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产学研合作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有应试教育模式、招生制度与规模、培养环境等,南京工业大学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表明,利用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素质、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模式与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平台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选择。《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相似文献   

3.
尹小波 《科技资讯》2010,(24):220-221
加强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重要环节。随着教育部研究生创新计划的广泛实施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全面推广,切实加强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中心力量,承担着研究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引导与教育,作者认为,思想品德的培养、创新教育理念的培养以及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李超 《科技咨询导报》2010,(36):166-166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招生规模的扩大,是国家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提高的结果,同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越来越引起各培养单位的重视。联合培养是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它在各地方高校、科研院所内得到了广泛应用。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达到了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改革创新培养的模式、途径和方法,建立适应社会市场发展的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通过确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流程,创新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高校发展目标的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依靠创新人才。近十多年来,我国对高等院校的本科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之一。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仍存在认识不充分、落实不到位、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方式以守成性教育为主、学生评价体系难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高校教师创新引导能力明显不足等问题,必须在高等教育后续深化改革中加以解决,才能适应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形势。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长效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阐述地方高校在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长效体系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模块,提出应抓住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采取加强质量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科研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和完善质量评价体系等具体措施实现完善和发展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长效保障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应具备的主要素质,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目前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和环节,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素质的重要标志。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国家一项重大而必要的课题。从课堂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健全双导师制、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协作实践模式、科研活动中的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运行和激励机制的完善、国际合作培养模式等方面,探讨和介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育教学,高校应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和落脚点,通过倡导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理念、完善课程分类体系、深化公共基础课改革、建立多维立体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展研讨式课程教学等多种举措,从理念、知识、能力、个性发展四个方面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不同职业领域对人才的要求,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能力的实践创新型人才。为了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实践创新能力,该文提出了"三环一体,三段式"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促进研究生培养的三个环节"教学、科研和论文"一体化,实现"课程教学+实践训练+论文就业"三阶段培养模式的螺旋式上升。以达到有效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创新能力就是一个人(或群体)通过创新活动、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成果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开设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营造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术环境;抬高导师的门槛,强化导师责任制;重视研究生社会实践,探索“产、学、研”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应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培养模式科学与否,可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工科研究生教育所关注的重要方面,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多学科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对工科研究生的基本要求。基于我校工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实践和存在问题,在吸取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点,以期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中,主要存在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培养模式,前者侧重于培养研究生的理论深度与科研能力,后者侧重于培养研究生的技能提升与实践能力。两种培养模式并行不悖,各自具有自身的优势与局限。正在探索中的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本具有综合两种培养模式的优点,但在实践中仍然面临着考验。  相似文献   

14.
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伟  裴蓓 《科技咨询导报》2010,(10):183-183,185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同时,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研究生培养中开设的"植物显微技术"实验课为例,开展了设计性实验教学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介绍了"植物显微技术"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教学思考.实践证明:设计性实验课的开设,显著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实验技能,提高了研究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后续科研任务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学术失范是当下学术界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会对研究生个人和国家高等教育事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影响学术界的学术秩序和风气,影响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推进。因此,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深入分析研究生学术失范的原因,梳理解决学术失范行为的对策,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实现我国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国家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大批适应国际竞争和国家满足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教学活动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基础环节、基本途径、基本手段和基本方法。专题教学集启发、探讨、答疑、归纳、综合、研究于一体,涵盖概念、方法、原理和结论,是培养研究生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系统专业知识、探究和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和基本途径,也是对研究生研究能力基本的、必要的基础训练。  相似文献   

18.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对于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以韶关学院自动化专业为例.提出了适应现代企业对该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设置模块式专业课程,对地方高校工科专业构建人才培养的模式及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艺术类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是我国艺术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高校艺术院系中,研究生培养方案个性化明显,但研究生规模性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仍未成熟,需要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最基本层面——班主任工作抓起。这就要求研究生班主任既要明了新时期研究生的特点,摆正管理者的身份和角色;又要坚持大众化教育阶段多样化的管理观,务实灵活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符合新时期艺术类研究生班主任工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在面对新时期高校研究生群体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研究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困境下,通过借鉴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学校自身培养单位个例化的研究生党建工作,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情况的研究生党建系统,并在研究生党建工作中发挥着自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