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尊村引黄灌区的泥沙提出了“避沙、防沙、沉沙、输沙”的处理对策,在分析泥沙处理标准后,选择了凹地湖泊型沉沙方式,并提出了泥沙运行沉降的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施用膨润土对淤积泥沙持水能力及硝态氮淋失的影响,以黄河淤背区淤积泥沙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一维积水入渗装置,在淤积泥沙表层设置掺入质量分数分别为10%、 20%、 25%、 30%的膨润土保水层与不掺膨润土的淤积泥沙进行对比试验,分析入渗性能、持水能力及硝态氮淋失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膨润土可有效改善淤积泥沙入渗性能,累积入渗量随膨润土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与不掺膨润土的淤积泥沙相比,掺入膨润土保水层的淤积泥沙累积入渗量提高21.5%~84.2%,入渗速率降低34.0%~65.6%;淤积泥沙持水能力随膨润土掺量的增加而增强,在累积入渗量为900 mL时,湿润锋运移距离减小2.1~7.7 cm,保水层含水率提高15.3%~69.8%, 30 d淤积泥沙累积蒸发量减少2.9%~11.4%;膨润土可有效降低淤积泥沙中硝态氮淋失量,有效改善了淤积泥沙中氮素的利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在广泛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了引黄灌区泥沙处理对策确定模型,并以某灌区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目的是为灌区泥沙处理对策的优选提供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断面泥沙模型试验,对某水库泄水底孔压力段内泥沙淤积形态和坝前泥沙淤积高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泄水底孔关闭运用的前两个月(10月和11月)坝前泥沙淤积速率较高,这两个月的泥沙淤积厚度达25.8m,约占坝前总淤积厚度的60%,坝前最终淤积高程为949.9m;设置在左岸坝段的引黄取水口在正常引水期间一般不会淤堵;泄水底孔压力段内泥沙淤积面随着坝前淤积面上升而抬高,当10月底坝前淤积面高程达到925.6m时,压力段内已基本堵满淤泥.所以在设计底孔闸门启门力时,泥沙压力及摩擦力可按满孔泥沙考虑.  相似文献   

5.
通过一维水库泥沙淤积模型对白河水库泥沙淤积状况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水库淤积过程以及由于泥沙淤积而造成的变动回水区洪水位的抬高,为水库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甬江建闸选址,通过水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不同闸址建闸后的闸下泥沙淤积及其对镇海港区、北仑港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河道泥沙淤积的现状相比较,甬江建闸后的闸上河道泥沙淤积减少,闸下河道泥沙淤积增加;闸址距离甬江河口越近,闸上、下河道泥沙淤积净增量越小,甚至净增量为负值;闸下河道泥沙淤积影响镇海港区的水深,但对北仑港区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水库泥沙淤积计算是水库泥沙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内容。针对目前诸多的水库泥沙淤积计算方法,本文通过对主要计算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分析和讨论,提出了在工程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并对方法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螺旋流冲沙与输沙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水土流失与泥沙淤积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水库泥沙严重淤积的原因是上游无永久有效的水保措施而自身又无完善的冲沙与输沙的设施,压力缝隙螺旋流具有流速高,水层薄,切力大,流程长,以及有利的压力分面等特点,可被应用于中冲刷淤积泥沙,在2m水头下,其浓度可达400~900kg/m^3水平管螺流可应用“抬托”泥沙,使推移质容易地转变悬移质,从而可大幅度低流速,减小能被;为高浓度,低能耗,远距离输送泥沙提供一种新  相似文献   

9.
恢复洞庭湖历史上曾经长期所具有的江不入湖,南北分流的水文特性,洞庭湖才能彻底根治。“恢复古长江”工程不能解决洞庭湖泥沙淤积,并将造成武汉地区新的水患。新辟藕池河东支,是治理洞庭湖泥沙淤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针对洞庭湖泥沙研究大多基于物理与数学方法的现状,为实现泥沙冲淤变化的空间定位与可视化,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提出泥沙冲淤变化空间定量计算与分析的综合方法。其步骤是:通过收集水下地形数据,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根据不同时间的高程模型计算容积及其变化;对冲淤区域进行空间划分,计算各区域冲淤量;总结泥沙冲淤的总体与局部规律。选择西洞庭目平湖,运用该方法,定量计算其库容,分析湖底地形变化情况,对冲淤变化区域进行空间划分,最后分析并总结其冲淤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目平湖约85.42%处于淤积状态,少部分处于冲刷状态,北部淤积现象较严重,泥沙淤积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减少。  相似文献   

