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许多研究所考虑的都是投资风险的最小化或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但对于一个典型的投资者而言,一方面希望收益率尽可能高,另一方面也希望风险尽可能小.因此,为了适应证券市场和实际操作需要以及投资者的喜好,分析了限制投资下界的双目标风险证券投资组合模型,并给予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金融经济学教程中,有这样一个反映风险厌恶的投资者对风险资产选择行为的结果:严格地喜多厌少且厌恶风险的投资者对风险资产投资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至少有一种风险资产的收益率高于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但这一结论仅对只有一种风险资产的情形成立,通过示例指出原命题证明的错误所在,并将给出一些有关风险厌恶的投资者对多种见险资产选择行为的较弱结果.  相似文献   

3.
提出基于ES的P2P平台风险测度方法.选取260个平台的收益率数值进行风险观测与度量,探究借贷平台存在的风险及问题,提出利用ES模型进行P2P平台风险预警与管理方案,使投资者在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范围内进行投资并得到满意的回报,为参与者经营决策和资金管理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交易量与收盘价,设计了一种识别反转点的双极模型.以万科A股票3年的数据对双极模型进行投资模拟,得到在不同参数组合下的每次买卖投资收益,计算出年均收益率,再由EGARCH模型计算出每次投资的日VaR值和总风险,作出不同参数组合下的收益率和风险散点图及有效边界图.结合不同投资者对风险喜好的无差异曲线,得到对应的最优参数组合,从而为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提供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资本市场加快开放步伐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国际资产配置组合已经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迫切问题。针对均值方差理论,采用非传统理性预期的风险偏好度量方法,完成投资者新投资偏好基础上的投资组合的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如下:从收益率特征来看:组合的收益率高于单一资产收益率或者持平,且风险相对其他单一资产而言要小;从资产配置类型来看:对于所有类型投资者而言,标普500都是最受青睐的资产;沪深300作为新兴市场指数,在国际配置中的比例几乎为0;从资产配置比例来看:随着投资者风险偏好水平递增,投资者资产配置趋于单一的高收益资产;相反,随着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的增加,投资者趋于分散化投资。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短短几年,便在祖国大地出现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新兴资本市场,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投资热潮.市场也向投资者提供了很多种资产(如股票,证券……)供选择、投资.现市场上有n种资产S_i供投资者选择,某公司有数额为M的一笔相当大的资金可用作一个时期的投资.公司财务分析人员对这n种资产进行了评估,估算出在这一时期内购买S_i的平均收益率为r_i,并预测出购买S_i的风险损失率为q_i.考虑到投资越分散,总的风险越小,公司确定,当用这笔资金购买若干种资产时,总体风险可用所投资的S_i中最大的一个风险来度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金融市场间的相关结构并度量其传染风险.方法 选取中国和其他4个沿线主要国家的股指市场收益率数据,构建M-Copula函数刻画股指市场间的相关结构,运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度量不同资产组合的风险价值.结果 股指市场间具有较强的下尾相关性和不对称性.相对于中国、印度和新加坡市场,日本市场的风险较大,俄罗斯市场的风险较小.在同一置信水平下,选择资产组合会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结论 M-Copula函数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股指市场的相关结构,并在投资组合决策时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经典投资组合理论核心思想上引入了风险厌恶系数,采用二进制加速遗传算法使预期收益率和风险损失率都具有随机性,即在不同投资者对收益和风险不同反应的条件下优化投资组合策略,更贴近实际地反映投资者对风险与收益的不同效应,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证券组合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建立了证券组合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建立了证券组合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两个目标均达到最优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案例给出了模型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带有递归偏好的投资者在考虑股票红利支付情形下的最优消费和投资组合.投资者担心模型的误定,因此寻求稳健的决策规则.假设股票的预期收益率遵循一个均值回复过程,在当投资者跨期替代弹性等于1和风险厌恶适中情形下,推导了最优消费和投资决策的显示解.通过数值模拟,发现模型不确定性厌恶增加了财富投资于股票的比例,同时股票支付红利也进一步加大了财富投资于股票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构造了一个均值-最小最大化组合投资多目标规划模型.与胡达沙和吴炜提出的多目标均值-方差模型比较,该模型有几方面改进.除了模型假设和数学表述的一些修正,该模型使用历史最小收益替换方差,这使得该模型不仅继承了多个目标的可行权衡的好的特性,而且在衡量向下风险方面的表现优于多目标均方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说明了这一点.当组合投资收益分布适度有偏时,该模型的优势会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研究大都仅对单个目标进行优化的现状,提出一种优化决策模型,即将企业信用风险迁移引入到贷款收益率的计算中,以限制资产数目、决策变量上下界等为约束条件,建立组合投资的收益最大、同时方差风险最小的优化决策模型。该模型是一个混合0-1变量的多目标规划问题,提出求解该模型的一种自适应改变惯性权重的离散粒子群算法,数值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贷款组合鲁棒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研究了商业银行贷款组合选择的鲁棒优化问题.在Markowitz均值-方差理论基础上,建立了贷款组合鲁棒优化模型,并用多个期望收益向量和协方差矩阵描述未来贷款收益的不确定性,给出了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求解方法.用数值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由于模型考虑了未来贷款收益的不确定性,得到了可靠性较高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鲁棒性,可以有效降低贷款风险,并可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可信性理论,考虑交易成本、借贷约束、阈值约束和基数约束等现实约束,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具有机会约束的多阶段可信性均值绝对偏差(M-AD)投资组合优化模型。该模型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运用可信性均值和绝对偏差衡量资产的收益和风险,通过对终期财富的最优化实现投资者的预期收益。运用可信性理论,该模型被转化为确定型的动态优化问题。由于交易成本和基数约束的存在,该模型为具有路径依赖的混合整数动态优化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新的前向动态规划方法求解。最后,文章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证券市场中不确定的信息具有模糊性.将收益率视为梯形模糊数,分别用模糊数的可能性均值和平均绝对偏差来表示投资组合的收益和风险,考虑到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具有弹性,建立了模糊线性规划组合投资模型。并转化为普通线性规划问题求解。最后给出了数值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6.
在投资新股票时,由于没有历史数据的支撑,很难用一般的方法对新生股票的收益和风险做出预测。为了更好地处理这种问题,提出了两类具有不确定收益率的投资组合模型,并通过数值实验对模型进行了求解;首先,基于不确定理论分别对具有线性交易费用和非线性交易费用的投资组合模型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数值实验中,给出了模型的数值解,并与不带交易费用的模型进行了对比;最后,分析了模型的风险与期望收益之间的关系,表明带交易费用的模型在数值结果上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在约束条件中加入证券多样化选择约束的方法来抵减非系统风险,建立了带交易费用的综合考虑收益和风险的模糊多目标规划模型.在此模型中,考虑到证券投资的预期收益和风险的模糊性,把目标函数和约束系数均作为模糊数处理,并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和问题的一个算例.  相似文献   

18.
提出双曲型风险谱函数并得到了双曲型谱风险度量的估计量、后验检验和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实证分析表明,单个资产的双曲型谱风险度量值受置信水平和风险厌恶因子的影响,以双曲型谱风险度量为目标函数的投资组合的优化配置受风险厌恶因子和期望收益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怎样选择一个比较满意的证券投资组合,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一个最有效率的风险一收益搭配,是证券组合投资优化问题的关键。文中利用L-R模糊数来描述了某证券的期望收益率和风险损失率,从而对证券组合投资问题建立了一种模糊线性规划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试图优化证券的投资组合,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