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酒泉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血必净注射液的使用情况,促进其合理使用。随机抽查酒泉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2017年1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的出院病历178份,对血必净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与分析。使用血必净注射液的178例患者中,70.79%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或/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诊断。符合SIRS或/和MODS诊断的患者中,90.91%的血必净注射液以生理盐水作溶媒;19.48%用法用量合理;2.60%在输注血必净注射液前后均有冲管;血必净注射液用药疗程多在1-3d。酒泉市人民医院对血必净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存在一些误区,需加强其规范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2.
探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选取永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Lac及呼吸力学指标PEEPi、R均低于对照组,P(O2)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ML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能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力学指标,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家兔左心缺血再灌注损伤肺脏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健康成年家兔均分为两组:缺血再灌注组和血必净治疗组,两组均在缺血前30min(T1)、缺血30min(T2)、再灌注30min(T3)取颈外静脉血及颈总动脉血5ml;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5ml,检测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水平及家兔肺组织TNF-α和ICAM-1表达情况.结果:1.血必净注射液提高缺血再灌注家兔PaO2;2血必净注射液降低缺血再灌注家兔外周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NF-α水平,降低肺组织TNF-α和ICAM-1表达.结论:血必净注射液通过降低左心缺血再灌注家兔外周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含量及肺组织中TNF-α和ICAM-1的表达保护肺组织.  相似文献   

4.
评价使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和证实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机理。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发生脓毒血症的大面积烧伤病人20例,根据入选标准分为两组:(1)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病原学资料,通过免疫酶联反应ELISA方法分析促炎因子TNFα,抗炎因子IL-10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烧伤后脓毒血症病人经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中毒症状。促炎因子TNFα明显降低,抗炎因子IL-10有所提高。结论是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烧伤后脓毒血症病人,通过抑制促炎因子,提高抗炎因子,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比单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优越性。方法将50例出现脓毒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1次/12 h,对症及常规营养支持治疗,如病情需要可予脏器代替治疗,包括使用呼吸机和/或血液透析H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60万U,静脉滴注,1次/12 h,连用10 d。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为44%,试验组为12%,两组患者病死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用乌司他丁可降低脓毒血症的病死率,在脓毒症的治疗中应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6.
在循证医学层面探究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在SinoMed、Embase、PubMed、Cochrane数据库中查找关于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关键指标为28 d病死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ICU住院天数、血乳酸水平和血乳酸清除率,荟萃分析使用的软件为Review Manager 5.4和Stata 15.0。Meta分析共纳入43项RCTs,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相比,参附组(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病死率(RR=0.82,95%CI:0.70~0.95)、MODS发生率(RR=0.67,95%CI:0.56~0.81)、ICU住院天数(MD=-1.95,95%CI:-2.61~-1.30)、治疗后6 h的血乳酸水平(MD=-1.10,95%CI:-1.47~-0.72)、治疗后24 h的血乳酸水平(MD=-0.87,95%CI:-1.12~-0.63)均更低(均P<0.001),而参附组治疗后24 h血乳酸清除率(MD=9.79,95%CI:...  相似文献   

7.
参附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参附治疗组(38例)及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以脱水、激素、止血、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参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伤后早期给予参附注射液3 mL/kg,分3次,连续使用10 d。所有患者行颅内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最高颅内压、觉醒天数,甘露醇使用天数及剂量,并发症并对预后评估。结果:参附治疗组最高颅内压平均为(22±12)mmHg,对照组为(26±9)mmHg;脱水剂应用时间参附组为(6±3)d,对照组为(7±5)d;脱水剂应用剂量参附组为(770±125)g,对照组为(1045±225)g;平均清醒时间参附组为(9±4)d,对照组为(11±4)d。以上各项于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新西兰兔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后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评价其对复苏后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窒息法制作新西兰兔心肺复苏模型,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组(A组)、正常复苏组(B组)、假手术模型组(C组)。A组在复苏后予静脉参附注射液2.1 mL/kg(生理盐水稀释至5mL),B组予生理盐水5 ...  相似文献   

9.
