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吉林省2018年就业扶贫实施方案》文件来看,吉林省目前对就业帮扶是针对全体劳动人口而进行的实施。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与调查研究法,对吉林省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以及该省的贫困群体帮扶体系进行了调查。从调查中发现,该省有针对贫困劳动人口的帮扶体系,但是并没有针对贫困大学生的体系。本文通过调研,积极探索出了帮扶体系建设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背景下,高校开展贫困大学生资助也贵在精准、重在精准。目前,作为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的基础性工作,贫困认定主要存在的正是不精准的问题,而其主要原因在于现行政策落实中的"地方假证明"、"学生不诚信"以及"学校的标准不科学、程序不公平和机制不健全"等三方面,于此,笔者提出"对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及"改进高校衔接工作"的两方面建议,旨在促进高校以精准认定助力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3.
最近10年以来,吉林省的大学生群体人数巨增,在国内高等教育普及率提高的同时也带给了社会保障部门难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吉林省社会保障部门头疼的问题,尤其在贫困大学生方面未能取得突出的成绩。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吉林省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调查总结出了其就业困难的因素,并且从政府、高校以及贫困大学生自身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民生工程,因其具有入学门槛低、见效快等特点,能够使贫困生获得自我发展、摆脱贫困的能力,这种造血式帮扶能有效阻断贫困代际相传。目前,职业教育帮扶贫困生脱贫虽取得一定成效,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仍有贫困生还存在某种程度的经济贫困、能力贫困和精神贫困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机制不健全、职业院校扶贫能力开发不足以及精神扶贫匮乏。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扶贫优势,帮扶贫困生摆脱贫困,需建立健全精准扶贫机制、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以精准施策,提升职业院校扶贫开发能力和注重精神扶贫,促进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生就业中的弱势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毕业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竞争中贫困生所处的现状及其成因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对如何促进高校贫困生顺利就业进行思考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帮助贫困生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6.
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我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地区居民家庭收入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已大幅减少,但是贫困人口主要表现为深度贫困和多维贫困,脱贫难度大。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并深刻剖析精准扶贫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今后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主要特征属性,提取导致精准扶贫"不精准"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贫困对象存疑、扶贫措施不精准、动态退出不客观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特征、识别校验规则、帮扶措施信息、扶贫过程特征量等数据的特征规则库建立方法,探索贫困对象识别可靠性模型、精准帮扶措施模型、贫困动态评价指数模型的实现思路、数据分析、模型训练和验证方法,对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大数据智能分析模型建设和实现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帮助大学生进行精准的就业准备,以及解决毕业季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私人订制就业培养信息管理平台,在大学生与培训机构以及企业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通过数据挖掘以及数据分析等手段,对学生职业发展需求进行精准定位,实现与机构的精准对接,在培训及实习过程中制定学生能力报告书,最终完成与企业的精准匹配。  相似文献   

9.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脱贫攻坚战中,必须要强调"能力扶贫"和"机会公平",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和价值。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一技之长+综合素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是一种"造血式"扶贫方式,能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真正达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扶智"目标。该文从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的视角出发,探索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我国部分地区仍然处于贫困阶段。精准扶贫是我国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政策。该文阐述了精准扶贫的相关概念、科技扶贫的界定以及贫困产生的原因,并且着重阐述了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科技扶贫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提供有效的策略,提高农村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11.
精准扶贫是当前党中央、国务院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对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实施文化精准扶贫,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贫困村民的经济、文化双脱贫,既是小康社会应有的内涵,也是文化精准扶贫应循的正确方向。以贺州市为例,本文试从基层图书馆切合精准扶贫的时代需求,进行建设、管理、服务方面的创新,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与社会教育职能,为精准扶贫提供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目前的主要任务,精准扶贫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精准扶贫实施的同时,更应授予贫困群众以实用技能,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目的,从源头实现脱贫,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教育。本文从我国教育扶贫的现状出发,分析现行教育脱贫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实现教育脱贫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西南现象"到西藏扶贫,体现了地方智库在推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性。以山西省智库建设为例,梳理了山西省未脱贫的17个县所面临的挑战,并从数字化贫困、医疗健康以及经济发展3个方面,论述了地方智库如何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15年我国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希望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精准扶贫是建立在每个贫困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贫困人口实际情况来进行的,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实现脱贫的目标。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传播的重要渠道,在实施文化扶贫精准识别和帮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公共图书馆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时一定要明确扶贫的关键问题,保证扶贫工作中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实施。本文主要阐述精准扶贫战略的公共图书馆扶贫对策,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难,贫困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在社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就业机制和公平的竞争环境的今天,与其他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明显处于弱势,他们表现出更多的茫然和无奈。通过分析制约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内外因素,提出了在现有条件下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有效对策,目的是唤起全社会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刍议新时期贫困大学生应树立的六大现代就业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贫困大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关注的焦点。当前,大学生就业意识关系着他们的就业成败以及就业质量。本文结合当前市场对人才的实际要求以及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新时期贫困大学生必须的树立六大现代就业意识:贫困意识、自主就业意识、职业规划意识、竞争与能力意识、实践意识和信息意识。  相似文献   

17.
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个别地方出现"由精返粗""因精致困"等现象,究其根源,干部队伍建设问题是主要诱因。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供给侧,大学生扶贫人才缺失是造成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高校"精准"培养一批具备扶贫干部素质的大学生是解决扶贫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该文结合安溪茶学院工作实际,探讨一种适合高校运作的大学生扶贫干部孵化器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科技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省脱贫攻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016年,广东省科技厅被首次纳入全省扶贫开发"1+N"政策体系,实施科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两年来,省科技厅扶贫驻村工作队定点帮扶河源市东源县三洞村,在科技精准扶贫、脱贫的过程中,针对当地贫困群众思想观念和生产技术落后的现实状况,将治穷与治愚相结合,把脱贫与扶志扶技相结合,坚持把科技作为推进当地扶贫攻坚战略的主要抓手。驻村干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抓党建促脱贫,夯基础补短板,加强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一村两品"产业,探索"一户一法、一户多法"等帮扶措施,帮助三洞村及贫困户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为他们插上了致富的翅膀,也为广东科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提供了可复制、能推广的技术路线和模式。本刊对省科技厅驻三洞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李延军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4—2019年101家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前后的面板数据,用PSM-DID实证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类型银行对精准扶贫项目投放力度的发展现状及困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战略定位的商业银行,因"行"制宜对事业部进行发展规划,大中型银行事业部通过扩大小微贷款和涉农贷款余额提升精准扶贫效果,城商行普惠事业部的精准扶贫效果不显著,应注重银行风险管理和不良贷款率等经营指标,通过与大中型银行的"互补型"竞争,缓解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和城乡贫困人口脱贫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4—2019年101家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前后的面板数据,用PSM-DID实证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类型银行对精准扶贫项目投放力度的发展现状及困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战略定位的商业银行,因"行"制宜对事业部进行发展规划,大中型银行事业部通过扩大小微贷款和涉农贷款余额提升精准扶贫效果,城商行普惠事业部的精准扶贫效果不显著,应注重银行风险管理和不良贷款率等经营指标,通过与大中型银行的"互补型"竞争,缓解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和城乡贫困人口脱贫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