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一种改进的DyTrust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DyTrust模型信任评价的准确度,解决信任模型的粒度比较粗糙以及节点的个体经验对信任评价带来影响的问题,在DyTrust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节点所提供的服务进行细化和引入经验因子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信任评价算法.与DyTrust模型的比较和分析表明,改进后的模型精化了信任算法的粒度,提高了信任评价的准确度,体现了节点的个性化特性,在反馈可信度的算法方面有较大的改善,同时该反馈可信度算法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2.
鉴于集中式信任机制不适合于P2P网络,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多粒度信任模型.该模型从文件质量、下载速度、文件类型和文件大小等多个角度评价服务节点的服务能力,并分别计算信任度.相比整体信任度,多粒度信任度可以提供更精确的信任信息,提高了系统实用性.该模型根据历史评价信息计算多粒度信任度,计算简便,没有迭代运算的不收敛问题.计算机仿真证明了该模型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首先提出了群推荐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动态的多跳无线网络安全信任模型.该模型克服了已有的多跳无线网络信任模型的若干局限性,通过对节点行为进行综合评估,为网络中节点之间的合作和安全决策提供更细致和精确的依据,并能动态反映信任关系的变化状况,为通信节点是否可信建立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判断标准.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抵抗恶意节点的欺骗行为,提高了节点的可信度,能有效解决多跳无线网络中的盲目信任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中借鉴人类社会对交易过程中信任的评估和习惯,提出了一种在P2P网络中基于交易代价的信任评估模型,着重考虑了节点之间交易代价对信任值变化的影响,并给出了信任值计算的方法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信任评估模型在对节点恶意行为的识别上,其成功率上要优于不考虑节点之间交易代价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协同制造网格节点之间的资源访问和共享的交互行为提供信任度量,提出一种制造网格环境下基于节点行为信任的访问控制模型.将制造网格节点的关系划分为管理域内信任关系和管理域间信任关系,给出制造网格节点之间交互行为的信任关系描述和定义,以及节点间交互行为的信任度公式表达和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将制造网格中节点交互的信任情况反映到交互行为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用于解决制造网格环境中自私节点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带来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多粒度是近年来粗糙集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 为使多粒度模型更适用于实际数据, 提高模型的可用性, 模糊思想被引入到多粒度粗糙集模型中。本文构建了基于模糊相似关系下的多粒度模糊粗糙集模型, 并建立了模糊信任结构。在该信任结构下根据多粒度模糊粗糙集的上、下近似构造信任函数与似然函数。研究多粒度模糊粗糙集在模糊等价关系下的属性约简, 并给出相关算法。  相似文献   

7.
由于目前广泛应用的路由协议大都是假设网络中的节点是可以信任和相互协作的,对于安全的问题考虑不多,而网络中某些节点很容易被俘获而成为恶意节点,使得现有的路由协议变得十分脆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快速移动节点的可信度模型FATM,以及基于快速移动节点的可信路由协议FARP,通过网络中的快速移动节点辅助一般节点进行可信度的计算和更新,并在可信模型建立之后选择可信度较高的路由进行通信。最后采用OPNET对FATM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快速移动节点的可信度模型的安全性更高,并且节省了一般节点的能量和空间开销,具有较好的网络适应性及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8.
信任模型是一种重要的可信服务保障机制,被广泛应用于分布式动态环境中。针对节点的多方面属性,引入关注点空间的概念,将节点的可信度按照物理属性和行为属性进行了细粒度划分,充分考虑节点自身属性、行为特征、时间因子以及上下文环境,通过动态调节权值,对节点信任值进行评估,凸显了节点被关注方向上的可信度,提高了信任模型的动态调节能力和多领域普适性。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和已有的信任模型相比,具有更好的动态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处理恶意节点对其他节点的攻击。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时域上的P2P网络信任模型,在进行节点信任值计算时,考虑了时间因子对信任值的影响,距离当前时间越远的交易行为在信任值计算时的参考价值越小.当交易失败或发生欺骗时,目标节点会受到惩罚,激励节点提供好的服务.最后,使用JXTA技术实现了该模型,并将它与Li xiong提出的信任模型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很好的反映节点的当前状态,并能抵御虚假推荐进行的欺骗.  相似文献   

10.
数百万用户每天在参与移动社交网络互动及相关资源获取,在没有直接联系的2个用户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对于提高移动社交网络服务质量和增强用户安全感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分析移动社交网络体系架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综合考虑直接信任、推荐信任、信任风险函数、激励机制等多个影响因子的动态信任评估模型,并对信任值计算方法、信任决策和信任更新等进行分析.基于真实社交网络数据集Epinions.com的实验表明,本模型的信任值计算准确可信,且能够有效抵御恶意节点的攻击.  相似文献   

