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大羊营水文站2009年~2013年的实测悬移质输沙率资料,按照《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GB50159-92)规定的方法分析历年综合单断沙关系线。通过对所定历年综合单断沙关系线进行符号检验、适线检验和偏离数值检验,确定历年综合单断沙关系线定线合理,分析出该站历年综合单断沙关系换算系数为1.00,并将分析年份单断沙关系线套绘于历年综合单断沙关系线图中,各年单断沙关系线与历年综合关系线相比,偏离值均为0,在规范规定最大偏离值±5%以内。因此,大羊营水文站悬移质输沙率可以实行间测,间测期间可只测单样含沙量,并用历年综合关系线整编资料,整编时单断沙关系换算系数采用1.00。  相似文献   

2.
水量平衡分析计算广泛应用于水文工作中,该方法应用于水文资料整编综合合理性检查,对发现测验及资料整编中的问题,进而分析和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提高水文资料质量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运用该方法建立水量平衡方程,在水文资料整编中进行水量资料合理性检查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对开展水文资料整编工作有指导和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的水文信息处理软件《水文信息图文处理系统》的设计、功能及运行情况。该系统充分利用Windows的资源,使用户界面既美观又方便,应用软件的可操作性增强。整编的资料有降水、蒸发、水位、流量和泥沙。对于流量和泥沙资料,考虑了多种整编方法,扩大了该系统的使用范围。山东省水文总站试算成果表明,该软件的计算成果与现有整编方法的计算成果的差别很小,可提高工作效率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4.
王锋 《中国西部科技》2013,(3):88+98-88,98
水文测验和水文资料整编中,经常发现一些技术问题在水文测验规范和水文资料整编规范中的描述不十分清楚,每个专业技术人员对水文测验规范及水文资料整编规范中条文的理解能力和理解角度不同,认识得不到统一,其结果使水文测验和资料整编成果因人而异,本文根据笔者对水文测验规范、水文资料整编规范的认真理解,对测站水文测验和水文资料整编中发生的两则技术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柳河流域悬移质泥沙颗粒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流域悬移质泥沙变化特征及其与含沙量问的关系,选用柳河流域水文站泥沙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沙源不同,非汛期悬移质泥沙粒径一般大于汛期,在流域上、下游d50随含沙量分别表现出增大和减小的趋势。在泥沙的分选沉降作用下悬移质泥沙粒径一般为上游大于下游。在上游,d50、大于0.05mm沙重百分数随含沙量的增大而减小,后又增大,小于0.01mm沙重百分数情形相反。在下游也可得出类似变化关系,但d50、大于0.05mm和小于0.01mm沙重百分数随含沙量变化的转折点不同。  相似文献   

6.
悬移质运动效率系数是泥沙悬浮运动消耗能量(悬浮功)与挟沙水流紊动能量之比值,它是反映悬移质运动能量功效最重要的特征参数.本文基于两相挟沙水流紊动能量平衡方程,在二维、恒定、均匀及充分紊动的流态条件下,经过必要的推导和简化,得出悬移质运动效率系数理论表达式;通过应用黄河下游实测资料,对效率系数公式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效率系数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相符较好;进一步应用黄河下游实测资料,建立了效率系数与水流挟沙能力之间的关系,说明随着含沙浓度的增加,水流挟沙能力相应加大,效率系数呈下降趋势,并趋于一个稳定的低值范围,含沙浓度进一步增加不会给水流增添额外的能量负担,为黄河挟沙水流高效输送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效率系数公式的导出为建立挟沙水流挟沙能力公式、揭示输沙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三门峡水库、丹江口水库和三峡水库坝下河段水文泥沙实测资料,研究了坝下悬移质沿程恢复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含沙量和悬移质中值粒径沿程先增长后减小,两者峰值均随冲刷时间发展而向下游移动;含沙量恢复距离与流量大小正相关,与床沙补给粒径反相关,大流量恢复距离长,小流量恢复距离短,粗沙恢复距离长,细沙恢复距离短;河床冲刷由含沙量恢复特性决定,粗细颗粒泥沙均在恢复过程中则河床粗细均冲,粗颗粒已恢复而细颗粒仍在恢复过程时河床淤粗冲细.