效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比较分析四省创新能力的内在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四省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创新综合指数从高到低依次是江苏、广东、浙江和山东,在创新综合指数四个子系统内部之间差异也很大,结合四省发展现状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四省加强创新能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要求,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城市科技人才发展水平,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确定城市科技创新人才指数的概念内涵基础上,从人才投入、人才产出和人才环境等3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了城市科技创新人才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青岛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青岛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1.
徐红  徐霞  杨顺龙 《安徽科技》2023,(11):11-16
<正>城市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型城市逐渐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安徽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加快科技强省建设的新要求,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提升省内各城市创新能力,缩小区域创新水平差距,实现安徽省整体综合实力的提升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文献上看,现阶段关于安徽省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基于县域和市域两个尺度,省域尺度研究的内容主要围绕创新能力评价、  相似文献   

12.
运用级数突变理论,从城市创新支撑、投入、产出和反馈能力4个维度,构建城市综合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六省省会的综合创新能力进行定量测评分析.研究结论表明,综合创新能力从高到低依次是武汉、郑州、长沙、合肥、南昌和太原;合肥的创新投入能力要高于长沙;郑州的创新产出能力强于武汉;创新反馈能力方面,长沙市高于郑州,太原较以往有所提升,超过南昌.最后结合地区差异,从创新意识培养、增加创新支撑投入、合理处理"支撑-投入-产出-效益"关系、发挥核心城市集聚与区域联动发展和培育多种增长极等方面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地理单元,区域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是未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开展京津冀区域的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对丰富和发展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模式、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意义重大。基于我国新发展理念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ndrinos-Sonis模型从竞合角度分析2006~2020年京津冀区域的协同状况,结果表明:第一,区域内各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北京、天津的“头部”特征显著,但整体差距呈缩小趋势;第二,京津冀区域内51.2%的城市以竞争关系为主,协同水平仍有待提高;第三,京津冀区域的合作互动主要发生在高水平城市与低水平城市之间,竞争互动主要发生在经济实力较为相似的城市之间,河北省内城市之间的竞争互动较为频繁;最后,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明显,呈现出中心城市引领次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引领低水平城市发展的协同格局。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经济差距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厘清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首先运用指数测算模型测度了2014—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然后用专利授权数刻画城市创新能力,利用面板模型考察了经济差距、城市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走高,在发达城市的辐射带动下,部分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增速较快;经济差距的存在抑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这种抑制作用在安徽地区与长三角边缘城市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影响机制上,经济差距带来的城市创新能力的差异间接影响了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结果对城市在制定经济政策、缩小经济差距、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对各城市群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时空测度,结过显示,六大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其排名依次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中南、海峡西岸,该文认为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受城市群原有基础、核心城市辐射作用、外资依存度和产业结构四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乌鲁木齐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城市竞争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4年、2008年、2010年和2013年4个时间段的城市竞争力主成分和综合竞争力得分进行计算,并对得分结果进行排序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揭示乌鲁木齐城市群的主成分演变特征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情况.依据城市群中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结合反距离加权法(IDW)得到城市群空间插值图,以此揭示城市群中5个城市的空间扩展演变能力.结果表明,石河子和乌鲁木齐城市综合竞争力最强,阜康和昌吉综合竞争力较强,而相较于其他城市五家渠城市竞争力最弱,但是城市群整体综合竞争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城市空间演变能力随城市竞争力呈规律性变化,截止2013年乌鲁木齐和五家渠呈现较强的空间演变扩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DEMATEL方法的城市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创新环境和发展理念6个维度,构建了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体系;运用DEMATEL方法,定量地揭示了各因素间的综合影响程度以及对城市创新能力的中心度和原因度,得出人民生活质量的整体水平、科技人力资源状况、城市整体创新意识、研发经费投入等因素是制约城市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通过进一步运算,指出了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重点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8.
建设创新型城市对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强化创新理念,弘扬创新文化;加速科技进步,提高创新能力;强化保障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9.
《今日科技》2012,(6):24-24
特约主编:义乌市科技局局长刘金土主编观点:今年义乌市科技工作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通过集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人才,凝聚创新智慧,努力为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和"两区六城"建设提供支撑。"义乌试点"获省科技厅大力支持近日  相似文献   

20.
城市群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分工的基本经济单元,而城市群内部城市网络联系特征对城市群内部产业布局、城市间功能分工、城市群整体集聚经济的实现程度均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文章以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网络联系特征,并据此对城市群内部城市的等级结构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强度受交通时间距离支配;各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网络联系特征差异明显;各城市群内部城市的等级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断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