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淡豪 《广东科技》2012,21(13):235-236
古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但由于城市的建设发展,有的古建筑必须服从规划建设需要,要在原址迁往异地重建的办法进行保存,目的是为了延续和传承祖先遗存下来的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古建筑。本文是从古建筑保护性迁建工程实例的施工技术的过程记录和总结进行介绍,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传统武术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千年的历史变革中遗留下来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民族武术精神的根源。弘扬传统武术文化现阶段已成为我国发展文化的重要途径。发展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切入口,是高校体育教学的课程,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传统武术文化具有教学传承的意义,高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学生承担着复兴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3.
陈芳红 《科技资讯》2009,(2):253-253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文物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既可吸引游客,获得经济效益,又可通过旅游活动起到对人们的宣传教育作用,弘扬传统文化,并可使文物本身得到一定的保护。但是,文物保护和旅游经济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我们的原则是应该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文物来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以旅游经济来促进文物保护工作,做到保和用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4.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产生了绚丽多姿、特色各异的民族民间音乐,这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与多元文化的形成,许多具有民族特色与地域特点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也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正逐渐萎缩或濒临消失。广西平果县在保护和传承当地壮族民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民族文化发展策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近年来当地壮族歌圩的重新盛行,给我国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如何传承的问题带来了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活态文化资源是一种重要的人文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记录和保存对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对双目立体视频数据的存储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实验表明,采用Simulcast方式对两路视频进行存储处理,生成两路高清视频文件能够更好的保存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同时推动文化领域的核心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6.
陆斌 《科技资讯》2014,(5):214-214
旅游是国家为旅客提供休闲设施与服务的产业,它所涉及的社会领域和知识领域很多,也有着复杂的社会现象。当然旅游业的兴起也顺应了国家发展的需要,也离不开文物资源的投入和保护,保护文物就是保护人类历史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遗址,也是积存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和人类最为宝贵璀璨的文化财富,所以旅游的发展和文物的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加大旅游的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对于研究历史,发掘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彰显民族精神、教育后人等都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物是我国历史的瑰宝,反映了历史的进程和人类的文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决定着我国要积极开展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以期推动文物的良好传承。该文在对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进行基本阐述的基础上,基于影响馆藏文物保管的因素,提出了几点预防性保护措施,并对开展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性展开了简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作为我国重要文物发源地之一,为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如今在文物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却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介绍了山西省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山西省目前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是历史沉淀后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我国普通高校学生的音乐素质令人堪忧。怎样把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下去是摆在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0.
县级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建华 《科技信息》2011,(11):151-152
古代典籍是中华民族百年积累起来的巨大财富和文化艺术资源,是人们了解和研究祖国历史、传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宝贵资源。文章研究了图书馆古籍保护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古籍保护的现状,提出了古籍资源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苏州传统村落是吴地深厚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文章以陆巷—杨湾村落集群为例,对苏州传统村落的文化脉络进行了梳理,重点分析了传统村落核心价值的内涵,并提出功能多元融合、文化创新提升、区域联动开发的旅游开发思路,以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村落集群的文化精髓,并为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回族民间传统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各民族民间传统的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当然,回族民间传统的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整理这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印度的古老优秀文化是历史赋予的宝贵资源,更是两国开展交流与合作、走向自强之路的精神财富.高等教育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通过培养高端人才、提供高深知识为新时代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铺设道路.中印在文化和教育方面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的差异,共性和个性为两国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互补的空间.中印高等教育合作能够激发两国文化和教育的潜在互补性,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下,挖掘两国的文化契合点与创新点,促进两国文化和教育的共同发展,这是历史赋予中印两国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物画发展历史悠久,人物画题材广泛,其中历史人物典故是不可或缺的。陶瓷做为一种艺术载体,为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后人在欣赏精美陶瓷艺术品时,要继承陶瓷绘画中历史人物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学习和传承他们的高尚品格、追求美好和谐的精神,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5.
历史所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文物古迹、城市格局与民俗风情,都属于祖先所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在新时期背景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世界各国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实现历史文脉延续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拯救濒危文物的需要,是发展旅游的需要。那么,江西山地丘陵地带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人文荟萃,由于江西省境内山地丘陵相对较多、交通不便等原因,当中未被拆毁的古村落相对较多,这些历史文化名村大多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等原因,大大改变了原本村落的传统风貌,甚至还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机。因此,本文就以塘边村为例,对江西山地丘陵地带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的同时,相应的会在文化、艺术、精神层面有新的追求。博物馆作为独一无二的的历史文化艺术传承的场所,对于社会民众了解历史文化艺术、提升精神追求有着重要作用。在博物馆中陈列展览的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积淀,具有不可复制性,其价值不可估量。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严格保护,防止出现损坏、遗失甚至偷窃。本文将要探讨的主题就是博物馆安防系统的现状以及以后的发展趋势,以及研究完善博物馆安防系统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考古工作不但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近年来,江西省考古和历史工作者按照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开展了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并通过整理、研究、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凸显其证史、鉴史和育人功能,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县域是城市发展的腹地,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是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河北省正定县的历史文化在正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正定历史文化传承欠规范、品牌意识较弱、旅游业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应从培育文化品牌、健全文化市场规则、加强产业合作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9.
论红色资源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颢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3):24-26,45
红色资源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资源具有政治引导、文化传承、道德示范、意识形态、教育教学、历史镜鉴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大理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是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乐土,喜洲则是滇西北军事、政治、交通的枢纽和重镇,是云南沟通青藏高原及东南亚各民族联系的重要一环,历史非常悠久,文化也十分发达。正是由于喜洲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才在民居建筑艺术中体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色,构筑了撼人心魄的精美绝伦的“物态文化层”。应该说喜洲白族民居是大理白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它反映了大理白族人民的建筑智慧和审美理念,并成为中国文化和建筑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的历史遗产,不愧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和建筑艺术的一枝奇葩。深入了解和探讨喜洲白族民居的历史渊源和建筑审美理念,对进一步研究大理白族地区的历史文化,继而探讨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古代建筑等,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