开展了清水冲刷水槽试验,研究了坝下推移质在冲刷中的贡献和级配调整特点,主要结论如下:当床沙初始可悬百分数小于40%,河床以推移质冲刷为主,相反则以悬移质冲刷为主;推移质级配随冲刷历时粒径先增粗再变细最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在缺乏实测径流资料的地区开展河流模拟试验,径流、泥沙等参数的合理选取尤为重要。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模型试验为例,对其坝址处的水文泥沙设计进行了研究。在进行径流系列设计时,采用水文比拟法对同流域有资料的水文站及设计水文站径流系列依次进行延长,得到坝址处1959~2012年54年的径流系列设计成果。在进行泥沙系列设计时,利用参证站泥沙实测资料与设计站少许资料,采用水文比拟法和经验公式法,分别对悬移质和推移质泥沙进行分析,推得参证站水沙关系式,再结合实际采样成果,推演出坝址处1959~2012年54年的泥沙系列设计成果。研究成果为动床物模试验与水沙数值模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采用的研究方法对缺乏实测径流资料地区的水文泥沙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缺乏实测径流资料的地区开展河流模拟试验,径流、泥沙等参数的合理选取尤为重要。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模型试验为例,对其坝址处的水文泥沙设计进行了研究。在进行径流系列设计时,采用水文比拟法对同流域有资料的水文站及设计水文站径流系列依次进行延长,得到坝址处1959~2012年54年的径流系列设计成果。在进行泥沙系列设计时,利用参证站泥沙实测资料与设计站少许资料,采用水文比拟法和经验公式法,分别对悬移质和推移质泥沙进行分析,推得参证站水沙关系式,再结合实际采样成果,推演出坝址处1959~2012年54年的泥沙系列设计成果。研究成果为动床物模试验与水沙数值模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采用的研究方法对缺乏实测径流资料地区的水文泥沙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也探讨了柳河流域悬移质泥沙颗粒特征,及泥沙粒径与径流量、含沙量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对流域侵蚀产沙过程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基于泥沙运动的起动和止动条件分析了悬移质泥沙和床沙交换的内在机理,并根据这一机理推求了冲淤平衡状态下悬移质挟沙力级配的计算公式。经渭河实测资料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相符,表明该计算公式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在泥沙数学模型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辐射沙洲邻近主水道和中心沙洲滩面水道33个站点的水深、潮流和水体含沙量同步实测资料,运用悬沙输移机制分解方法,计算了各站位所在水道断面全潮平均单宽悬移质通量、涨潮平均单宽悬移质通量、落潮平均单宽悬移质通量大小及其方向;并对相应悬沙输移的基本路径进行了分析。对各断面潮平均悬沙通量进行了估算,确定了辐射沙洲腹地邻近水道的悬沙净进入断面和净输出断面;辐射沙洲悬沙输移具有以辐射沙洲条子泥滩地为中心的辐聚辐散运移规律;悬浮泥沙净输移在沙洲腹地有逆时针循环运移特征。从东南过来的东海前进潮波潮流携带的泥沙主要沿条渔港水道以及向条子泥腹地输移,并在条子泥沙脊附近与其他方向的来潮来沙相汇,因此条子泥沙滩存在着淤长的动力因素和泥沙条件。  相似文献   

13.