观察血必净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煤矿工人肺爆震伤时的疗效。回顾性选择40例煤矿工人肺爆震伤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联合强的松龙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强的松龙治疗组(对照纽),每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地强的松龙治疗,而联合治疗组应用血必净联合强的松龙治疗。检测记录两组患者入院第一天、第7天氧合指数(PO2/Fi O2)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两组患者PO2/Fi O2和CRP指标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比对照组氧合指数改善明显、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必净联合强的松龙在煤矿工人肺爆震伤患者改善氧合及降低CRP的作用方面优于单纯使用甲基强的松龙,能更有效抑制炎性介质释放、保护肺组织,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观察内毒素休克大鼠肺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及参附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 经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建立内毒素休克SD大鼠模型,用低、中、高剂量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肺组织病L改变,检测肺组织中PPARγ和TNFα的表达量,同时检测血浆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具有典型的急性肺损伤表现;肺组织中PPARγ的转录和表达(P<0.01)量均显著下调,TNFα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血浆中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附注射液改善肺组织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呈剂量依赖性上调肺组织中PPARγ的转录和表达,下调TNFα的表达;同时抑制血浆中炎症介质TNFα和IL-1β水平(P<0.01)。结论 参附注射液保护内毒素休克大鼠肺组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PARγ从而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观察参附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参数的影响 ,探讨参附注射液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使用结扎 /松解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 60min,再灌注 2 4 0min复制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Sprague_Dawley(SD)大鼠 40只随机分为 5组 :对照组(Ⅰ组 ,n =8) ,缺血再灌注组(Ⅱ组 ,1 /R组 ,n =8) ,参附组 (Ⅲ组 ,n=8) ,红参组 (Ⅳ组 ,n =8) ,附子组 (Ⅴ组 ,n =8) .Ⅲ、Ⅳ、Ⅴ各治疗组在缺血前 1 0min经静脉分别注射参附注射液 (1 0mg/kg)、红参注射液 (9mg/kg)、附子注射液 (1mg/kg) ,Ⅰ组、Ⅱ组在缺血前 1 0min经静脉注射同等容积生理盐水 .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值 ;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TUNEL法原位标记凋亡心肌细胞 ,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内Bcl_2、Bax蛋白表达 .与Ⅱ组比较 ,Ⅲ、Ⅳ、Ⅴ各治疗组 ,心肌组织MDA明显降低 ,有极显著差异(P <0 .0 1 ) .III组与IV组、V组之间比较 ,MDA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SOD活性明显升高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心肌超微结构病变明显改善、减轻 .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Bax蛋白含量显著减少(P <0 .0 1 ) ,Bcl_2蛋白含量显著增多 (P <0 .0 1 ) .参附注射液具有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椎管内麻醉后寒颤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空白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实验组在麻醉前静滴参附注射液50 ml,空白组常规滴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测量两组患者测量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20 min(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和术毕时(T3)的患者腋下体温、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观察患者寒颤、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在麻醉后下降较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寒颤、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的发生低于空白组.结论:参附注射液对椎管内麻醉后寒颤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观察静脉镇痛泵内联合药物结合穴位针灸治疗全麻LC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将120例全麻LC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30人。在手术结束拔管后,A组(n=30):静脉连接150mL静脉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设定流速2mL/h,镇痛泵内药物配置方法:147mL0.9%生理盐水+舒芬太尼注射液150μg; B组(n=30):静脉连接150mL静脉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设定流速2mL/h,镇痛泵内药物配置方法:139mL0.9%生理盐水+舒芬太尼注射液150μg(3mL)+昂丹司琼16mg(8mL);C组(n=30):不给静脉镇痛,只腧穴内关、足三里针灸;D组研究组(n=30):静脉连接150mL静脉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设定流速2mL/h,镇痛泵内药物配置方法 :139mL0.9%生理盐水+舒芬太尼注射液150ug(3mL)+昂丹司琼16mg(8mL),腧穴内关、足三里针灸。患者送入病房后观察2、6、12、24h内各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D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最低,明显优于A组、B组和C组(P0.05),且无其他不良反应。静脉镇痛泵内联合止吐药物结合穴位针灸治疗全麻LC术后患者的恶心呕吐安全有效,经济成本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肾功能相关性,评价其在不同肾功能状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首次确诊收治的193例APE患者临床资料,通过肾脏病饮食改良公式(MDRD)计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利用eGFR分期将研究对象按照慢性肾脏病(CKD)分为CKD1-4组,比较不同肾小球滤过率组间临床资料(包括基础资料及实验室资料)指标的差异性;分析不同组内FIB与肾功能(血浆尿素、血胱抑素C、血肌酐、尿蛋白)的相关性;最后进行4组患者FIB与eGFR的回归分析。