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浅谈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校办企业得到了较快较好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起步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校办企业暴露出诸多与新体制不相适应的弊端,严重制约着校办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此.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多次强调要进一步规范高校校办企业的管理体制.对现有的校办企业,通过授予国有资产管理权等方式,理明产权关系.建立合理的校办企业投入撤出机制.今后高校投资经营活动应主要围绕转化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原则上不得投资经营非科技企业。这为确保高校校办企业持续健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办企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20年来,高校企业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如北京大学的北大方正和联想集团、清华大学的清华同方、上海交大的南洋实业和昂立股份、复旦大学的复华实业、同济大学的同济科技等等。他们中有的不仅是高校企业的优秀代表,也是上市公司中的佼佼。上海的高校企业,1997年完成43.27亿元营销额,利润达4.49亿元;利润超百万元的高校有30家,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校产业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校办企业历经风雨洗礼和市场考验.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台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道路。近年来.高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2004年度全国高校产业收入总额969.3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9.93亿元,净利润29.53亿元。  相似文献   

4.
9月12日.东南大学召开了校办企业改制工作研讨会.会议传达学习了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讨论了《东南大学关于规范管理科技产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就校办企业改制等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矿业大学科技产业集团成立于2000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92年的校办企业管理办公室.是代表学校对校办企业进行管理、监督、服务和指导的专门机构。目前科技产业集团拥有企业25家,其中全资企业11家,控参股企业8家.院(处)企业6家。产业涉及机电设备、精细化工、表面技术、发行印务、岩土工程、爆破工程、新型建材、信息技术、建筑设计等多个行业,2005年的销售收入达近两亿元人民币。截至2005年底.校办企业累计向学校上交3655万元。  相似文献   

6.
从碧波荡漾的兴庆湖畔向南眺望,映入眼帘的是以"交大电脑城"为标志性建筑的科技一条街.这条闻名遐迩的长街就是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校办科技企业集团、综合实力位居教育部直属高校校办产业前5名的西安交通大学产业(集团)总公司开发建设的.这家控制着11亿元净资产,总公司净资产超过4亿元的集团公司的领头人,就是岳华峰.  相似文献   

7.
《湖南安全与防灾》2009,(8):F0003-F0003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成立于1954年,注册资本3.1亿元,总资产为58.6628亿元,净资产6.2763亿元。现有员工5500名,有职称工程技术人员2600名。1993年获得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授予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经营权”,1996年获交通部第一批颁发的“公路施工企业一级资信”证书;  相似文献   

8.
《安徽科技》2006,(2):26-27
本刊讯 据快报统计,200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50亿元,增长24%;营业总收入1100亿元,增长23%;利税130亿元。增长25%;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13.9亿美元.增长42.5%。全省高新技术企业682家,其中营业总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128家。营业总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24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8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30家。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后,以国务院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简称“两校试点”)和教育部提出“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指导方针为标志.高校科技产业步入了“发展与规范”的新阶段。近几年来,教育部一方面组织实施“两校试点”和指导高校科技企业改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从武义山区走出来的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国内最早开发、规模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加工、流通型企业,是第四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茶行业十强企业。2007年,公司总资产1.1亿元,固定资产0.59亿元,年销售收入达2.32亿元。  相似文献   

11.
校办产业是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是一项关系到校办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校办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近年来河南科技大学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在逐步规范的同时学校产业也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连理工大学于2002年组建了国有独资资产经营公司——大连理工大学产业投资有限公司.2005年上半年完成了所有科技型校办全资企业的改制.并制定、颁布了五项科技产业管理制度。现在正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产业的指导意见》规范投资及经营行为、加速高校企业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高科技的“红娘”——科技中介机构——是加强技术信息流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创新活动和科技产业化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联系科技和经济的重要纽带。北京是全国技术交易最活跃的地区,技术交易发展迅速,在全国交易规模中排名居首。1991年以来,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12年上升,从1991年的22.45亿元上升到1999年的92.19亿元,2000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40.29亿元,2002年再创新高达到221.07亿元,2003年1~6月达到92.75亿元。2003年,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倾力打造北京技术交易创新服务联盟,力争在3~5年内将该中心建成全国技术交易领域的领头羊,并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有力推动者。  相似文献   

14.
江苏是个经济大省、教育大省,全日制普通高校近几年每年的招生人数均名列全国各省市榜首,但高校校办产业以国家教育部2001年度统计居第四位,去年江苏省高校企业完成销售额32.52亿元,利税4亿元,利  相似文献   

15.
东北大学是教育部所属的高校,也是教育部、辽宁省和沈阳市联合共建的“985工程”重点大学.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科技创新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2007年在研科研项目达到2126项,其中当年新增923项,申请各类专利169项,科技经费到款达到636亿元。东北大学已成为辽宁省内主要科研基地和科技成果产出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16.
《广东科技》2005,(6):96-96
1998年至2003年的五年间,贵州省大力支持科技事业发展,共投入科技三项经费和科学事业费13.8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倍以上;建成5个重点实验室和12个重点中试基地或工程技术中心。而2004年一年的科技投入就突破了1亿元。  相似文献   

17.
一、教育部直属高校校办产业概况 2004年度教育部直属71所高等学校(其中中央财经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未上报数据)的1695个企业参加了2004年度全国高校校办产业统计工作。其中科技型企业1025个,占直属高校上报企业数的60.47%:其他类型企业670个,占上报企业的39.53%。从经营性质来看从事工业生产的企业为786个占46.37%从事商贸的企业171个占10.09%。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直属高校校办企业概况 2002年度教育部直属71所[其中中央财经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石油大学(北京)未上报数据]高等学校的1754个企业,参加了全国高校校办产业统计工作。其中科技型企业(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  相似文献   

19.
《太原科技》2011,(3):107-107
2010年.大连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3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30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达到321家。有9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178亿元,同比增长29.1%;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378亿元,同比增长31%。  相似文献   

20.
去年以来,南京市继续本着“扶优扶强”的原则,加大对一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了重点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1998年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有以下特点:首先是重点企业增长幅度大列入市奋斗目标考核的12家重点企业,完成技工贸收入27.14亿元,同比增长2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