11.
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是没有根本解决的长远问题。本期第28~36页周建军等“三映水库挖粗沙减淤研究”的文章,研究了水库变动回水区泥沙分选特性,发现在变动回水区“固定河段挖泥”(FDB)可高效、集中清除粗沙。结合近年挖泥技术进步.作者提出并论证了FDB方式,证明可明显降低水库后期泥沙淤积并为长江沿岸提供长期的建筑砂源。本方法概念明确、简单易行.已从理论上解决了三峡工程泥沙问题。今后如对FDB分选机制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可为大型河道型水库淤积控制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无坝引水工程闸前泥沙淤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取水闸前泥沙淤积和闸前河床的边界条件之间的关系,对新疆某无坝引水工程进行了动床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发现在取水闸前有严重的泥沙淤积现象。从河床演变角度进行分析,闸前泥沙淤积严重主要是由于在取水口前进行人工取直,致使河床边界条件由弯曲型向顺直型改变,以及闸前流速的减小。这一研究结果对泥沙淤积问题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潮汐河口闸下淤积及减淤措施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盐灌船闸泥沙模型模型,研究闸下泥沙淤积规律,探讨减少闸下泥沙淤积的工程措施。试验研究表明:盐灌船闸修建后,下游引航道内的淤积是严重的;利用汛期部分水量由船闸集中放水冲沙,对清除下游引航道的泥沙淤积是有效的;在泄水冲沙同时采用机船拖耙等搅沙措施,能大幅度提高冲沙效率;改斜坡式断面为直立式断面,缩小下游引航道的过水面积,不仅能减少淤积量,而且有利于提高冲沙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悬沙与底床泥沙的交换过程中,冲刷的同时是否伴随着悬沙的淤积,这对于了解水沙交界面泥沙通量至关重要,冲刷和淤积的具体过程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分析总结了几个系列实验,包括经典的Krone、Mehta、Partheniades等的实验,并从近底泥沙通量的几个不同提法出发,分析各自所描述的冲刷和淤积过程,结合Sanford等在一些河口、海湾的分析,认为近底水沙交界面附近,不论非粘性粗颗粒泥沙还是粘性细颗粒泥沙,冲刷和淤积同时发生。利用再悬浮过程解释细颗粒泥沙冲刷与淤积过程同时发生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近底泥沙交换现象的物理图谱。  相似文献   

15.
于林文 《科技资讯》2013,(29):57-57
由于我国大多数河流泥沙含量较大,这就造成了水库泥沙淤积现象严重,泥沙处理是否妥当,将会影响到水库运行中效益的发挥、水库有效库容及水库的使用寿命。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做了简要的分析,并从根本上提出了几点防淤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加剧,河流推移质和悬移质的泥沙不断增多,在建或已建的水电站经常遇到水库或尾水渠泥沙淤积的情况。大量的泥沙淤积将导致大坝冲砂闸或尾水渠检修闸无法正常开启或关闭,对水电站运行安全会带来严重影响,该文旨在介绍一种已在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的气力提升法,它是一种安全、快捷、高效淤沙处理方法,建议有条件的工程加以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头屯河水库泥沙淤积的时间序列数据为依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水库泥沙淤积的灰色动态模型,得到了累积淤积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直到1994年的累积淤积量的预测值。1989年以前的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高桩码头水下泥沙淤积和疏浚,发现水下泥沙的淤积和疏浚对桩和岸坡的受力和变形都要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长江芜裕河段近期淤积较剧,影响了裕溪港的正常通航,芜湖港的近岸深槽已发生泥沙淤积。我们从探讨河床潮变入手,了解河段冲淤变化过程和泥沙来源,为今后整治河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金沙江上梯级水库的修建必然影响水库淤积发展过程,进而水库的长期运用及影响航运状况。本文运用一维及二维泥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金沙江建库对三峡水库泥沙淤积及航运的影响,一维计算结果表明,上游建库的综合作用将延缓三峡水库的淤积发展过程,上游建库情况下,变动回水区河段在三峡水库运用前40年内不会出现泥沙淤积问题;重庆河段整体呈现冲的趋势,100年内基本不发生淤积。二维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上游无库情况下,金沙江建库后,重庆河段长江干流泥沙淤积量及淤积厚度明显减少,甚至出现冲刷,航运条件明显改善;金沙碛河段受金沙江建库影响较小,仍会出现碍航问题,需要进一步整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