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女书"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南方民族文化气息,其传播具有性别化、群体化的特征。在现代传播中出现了真实性、商业化和新媒介的使用等问题。因此,建议以女书传人为基础,进一步保护女书文化价值,开发女书文化的旅游资源和娱乐价值,并引入新媒体传播女书文化。  相似文献   

2.
数千年来 ,汉字在约定俗成和不断规范中形成了自己的体制原则。它在周边民族和国家的使用与传播中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发生了种种变异 ,经历了五种形态 :汉字汉文→汉字某 (民族 )文→某族汉字→自创民族文字→新“书同文”和大字符集建设 ,并因而形成了汉字系文字以及使用汉字系文字的国际区域。汉字的这种变异与地理、历史、儒学、宗教、民族等东方文化背景有关 ,并呈现出层次性、离合性、互动性和宽容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以在线藏文虚拟键盘为例,描述了在线民族文字虚拟键盘的实现技术,并在字符编码、键盘布局、浏览器兼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在线民族文字虚拟键盘为用户提供一个与国家标准键盘布局相对应的民族文字虚拟键盘,其具有直观、形象、易操作的特点。民族文字的在线虚拟键盘技术的实现,改善了B/S模式下民族文字输入不便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网络传播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网络传播的特性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使网络传播不仅能够适应时代潮流对信息传递的要求 ,而且与传统媒介传播形式相比 ,有其特有的优越性 .从传媒本身的特点看 ,网络可实现跨时代传播 ,有利于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及时、广泛交流与传播 ;网络可实现多媒体传播 ,使信息的传播方式从单元式 (或文字、或声音、或图像 )变为多元式 ,它将记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融为一体 ,给受众以全方位的多维信息 ,图文并茂 ,声像俱全 ,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网络可实现…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民族文字信息处理对加速民族地区信息社会化进程,促进民族地区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文明强烈冲击下,探讨民族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促进民族文字信息处理发展的对策,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值得我们去审视和思考.本文简要介绍民族文字信息处理发展情况,分析了民族文字信息处理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促进民族文字信息处理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民族性体现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文字是这个系统的基础和根本。选取汉英两种文字,从文字特征与民族思维的关系角度对比汉英民族思维差异在各自文字上的反映,即汉英民族思维差异的文字印迹。  相似文献   

7.
龙娟娟 《科技信息》2011,(36):286-287
文字的历史,几乎就是人类的文明史。文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人类思想感情交流的必然产物,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并有力地推动了文明的发展。文字在信息传达上有其独特的“表情”,在海报设计上也不例外,对文字设计的情感美学的研究也将是我们设计师所应该关注和重视的。结合海报主题进行文字设计,从字体设计和文字版式设计着手,把握文字内容的意境,创造出与海报和谐统一的带有感情色彩的字体和个性化的版式,以给予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比较直接的视觉诉求力,从而使主题更加突出,更有效地传达设计师的意图。这样的文字设计将能获得“形美以悦目,意美以感心”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民族语言文字既是我们认识已有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发展民族新文化的重要工具,它在发展民族文化事业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民族语言文字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中,保护和抢救民族语言文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本文结合云南省的实际,对保护和抢救民族语言文字工作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现行少数民族文字中只有彝文和东巴文是本民族自创文字,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文字要么是外来文字要么是借汉字造的文字。自创文字在形义上自成一定的体系。文章就彝文和东巴文进行形义比较,从中窥探民族文字构形体系所反映的有关文字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传播技术手段的发展,电视产品的传播也在不断拓宽其原有的传播领域。与此同时,电视借助这些新技术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互相传播时,往往由于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的习俗、文化存在异同,从而导致电视产品在传达到别的民族、或者国家的时候产生了严重的误读、误解现象,甚至会出现分歧和冲突。因此,研究电视产品文化语境的转化与认同,有助于电视产品的准确、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1.
民国元年,社会上涌现出300多个政治团体,兴办了100多家所谓的"政党报",实际上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政党报刊,而是充满党派之争的"党派报"。民国元年的主流传播媒介不具备现代意义的政党报刊特征,实际上沦为党同伐异的工具。党派报的存在和发生加剧了民初乱象的同时,为中国新闻事业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报人,促进了社会启蒙,并为之后的新闻传播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2.
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湘报》,通过刊载抨击缠足、吸食鸦片等恶风陋俗之害的文章进行舆论引导,还发布风俗改良团体成立的各种告示,报道各地移风易俗的相关情况,从言论、组织等方面有效推动了湖南移风易俗运动的开展。《湘报》凭借其较大的发行量,扩大了移风易俗的影响范围,在当时湖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时政新闻是一种常用且最重要的新闻题材,也是最难写好的新闻题材之一,都市类报纸的时政新闻更是如此,它受到稿件题材、编采人员素质及办报人理念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要写好都市类报纸的时政新闻,要理清办报思路,精心选取内容、体现时代特色、做好深度策划和强化采编作风。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是中国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在“戊戌维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康有为,他23年从事报业活动的经验和成就,以及视报刊可以“匡政府所不逮”的作用,主张新闻立法和新闻控制等新闻思想,对当时新闻争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今天的新闻改革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晚清以降,早期来华传教士投身近代报刊的出版活动,以此揭开了中文报刊杂志近代化的序幕.<东西洋考>作为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杂志,采用分类编纂方法,设定新闻栏目,关注国内外社会新闻,成为近代中文报刊杂志的雏形,推动了中文报刊杂志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6.
由于自然灾害的严重危害性,往往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各国在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环境、新闻体制等方面的不同,在报道自然灾害方面的侧重点也存在差异。从国外媒体对中国自然灾害的报道也能看出他们的对华印象。本文从媒体影响力这一视角出发,分析日本三大报纸对芦山地震的报道,总结日本主流媒体对华自然灾害报道的特征,进而探究新视角下日本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印象。  相似文献   

17.
同样是面对自然灾害给民众带来的巨大损失,中美两国的主流报纸是怎么表现的?分析《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台(飓)风的灾害新闻传播,比较它们在传播数量、内容特点、表现方式等的差异,可以窥见两国在新闻理念中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庸言》创刊于1912年,正是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获得政权,对于言论的控制相对较弱,报刊界进入繁荣发展时期,《庸言》在这时创刊,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创刊初期梁启超为主编,追求独立自由的新闻思想,报刊内容以政论为主,他想通过办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1914年《庸言》主编改为黄远生,改变了原来以政论为主的做法,增加了新闻和时评,《庸言》开始与报刊界由"言论启蒙"到"事实为主"的大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2009年7月安徽大学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所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的论文或围绕新闻、报刊本体进行历史学的探讨,或对新闻业务、职业发展历史进行深入考证,或探讨历史人物的报刊思想与活动,或将报刊舆论、媒介话语与社会历史关联研究。会议讨论突出以下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新闻史的研究视野、视角问题,新闻史研究的立足、主体问题,以及新闻史学研究如何走进历史现场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当前电视时政新闻画面语言运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多年一线报道经验,探析如何更好地运用画面语言做好时政新闻报道。时政摄像记者应当充分理解时政新闻的重要性和时效性,熟悉时政新闻拍摄的规范,考虑观众需求,专注于将时政新闻做精做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