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二(2-氨基乙基)氨基]乙醇(L)与CoCl3.6H2O反应,合成得到双核Co(Ⅲ)配合物:[Co2OL2]Cl2(ClO4)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的分子由一个四价阳离子单元[Co2OL2]4 和两个氯离子及两个高氯酸根离子组成.两个Co(Ⅲ)离子分别与二乙烯三胺单元的三个氮原子配位,并通过两个2-[二(2-氨基乙基)氨基]乙醇的两个羟基和另一个氧原子桥联.两个Co(Ⅲ)离子之间的距离为2.527(1),六个Co-N键的键长在1.896(6)到1.944(6)之间,六个Co-O键的键长在1.901(5)到1.939(4)之间.两个Co(Ⅲ)离子分别与三个氮原子以及三个桥联的氧原子的配位环境构成一个扭曲的八面体构型,N1、N2、Co1、O1、O2平面与O1、O2、Co2、N4、N6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3.1(2)°.  相似文献   

2.
以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长度烷基侧链的四氮十二杂环类化合物,并用氢谱、碳谱、高分辨质谱进行了结构表征.用DNA热变性分析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分别研究了此系列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 DNA)的结合能力和对超螺旋DNA(pBR322 DNA)的断裂作用.结果表明,在pH7.2 Tris-HCl缓冲液中,1,4,7,10-四(正辛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h)与CT DNA的结合能力最强,CT DNA的熔点上升幅度最大(ΔTm=5.22℃),且存在明显的插入结合作用,但切割DNA的能力很弱.由此可见,亲脂性烷基侧链长度的增长有利于增加化合物与DNA的相互结合,但不能提高化合物切割DNA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2种十二员四氮杂大环席夫碱,即2,3:8,9-二(4,5-二甲苯并)-5,6,11,12-四苯基-1,4,7,10-四氯杂环十二-1,4,6,10-四烯(L^1)和2,3:8,9-二(4,5-二甲基苯并)-5,6,11,12-四基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1,4,6,10-四烯(L62)及其Cu(II)配合物[CuLX2](L=L^1或L^2,X=Cl^-或NO3^-)的合成与表征,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磁矩、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电子自旋共振谱等测试表明,这些合合物中金属离子处于六配位的拉长八面体环境,大环配体以4个氮原子占据赤道平面,轴向配位位置由阴离子占据。  相似文献   

4.
以吡啶-2-甲醛缩N,N'-二甲基乙二胺和CuCl2·6H2O为原料反应制得配合物[Cu(pic)2]·2CH3OH·2H2O(pic-H,吡啶-2-甲酸),并通过X-射线衍射法测定其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1.2260(5)nm,b=1.4126(6)nm,c=0.8789(4)nm,β=99.761(7)°.配合物为四配位的平面四边形构型,铜离子与甲醇分子中的氧原子存在着弱相互作用,因此Cu(Ⅱ)离子的配位环境也可以描述为拉长的八面体构型.配合物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5.
以2-[二(2-氨基乙基)氨基]乙醇为配体,合成了带羟乙基臂的单核Pd(II)配合物:{PdI[(H2NCH2CH2)2NCH2CH2OH]}I。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显示该配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配合物的分子由一个一价阳离子{PdI[(H2NCH2CH2)2NCH2CH2OH]}+和一个负一价的碘离子组成。Pd(II)离子与一个二乙烯三胺单元的三个氮原子以及一个碘原子配位。三个Pd-N键的键长在2.032(10)到2.068(4)之间。Pd(II)离子与三个氮原子及一个碘原子的配位环境构成一个扭曲的平面四边形构型,N1、N2、N3平面与N2、Pd1I、1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7.4(0.3)°。  相似文献   

6.
以H2L[N,N′-二(4-吡啶基)-2,6-吡啶羧酸二酰胺]为配体,分别与Zn(NO3)2·6H2O、CoCl2·6H2O在温和的实验条件下反应,得到了两个一维聚合物{[Zn(H2L)(N3)2]·CH3OH}n(1)和{[Co(H2L)2(SCN)2]·CH3OH·4DMF}n(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表明,聚合物1的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na;聚合物2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在这2个聚合物中,配体H2L两端的吡啶氮原子均以μ2-桥联的配位模式连接2个中心金属离子,而中心金属锌(II)为四配位的畸变四面体构型,钴(II)为畸变八面构型体构  相似文献   

