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铬渣堆放场中金属铬对周边土壤微生物毒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采用传统微生物平板培养方法,研究某铁合金厂区铬渣堆放场及周边土壤铬污染情况及其金属铬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厂区内铬渣堆放场和厂外农业用地土壤总铬平均含量分别超过中国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396%和173%,分别是对照区的17倍和9倍.厂区铬渣堆放场水溶性六价铬平均含量是对照区的67倍.随着铬污染程度的增加,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均受到一定程度抑制,其中,对照区微生物总的数量分别是厂外污染区、厂内污染区的16倍和3倍,厂外污染区微牛物总的数量是厂内污染区的5倍.厂区内铬渣堆放场旁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比对照区分别下降94%,82%和79%.厂区内铬渣堆放场旁土壤3大类微生物物种多样性最低.3种微生物相比,对重金属Cr的敏感程度由大至小依次是细菌,真菌和放线菌.  相似文献   

2.
采用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对西昌某厂区的二氧化硫进行实时测定,并对厂区植物受污染程度做了研究分析,分析了该厂区二氧化硫污染现状,提出了污染防治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分析吕梁某煤层气井场受污染土壤与未受污染土壤化学性质,探讨煤层气采出水对土壤污染的水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污染土壤含水率、pH值均高于未受污染土壤,含水率随剖面距漏排水体距离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平稳的趋势,pH值在水平方向上变化不明显;Na~+和Cl~-是该井场采出水污染土壤的主要离子,二者在受污染土壤中含量明显高于未受污染土壤;0~10 cm深度受污染土壤的Na~+、Cl~-含量在水平方向上数值差异很大但无明显变化规律,10~30 cm深度受污染土壤的Na~+、Cl~-呈现出靠近漏排水体处含量较高且变化明显,随剖面距漏排水体距离的增加而趋于平稳,30~70 cm深度受污染土壤的Na~+、Cl~-含量在水平方向上均呈现出随剖面距漏排水体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沈阳市北侧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垃圾渗滤液的影响,生活垃圾填埋区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区土壤,严重超出环境质量三级标准,垃圾填埋区周围的土壤已受到渗滤液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5.
采集某冶炼厂周边的土壤样品进行调查分析,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与形态,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土壤污染现状。研究表明,冶炼厂周边污染土壤呈弱酸性,但下风向采样点S_2因土壤改良修复已被调控至碱性。上风向采样点S_1土壤养分均处于丰富状态以上,而下风向3个采样点的土壤养分都因污染有所下降;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相比土壤环境标准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上风向仅受Cd污染,下风向Cu、Cd、Pb含量分别超出标准363.96%~1 128.76%、80.00%~1 136.66%,15.39%~136.06%。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进一步说明了冶炼厂周边土壤受单项重金属污染情况,其中前者表明下风向采样点土壤存在Cu的重度污染,后者表明下风向S_2、S_3与S_4采样地土壤中重金属Cd具有中等、很强与极强生态危害。通过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表明4个采样地的污染情况从弱到强分别是上风向S_1、下风向S_3、次主导风向S_4、主导风向S_2,说明冶炼厂周边土壤污染主要来于大气沉降。  相似文献   

6.
土壤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少受污染状况下土壤的基本化学组成或元素的含量。土壤元素组成主要取决于成土条件、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由于各地自然环境条件和地球化学特征的不同,使得不同地区的土壤背景值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研究具体地区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不仅为判断土壤污染及其程度、进行污染予测、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提供依据,而且对合理利用和开发土壤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我省的土壤背景值研究工作尚很薄弱,自然保护区则为空白。本文仅对古牛降自然保护区的土壤中若干元素背景值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一类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全球性有机污染物.该文以关中地区固体废弃物处置区土壤和污水处理厂污泥为研究对象,探究典型污染土壤和污泥中PCBs同系物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固体废弃物处置区土壤(4.26~57.77 ng/g(avg,15.31 ng/g))...  相似文献   

8.
秦岭铅锌矿冶炼厂区周边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解铅锌过程中重金属对周边土壤的污染情况。方法对秦岭凤县铅锌矿冶炼厂周边8个区域土壤中Zn、Pb、Cd、Cu等4种主要重金属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冶炼厂周边环境现状,提出了对策建议。结果研究表明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绝大部分区域重金属含量已超过对照点测定值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最高超标倍数依次为Zn10倍、Pb6.5倍、Cd6.2倍、Cu4.0倍。结论厂区常年主导下风向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高于上风向土壤中;冶炼厂周边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以Zn为主,其次为Pb和Cd,Cu污染较小。  相似文献   

9.
 在污泥有机肥长期农用土壤上种植伴矿景天,与常规的玉米-小麦-胡萝卜轮作处理比较,田间试验探讨了连续植物修复效率和污泥有机肥长期施用导致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上农产品的污染风险。结果表明,长期污泥农用土壤上农作物和超积累植物生长良好,与未施用污泥肥料处理相比,继续施用条件下“玉米-小麦-胡萝卜”轮作作物中Zn、Cd 浓度有所上升,且小麦、胡萝卜中Cd 浓度均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种植Zn、Cd 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吸取修复处理下土壤中重金属浓度显著降低,土壤全量Cd 下降56.0%;继续施用污泥条件下土壤全量Cd 下降仍可达48.4%。证明在施用污泥条件下,种植伴矿景天和农作物,能够实现污泥安全处置、促进农作物生长和污染重金属高效吸取修复的3 重目标。  相似文献   