11.
针对网络拍卖中用户信任评估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一种综合性信任模型.该模型根据网络拍卖者的不同参与方式,将拍卖参与者划分为投标者、招标者和第三方机构/拍卖网站,综合考察影响三类参与者信任度评估的因素,如近期信誉度、时间权重、行为分析等,单独计算不同类型参与者的信任度.由于模型分角色考察参与者的信任度,降低了信任评估中干扰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该信任度计算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健全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通信历史相关性的P2P网络分布式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P2P分布式信任模型NBRTrust.在节点通信历史分布式存储基础上构造了节点局部信任度评价分布式存储网-βlist,通过分布式计算节点信任评价行为的相关度,得到以节点相关度为因子的全局信任模型NBRTrust,用于评估节点的可信程度;定义了模型的数学表述和分布式计算方法,设计了基于NBRTrust信任模型的P2P通信模型.仿真分析表明,相比纯粹的局部信任模型和全局信任模型,NBRTrust信任模型更客观,能够有效抵御单个恶意节点和团队恶意节点的欺骗行为,是一种有效的信任模型.  相似文献   

13.
将广义知识重构与抽象模型框架下的初步感知过程扩展为多重感知过程, 根据物理世界W中对象所属域的不同生成多重域抽象模型, 并讨论了两种情况下域抽象模型Wi和Wj间的域关系: W的多重域模型Wi和Wj中的构成对象交集为空(即Wi和Wj中不存在有跨域行为的实体); W的多重域模型Wi和Wj中的对象实体存在跨域行为. 扩展后的框架R丰富了物理世界W的模型表示, 使对象感知由平面感知变为立体感知, 应用多种领域知识生成相互关联的不同域模型, 增强了模型的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如何在网格中建立基于行为的信任模型,排除内部恶意节点,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程度.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行为的信任计算模型来处理网格环境中实体间的信任关系,该模型对域内信任关系和域间信任关系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能够评估实体与实体间的信任关系,从而解决网格环境中存在的某些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信任关系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共存以及相互融合问题。分析云模型描述不确定性概念的方法和实现定性语意与定量数值相互转换的算法,提出了基于云理论的信任评估模型—信任云。该模型提出云特征参数表达的信任传递和合并算法,在精确描述信任期望值的同时,通过熵和超熵刻画了信任的不确定性。相对于传统的信任评估策略,该模型获取的信任值包含更多的语意信息,更适合作为信任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种可扩展的反馈信任信息聚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的动态信任聚合算法中利用基于信任链的广播方式进行反馈信任信息搜索而导致的系统运算收敛慢、可扩展性差等问题,建立了直接信任树(DTT)的概念,并基于DTT提出了一种新的可扩展的反馈信任信息聚合算法.根据节点之间的直接信任关系构建DTT,然后利用DTT进行反馈信任信息搜索,同时引入质量因子和距离因子两个参数来自动调节聚合计算的规模.仿真实验表明,算法能够显著提高反馈信任信息聚合计算的收敛性,具有较好的恶意反馈行为检测能力,在恶意节点比率增大时,算法也表现出较强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7.
To describe the dynamic property of trust relationship, we propose a time-related trust model and extend Jφsang‘s subjective logic to fit for time-related trust model. The extension includes propositional conjunction, disjunction and negation for traditional logic and discounting and consensus operators that are evidential operator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ropagation and computation of trust relationships. With the extension of subjective logic for time-related trust, our time-related trust model is suitable to model the dynamic trust relationship in practice. Finally an example of reputation assessment is offered to demonstrate the usage of our trust model.  相似文献   

18.
实验研究了顺时针、逆时针转动的哑铃畴(ID,IID)畴长与缩灭场的关系.结果显示,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的哑铃畴的缩灭场明显不同.对于同样畴长的ID,IID,顺时针转动的缩灭场高,较稳定,对应负的VBL;逆时针转动的缩灭场低,不稳定,对应正的VBL.实验首次验证了正、负布洛赫线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介绍兼有激励机制的信任模型研究的问题以及信任模型的激励机制研究现状。目前信任的激励机制还没有一个解决信任的表述、度量、推导和综合运算等问题的统一标准,研究手段与方法仍比较单一,未能提供统一的敏感信息保护方案。建议根据当前国内外激励机制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继续对信任的激励机制展开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网格环境中的信任问题是当前网格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为了解决网格环境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带来的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信任模型来处理网格环境中实体之间的信任关系,该模型对域内信任关系和域间信任关系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与以往的信任模型相比,这种信任模型能更加精确地评估实体之间的信任关系,从而能更加有效地解决网格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