7.
四氮杂大环与Co(Ⅱ)、Ni(Ⅱ)配合物的合成及电子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报道在水溶液中合成新型四氮杂四乙酸基取代大环H4L( 5,7,1 2 ,1 4-四甲基 -1 ,4,8,1 1 -四氮杂环十四烷 -N′,N″,N′″,N″″-四乙酸 )与Co(Ⅱ )、Ni(Ⅱ )的单核固体配合物。经元素分析、IR和UV光谱表征其组成为CoLH2 ·2H2 O和NiLH2 ·2H2 O。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结构特征 ,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以四唑乙酸(Htza)与Ce(No3)3·6H2o在少量三乙胺存在的CH3OH溶剂中,室温挥发的方法培养出无色配合物[Ce(tza)3(CH3OH)(H2O)]n.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2空间群.Ce(Ⅲ)中心采取十配位的畸变双加冠四方反棱柱构型.四唑乙酸配体存在双齿桥联和双齿螯合桥联两种配位模式,通过羧酸上氧原子与铈配位形成一维的配位聚合物.链与链通过氮原子和配位水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最终的二维网状结构.对配合物的红外和紫外可见光谱性质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配合物[Ni(dpc)(PIM)2(H2O)]2·2H2O(1)(H2dpc=2,6-吡啶二羧酸,PIM=2-丙基咪唑),并借助于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中存在着两种晶体学上独立的单核镍单元,镍中心为六配位畸变八面体构型,在堆积过程中通过O-H…O和N-H…O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0.
在B3LYP/aug-cc-pvDZ水平上研究了叠氮基-1,4-四嗪分子构型、电子结构及叠氮-四唑异构化反应历程.采用NBO和AIM方法分析了异构化过程中各原子电荷和电子拓扑性质.结果表明:叠氮-四唑异构化反应始于叠氮基失去直线构型,叠氮基终端上的N9原子向环上N2原子接近,N2原子上的孤对电子进攻叠氮基,最终在N2和N9原子间成键形成四唑异构体.叠氮基中N—N—N键角的弯曲,闭环过程中电子的重新分布等因素使得反应具有较高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11.
利用2-甲基-3-三氯锡基丙酸酯与4,7-二苯基-1,10-菲咯啉在苯中反应合成了6个相应的配合物,元素分析,IR,UV,^1HNMR等表明配合物为六杨位的有机锡化合物。配合物在醇中容易进行酯交换反应,其机理可能是SnCl3基团的Lewis酸催化。  相似文献   

12.
硫杂冠醚用作气相色谱固定相,制备毛细管柱,考察固定相的使用比例、极性、热稳定性,并对甲基苯酚(o/p),二氯苯(o/p,m),硝基氯化苯(m/o)等难分离的混合样品进行色谱分离.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固定相的质量比例为15%时有好的分离效果,固定相中等极性,120 ℃时平均极性为815,且使用温度高(185 ℃),热稳定性好.从分离性能看,该固定相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研究合成了6,7,10,11-四戊氧基苯并菲-1,4-二醌和6,7,10,11-四庚氧基苯并菲-1,4-二醌两个新化合物,经核磁氢谱和碳谱、质谱、IR及元素分析等测定,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类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250~630 nm的范围有光吸收.采用偏光显微镜和示差扫描量热仪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液晶性.此外,本文对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也进行了改进,利用亚硝酸钠/三氟乙酸/二氯甲烷体系替代了常用的硝酸铈铵/四氢呋喃/水体系,反应时间从原来的2 h缩短至15 min,并在室温下完成;在合成中间体1,2-二甲氧基-6,7,10,11-四烷氧基苯并菲时,采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将三氯化铁与3,3′,4,4′-四烷氧基联苯的摩尔比从8∶1提高到10∶1,反应时间从原来的5 h缩短至2 h.  相似文献   