结果:患者组间基线资料比较中年龄、血气PO2、尿酸、血淀粉酶、BNP及肌钙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观察指标水平比较只有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肾功能观察指标在患者组间比较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相关分析得到不同组中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别与血胱抑素C(r=0.2980,P<0.05)、尿蛋白(r=0.3480,P<0.05)、血肌酐(r=0.6550,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对照组67例,采用常规的抗感染、平喘、强心及利尿等治疗;治疗组7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40mL溶于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0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78%和74.63%(P<0.01);两组治疗后心输出量(CO,L/minm2)、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每搏输出量(SV)、二尖瓣快速充血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E/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但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动脉血气治疗后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乌司他丁联合应用血必净治疗脓毒症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比单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优越性。方法将50例出现脓毒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1次/12 h,对症及常规营养支持治疗,如病情需要可予脏器代替治疗,包括使用呼吸机和/或血液透析H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60万U,静脉滴注,1次/12 h,连用10 d。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为44%,试验组为12%,两组患者病死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用乌司他丁可降低脓毒血症的病死率,在脓毒症的治疗中应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7.
大蒜素对兔髂动脉球囊内皮剥脱术后血小板黏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兔髂动脉球囊内皮剥脱术后血小板黏附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球囊内皮剥脱术进行兔髂动脉球囊内皮剥脱术,大蒜素组术后给予大蒜素注射液2 mL(含大蒜素30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40 mL中耳缘静脉缓慢注射,对照组仅给生理盐水.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扶正法对脓毒症内质网应激途径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构建脓毒症动物模型,并分别给予临床等效剂量的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进行干预,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HE染色观察脾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并检测脾脏细胞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关键分子GRP78和CHOP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模型组大鼠脾脏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均P0.01);2.模型组大鼠脾脏较正常组破坏明显,呈被膜增厚、白髓减少或消失、淋巴小结结构破坏等表现,给药组脾脏破坏程度有所改善;3.参附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可不同程度降低CLP诱导的大鼠脾脏GRP78、CHOP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扶正立方的参附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均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途径而减轻脓毒症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探讨降钙素原(PCT),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对早期血流感染是否存在预测价值。通过回顾性病历分析2017年7月—2019年7月甘肃省人民医院ICU169例行血培养患者的资料,比较血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以及血培养阳性亚组间血清PCT、PLT计数,WBC计数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和比较上述指标的预测价值。PCT水平血培养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革兰氏阴性组(G-组)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组(G+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LT水平血培养阳性组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G+组和G-组间无统计学意义,WBC在血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水平均升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PLT和WBC预测血培养阳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P<0.05)、0.60(P<0.05)和0.24(P<0.05)。其中PCT预测血培养阳性临界值为0.065 ng/L,敏感度为74.3%,特异度为86.3%;PLT预测的临界值为108.5×109/L,敏感度为72.6%,特异度...  相似文献   

20.
潘云燕  赵有利 《甘肃科技》2014,(14):122-123
检测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浆PCT及CRP含量的变化,以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浆PCT及CRP水平改变在发病中的作用和关系。选择7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其中重症支气管肺炎30例,轻型支气管肺炎组45例;健康对照组30例,均为同期儿保门诊体检健康者。检测并比较三组患儿血浆PCT及CRP水平的变化。治疗前重症组、轻症组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浆PCT、全血CRP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重症组患儿PCT、CR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治疗后,重症组、轻症组患儿血浆PCT、全血CRP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检测血浆PCT及CRP含量的变化可作为小儿支气管肺炎严重程度和机体炎症强弱的预警指标,且对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