水库泥沙淤积是电站运行管理中必须掌握的重要信息,梯级水电开发淹没了原有水文观测站断面,导致缺乏用于计算淤积量的出入库泥沙观测资料.论文提供一种较为精确估算梯级水库淤积的计算思路,选取小湾水库为案例,通过比对2015年与历史时期水库汇水区内气象站降雨资料,选用与2015年降雨量近似年份的输沙率,进行出入库悬移质输沙量的计算;采用Brune模型计算梯级水库拦沙率;综合考虑出入库输沙量与上下游水库的拦沙量,计算获得2015年小湾电站的库区淤积量为11.45×106t.研究结果为小湾水库水沙科学调度和安全运行提供理论依据.所使用的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以为其它水库开展年淤积量计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文资料整编是水文测量的重要内容,水文资料整编的内容和方法关系到水文工作在社会中的地位。分析了汾河二坝水文站整编资料的程序和内容,提出了今后汾河二坝水文测站水文资料整编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5.
水位流量关系 (Z~ Q)拟合是水文资料电算整编的基础。任一断面的 Z~ Q关系受其上下游河段综合水力条件的影响 ,常在其水位变幅内水力条件多变 ,以一种线型 (函数 )拟合不能满足精度要求。文章考虑生产实际中常见的测站控制条件 ,在普通正交多项式中增加约束条件 ,实现分段拟合及通过某一固定点的 Z~ Q关系拟合 ,导出不同约束条件下正交多项式系数求解算式。经安徽省皖南山区十余个断面近 60个站年资料验证 ,拟合精度大有改善 ,此模型已在生产中作为常规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中游龙潼河段一维悬移质泥沙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适用于黄河中游龙潼河段的一维悬移质泥沙数学模型。利用十年实测水沙资料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实测冲淤量与计算值基本相符。本模型可用于预测不同减水减沙情况下的泥沙冲淤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17.
对于受洪水或变动回水单因素影响的河道流量整编已有相应的水力因素型方法,但对测站受洪水和回水混合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处理,是水文整编中一个尚未解决好的课题,本文在对校正因素法和落差指数法地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落差指数法整编受洪水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受洪水和回水混合影响的河道流量整编方法-两因素同时校正法,并着重叙述 该方法的原理及使用步骤,奉节站,湘潭站等资料的验证  相似文献   

18.
对于水利事业而言,水文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汛期的预警。水文资料能够为抗洪和防汛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其次,为经济发展提供水利保证。但是,水文资料整编精度容易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水文资料的整编方法受到了挑战。其次,水文测验整编规范处于不断更新当中,需要水文工作者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最后,员工素质不同以及新老员工的更替,均会对水文资料整编精度产生影响。原始的水文资料不能够进行直接的应用,必须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计算、整理、分析、汇编)之后才具有使用价值,所以,在提高水文资料整编精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悬移质泥沙测验是黄河下游水文站一项重要的测验内容,而沙样处理是计算沙重的重要步骤,沙样处理是否精细化,是关系到泥沙测验精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泥沙处理过程中,抽出沙样桶内清水浓缩水样和对沙样桶内壁残留泥沙进行冲洗是两个重要环节。传统抽水方式是用软橡胶管,利用虹吸原理把沙样桶内清水抽出,水流速度的快慢是靠胶管的粗细来控制的,不容易掌握;传统冲洗桶内残留泥沙的方式是用橡皮球吸水、喷水来完成的,操作不连续,水流压力受限制,工作效率低。为克服沙样处理过程中传统沙样抽水和冲洗残沙存在的弊端,孙口水文站测验技术人员经过技术研究和反复试验,成功研制了悬移质水样抽水冲沙器,较好地应用到泥沙沙样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前针对水流中悬移质泥沙沉积量的观测方法相对较少,该文首先提出了一种采用可移动玻璃片收集沉积的悬移质,再配合烘干机、精密天平等仪器观测悬移质泥沙净沉积量的方法。然后将该方法用于观测植被群落对悬移质泥沙淤积量与淤积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植被群落尾端会存在一个悬移质沉积区,紧接着会出现一个沉积量减小的区域,经分析认为该现象与植被群落后端的卡门涡街影响密不可分。该观测方法实现了对水槽内水沙循环过程中悬移质沉积量的有效且准确采集,并可为污染物落淤研究等方面的观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