14.
分别在C18柱和Metachem Taxsii-3紫杉醇专用柱上研究了云南红豆杉粗提物中紫杉醇(1)、三尖杉宁碱(2)、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3)和7-表-10-去乙酰基三尖杉宁碱(4)的反相色谱行为.在Metachem Taxsil-3紫杉醇专用柱上,水:乙腈(54:46)的流动相使这四种色谱行为相近的化合物获得了基线分离.使用溴化法处理含有(2)和(4)的红豆杉粗提物,通过分离纯化得到了二溴-7-表-10-去乙酰基三尖杉宁碱的两个非对映异构体(5和6).体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5和6对于人乳腺癌(MCF-7)、人肺癌(A549)和人卵巢癌的体外毒性比紫杉醇略强.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一个一维链镍(Ⅱ)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衍射测得其晶体结构.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ca2(Ⅰ),晶胞参数α=0.7755(3)nm,b=1.5411(5)nm,c=1.8654(6)nm,Z=4,R1=0.0305,wR2=0.0751.中心镍(Ⅱ)离子与1,4,7-三氮杂环壬烷的三个氮原子和三个叠氮的氮原子配位,形成一维链结构.该配合物的磁性测定表明相邻镍(Ⅱ)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磁性拟合的结果J=-1.02cm,g-2.26,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一个一维链镍(Ⅱ)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衍射测得其晶体结构.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ca2(1),晶胞参数a=0.7755(3)nm,b=1.5411(5)nm,c=1.8654(6)nm,Z=4,R1=0.0305,wR2=0.0751.中心镍(Ⅱ)离子与1,4,7-三氮杂环壬烷的三个氮原子和三个叠氮的氮原子配位,形成一维链结构.该配合物的磁性测定表明相邻镍(Ⅱ)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磁性拟合的结果J=-1.02cm-1,g=2.26,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以香草醛和4-羟基苯甲醛为原料,通过汇聚合成的策略,经7步反应首次完成了由姜科植物Etlingera elatior的根茎中分离得到具有杀虫活性天然产物1-(3-甲氧基-4-羟基苯基)-7(4-羟基苯基)-1,6-庚二烯-3, 5-二酮的全合成, 总收率20.8%,合成的关健步骤是α,β-不饱和甲基酮区域选择性酰基化反应.  相似文献   

18.
The membrane proximal external region (MPER) of gp41 is extremely conserved among diverse HIV-1 variants, implying its important role in viral infection. Interestingly, two of the most 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2F5 and 4E10, specifically recognize this region. Our previou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antigenici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4E10 epitope are affected by remodeling gp41 fusion core, suggesting that the MPER may be associated with gp41 core and involved in gp41-mediated membrane fusion. Here we measured the binding activity of 4E10 epitope peptide (D4E10P) with various gp41 core-derived peptides and found that the N-trimer region in a construct designated N-trimer-6HB interacted significantly with D4E10P. Using N-trimer-6HB to screen a phage library, we identified a motif (WF) located in 4E10 epitope that may play a certain role in the interaction of gp41 MPER with the N-trimer in gp41 fusion core and, we thus speculated upon the potential involvement of MPER in the fusion process between viral envelope and target cell membrane. Supported by 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07CB914402)  相似文献   

19.
利用液相混合法合成CaAl4O7,研究溶液的pH值和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对CaAl4O7的形成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有助于CaAl4O7的形成.当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2时,不调节溶液的pH值,可在1 000℃,2 h得到单相的CaAl4O7,调节溶液的pH值至7,杂质相CaAl2O4形成,即使到1 100℃,该杂质相仍不消失.增加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至4,不调节溶液的pH值时可在850℃,2 h得到单相的CaAl4O7,若对于pH=7的前驱体,CaAl4O7的形成温度降低到800℃.该温度比固相反应法合成CaAl4O7的温度下降了760℃.  相似文献   

20.
利用Pechini法合成了SrAl4O7,研究了溶液pH和柠檬酸与金属离子摩尔比n(CA)/n(M)对SrAl4O7结晶过程的影响,确定了SrAl4O7随时间和温度的稳定范围.结果表明,增加溶液pH和n(CA)/n(M)有利于形成SrAl4O7.当n(CA)/n(M)=2时,在900℃,加热2h,从pH=7的前驱体形成单相的SrAl4O7;若不调节pH,即使在1100℃,加热2h也不能形成单相的SrAl4O7.当n(CA)/n(M)增加到4时,对不调节pH的前驱体,在1100℃,加热2h形成单相的SrAl4O7;调节溶液pH=7,单相的SrAl4O7的形成温度降低到900℃,2h.SrAl4O7至少能在1400℃稳定2h,在1500℃开始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