10.
无公害蔬菜产地土壤重金属检测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金新 《甘肃科技》2007,23(5):217-218,214
为促使白银区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依据国家标准对白银区沿黄灌区无公害蔬菜产地的土壤进行布点采样检测,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其受污染程度,并进行分析评价,为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白银区沿黄灌区无公害蔬菜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良好,未受污染,完全符合评价标准要求,适宜发展无公害蔬菜。  相似文献   

11.
康定城土壤重金属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角度研究了康定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污染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锰、铜、砷和锌元素的质量分数均值均低于全国土壤;汞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77×10-6,高于全国土壤的均值.运用模糊评判的方法,根据土壤污染分级标准建立了土壤质量的综合评判模型,给出了重金属的隶属函数,确定了土壤污染程度及污染类别.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修复标准来指导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国外的研究方法对于我国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制定具有方法学上的借鉴意义。本研究首先从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标准的含义和石油烃的分类法两个方面,简要阐述了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标准的内涵;然后介绍了国外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标准的分级方法,接着就风险评价及相关模型的运用以及其分析方法和指示物/替代物的研究进行了概述;最后简要归纳了国外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基准/标准的总体研究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在铅锌冶炼厂内的空间分布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省西部某铅锌冶炼厂界内土壤及杂草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土壤及杂草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土壤已受到Pb,Zn,Cu,As,Cd和Hg的严重污染,冶炼厂区内杂草的Pb,Zn,Cu,Cr,As,Cd和Hg含量都远远超过蔬菜中重金属食品卫生标准限值,土壤中重金属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局部富集现象。从水平分布上看,土壤中重金属主要集中在铅锌冶炼企业的核心生产岗位,其最大富集系数高达111.8;从垂直分布上看,方差分析表明,土层深度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影响显著,土壤中重金属在土壤表层、中层、深层均可实现累积,主要富集在土壤表层,其厂区内重金属Pb,Zn,Cd和Hg富集系数平均值已高达98.8,61.3,334.1,55.9。利用重金属富集系数研究厂区内杂草对重金属富集程度,说明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迁移的规律。最后,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土壤铅的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在土壤中重金属大量富集的区域,存在强生态风险,这意味着铅锌冶炼企业厂界内土壤中重金属因局部富集而引起的生态风险必须引起高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地风险评价及稳定化修复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粉煤灰充填复垦地进行采样分析和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了粉煤灰充填复垦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的生态危害性。研究表明:复垦地土壤整体处于受污染状态,主要受到镉的污染,复垦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的生态危害性有随复垦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加重的趋势。盆栽试验表明,采用粘土矿物和微生物菌根技术可以修复镉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对周边土壤中铅、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选用我国北方某市生活垃圾中转站及其附近1 km范围内的土壤作为研究样本,在中转站外设立一个垃圾回收对照区。给出土壤p H和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介绍了铅、锰含量测定过程。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美罗综合污染指数对土壤中铅、锰的污染情况进行衡量,分析了研究区域生活垃圾物理组成。为了使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对铅、锰的分布特征及其和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土壤对铅、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程度。给出不同采样区表层0~20 cm土壤中重金属铅、锰的污染情况和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铅、锰化学形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土壤p H与有机质含量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中转站周边土壤中锰含量基本没有影响,可忽略;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能够降低周边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6.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植物修复与土壤酶活性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盆栽法研究植物对土壤重金属 Cd的吸收富集和植物修复效应、土壤重金属 Cd浓度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以及经植物修复后不同时间内土壤酶活性恢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1植物对土壤 Cd污染具有富集和修复作用 ,但种间存在较大差异 ;2土壤脲酶活性随土壤 Cd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3回归分析表明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 Cd浓度显著相关 ,可表示出土壤受 Cd污染程度 ;4受 Cd污染的土壤经过植物修复后 ,脲酶活性得到恢复 ,可根据脲酶活性恢复状况判断植物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履行持久性有机污染土壤环境国际管理公约,研究POPs土壤相关标准制定方法.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比较分析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持久性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标准制定修订等方面的相关动态.结果 指出中国制定持久性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土地类型划分、评价类别选取、标准取值等方面对各相关国家的标准体系进行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固体废物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开始显现,影响人体健康,损害生态安全。固体废物检测作为污染防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与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并贯穿在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的全过程,关系生产者、消费者、回收者、利用者、处置者等多方利益。以检测数据为依据,妥善处理处置固体废物,既是改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的客观要求,又是深化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更是保护人体健康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近年来城镇污水处理厂迅速发展,随之产生的污泥处理处置问题迫在眉睫。通过对江西省5个靶区污水处理厂污泥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利用标准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从而从源头了解江西省污泥污染现状,以便寻求更适合省情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结果表明各靶区污泥含水率较高,不适合填埋处置;其中4个靶区污泥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满足园林绿化用泥质、土地改良用泥质、农用泥质要求;各靶区重金属污泥泥质标准指数表现为相同的曲线形态特征;混入工业废水的污泥呈现出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  相似文献   

20.
受污染场地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组成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受污染场地中重金属总量反映了场地的污染程度;而其形态则能反映场地的生态风险。通过采集天津某受污染场地内外土壤样品,分析测试了其重金属含量及形态。结果显示:污染场地内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显著高于场地外,其中Cd的污染最为严重,处于地累计指数评价法的2级水平。通过对重金属的形态分析发现,受污染场地内重金属的离子交换态、酸可提取态比例要高于场地外;因此,对于受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选择,要充分考虑重金属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